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海绵铁、锰砂金属多孔滤料对印染废水色度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静态实验和取用某毛纺厂实际生产废水的动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海绵铁投加量为100 g/L,粒径为1.2~1.45 mm,废水pH值为5.6和反应时间为40 m in时,印染废水脱色率可达90%以上。结论海绵铁对印染废水脱色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铁碳微电解串联天然沸石技术,研究了去除黑臭水体中总氮的问题.结果表明:(1)通过静态实验确定的最佳处理设计为,进水pH=3,m(Fe)/m(C)比为2∶1,铁碳微电解反应层水力停留时间为120 min,沸石层水力停留时间为40 min,反应柱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60 min.(2)动态实验中NH+4,NO-3和TN去除率分别保持95%,92%和90%左右,可持续处理300 h以上.(3)中试实验中TN,NO-3和NH+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04%,91.85%和88.60%,T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2%和89.7%.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脂废水污染问题,对活性炭、沸石、烧结陶粒作为新型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的载体处理油脂废水的性能进行比较.分别对各载体的投加率、水力停留时间、pH、表面活性剂、水力冲击和进水负荷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为最佳载体,其处理油脂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pH 6.8~7.8、水力停留时间为2.5~3.7 h、曝气量0.8~1.6 L/min.当油较大时,有必要适当添加表面活性剂增加其生物降解程度,此时油脂去除率>90%.该生物流化床具有很强的抗水力负荷及油负荷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DSD酸生产过程产生的铁泥,研制出既能用作常规冶金原料,又能用于处理DSD酸氧化废水的水处理用海绵铁.研究表明:在配碳量27%、反应温度1160℃、反应时间16min的情况下,以铁泥为原料制备的常规海绵铁的金属化率可达90%以上;用于处理DSD酸氧化废水的海绵铁适宜配碳量为29%,用制备出的海绵铁处理DSD酸氧化废水,在pH值3~5、反应时间40min时,出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68%、色度的去除率达90%、可生化性指标BOD/COD提高到0.425.海绵铁中所含C,Fe3C和其他一些杂质元素,这些元素能与铁在水中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产生大量[H],[OH]和[Fe2 ],从而氧化还原废水中的有机物,达到污染物降解和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目的.海绵铁的微孔结构非常发达,使其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的特点,是一种替代常规铁屑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找出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对盐化工废水中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规律,进而为工程实践中生物曝气滤池的运行参数设计与调控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获取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盐化工废水的实验数据,利用SPSS软件和1stopt软件分别建立了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数学模型.结果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去除盐化工废水中NH4_+~-N的最优工作参数为p H=7.5,水力表面负荷为6(m·h~(-1)),容积负荷为9.6(kg·m~(-3)·d~(-1)),气水质量比为10%,流速为4 m/s,各因素影响曝气生物滤池反应效果的显著性为p H流速气水比表面负荷容积负荷.结论单因素模型确定各因素变化时盐化工废水出水氨氮去除率的变化规律,多因素模型得出盐化工废水出水氨氮去除率与各因素关系为F(x_1,x_2,x_3,x_4,x_5)=0.038 7×f_1(x)~(0.597)f_2(x)~(2.3×10~(-7))f_3(x)~(1.47×10~(-10))f_4(x)~(0.252)f_5(x)~(0.536).  相似文献   

6.
为降解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利用电芬顿技术对印染废水降解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电芬顿处理实际工程印染废水的最佳降解条件为初始p H值3、曝气量为0.3 L/min、电解电压为8 V、电流密度为40 m A/cm~2、Fe SO_4浓度为15 mmol/L、电解45 min.  相似文献   

7.
该文报道用水解—接触氧化—絮凝工艺处理中低浓度 (CODCr<15 0 0 m g/L)植物制剂废水的试验研究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植物制剂 (大蒜、黄连、松萝 )配置的模拟废水进行处理 ,发现该工艺在 0 .2 5~ 1.2 0 kg COD/(m3· d)的容积负荷和 1.84、2 .4 5、3.37m3/(m3· 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 ,可达到 80 %以上的 COD去除率 ,而且系统具有高效、抗冲击负荷、易于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水解/脉冲滴滤池/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满足太湖地区农村污水处理占地面积小、除磷脱氮效率高、管理简单、运行和建设费用低的要求,研发了水解/脉冲滴滤池/人工湿地组合新工艺,并进行了工程规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脉冲滴滤池最佳水力负荷为7.0 m3/(m2·d),布水周期为20 min,回流比为2.0.脉冲滴滤池在此运行条件下,与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的前置水解池,以及水力负荷50 cm/d的后置人工湿地组合运行时,该组合工艺对COD,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1%,95%和95%.  相似文献   

9.
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对单级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的脱氮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有机负荷为4~12kgCOD/(m3·d)、水力负荷1~4m3/(m2·h)及气水比1∶1~5∶1的工艺条件下,COD和NH3-N的去除率达到70%~86%和53%~79%。在水力负荷较低时,控制气水比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法对海绵铁微电解法去除生活污水中COD过程中5个工艺参数(水力停留时间、进水COD浓度、进水pH值、海绵铁投加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5水平、6因素的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5min、pH值2、海绵铁投加量5g/L、进水COD浓度200mg/L时,COD去除率为45.3%,达到城市污水作为预处理阶段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