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泊是流域各类生态过程的重要起点,“从湖泊出发”是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绩效的重要思路.该文综合考虑湖泊禀赋、空间距离、扩散介质等因素,构建了一个湖泊生态影响域测度模型,并以洱海流域为例,对其4个较大湖泊水体的生态影响范围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4个湖泊对外生态过程受到的累计阻力呈辐射状向四周扩散,距湖越远阻力越大,影响强度越小;洱海的生态影响域面积最大,占据压倒性优势,茈碧湖、海西海、西湖的影响范围依次减小,彼此离散,且均处于洱海影响域包围之内;根据影响强度对洱海影响域进行分级、分区,发现其高、中、低三种类型的影响域面积依次增加,并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环湖梯次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湖泊流域水污染治理、水资源节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与协同关系, 提出水环境–经济系统耦合模拟方法, 并在异龙湖流域开展应用研究。基于情景分析结果, 得出如下结论: 1) 在经济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 通过流域水污染控制, 可将异龙湖的入湖营养物负荷削减到IV类水质目标对应的水环境容量水平; 2) 实施工业搬迁或严格的规模限制对流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城镇化极为不利, 对异龙湖水环境的保护作用并不显著; 3) 规划期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应是改变高水高肥的农业种植模式, 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推行污水回用, 同时减少污水向外流域的转移; 4) 依据模拟结果, 给出的优化方案在规划期末可减少45%的外调水, 陆源TN和TP年入湖负荷分别降低 26.6%和18.5%, 湖泊TN和TP污染负荷分别降低20.7%和17.5%, GDP损失仅7%。  相似文献   

3.
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评价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功能和系统生产力为目的,提出了由分析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两大类、共24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定方法,通过对滇池流域评价的结果,分析和讨论了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水体富营养化可引发蓝藻水华,对水生态环境和饮用水的安全产生严重危害,揭示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和变化规律是防治的基础。基于1989—2019年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提取583对有效数据,利用Meta分析了我国典型湖泊中磷浓度对水体指标及蓝藻水华爆发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浓度对水体透明度(SD)产生负效应,对溶解氧(DO)含量、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叶绿素a (Chla)含量产生正效应。随着磷浓度的增加,上述4种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磷浓度对DO含量的正效应逐渐转变为负效应,在磷的质量浓度为0.2~0.3 mg/L时负效应最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对SD的负效应随磷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略有减小,在磷的质量浓度为0.1~0.2 mg/L时负效应最大;CODMn和Chla含量对磷浓度的响应趋势基本相似,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0.3 mg/L和>0.3 mg/L时二者的正效应最大。此外,与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相比,在磷的质量浓度为0~0.1 mg/L时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湖泊水质更容易受磷浓度的影响,蓝藻水华爆发的风险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黄浦江流域富营养化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黄浦江流域的水体富营养化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认为,影响黄浦江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为船泊、沿岸码头、居民废物及农村居民生活污水、乡镇企业废水、工厂废水、禽畜养殖业等,并提出了源头控制、加强法制教育、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型养殖业、扩建改建城市污水处理厂等若干控制富营养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建立多指标综合测度评价矩阵,以变异效法确定客观权重,给出一种完全客观的综合评价系统,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湖泊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其内部各种生态因子彼此交织在一起构成网状生态结构,由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引起的水质动态变化也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人类活动更为突出.湖泊面积减少,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此综述了湖泊水域主要生态因子的研究进展,并在总结藻型湖泊与草型湖泊的主要区别以及主流的富营养化治理方法的同时介绍了一种富营养化治理的新方略--能效渔业,以期为更好的开发利用湖泊以及湖泊富营养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湖泊营养状态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及检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依照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特点进行改进,应用于湖泊营养状态评价中.评价指标选择叶绿素、总磷(TP)、总氢(TN)、化学耗氧量(COD)等质量浓度,透明度,每个指标都分配了权重.将该方法应用于全国27个湖泊的营养状态评价,并与其他评价方法比较.经分析表明,该法评价湖泊营养状态结果合理,计算简便,有推广价值,更适合于我国湖泊的水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对枯水径流特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文地貌流域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与枯水径流的关系,并作枯水流量频率分析计算,按地貌形态组合类型把流域分为喀斯特流域、喀斯特化流域和非喀斯特流域3种类型,初步建立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对枯水影响的回归方程并检验,揭示喀斯特地区枯水径流的规律,为分析和预测枯水径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黑河流域土地沙漠化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河流域地处西北干旱区,目前是我国国防、经济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近几十年来,主要由于不合理的人为因素使进入下游河水量不断减少,从而使下游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据调查资料,自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末中游张掖市新增沙漠化面积1574 km2,下游额济纳旗新增沙漠化面积11800 km2、且流沙正以每年4-20 m的速度向东南推进.目前全区因沙化而弃耕的农田约120000 hm2,受到流沙威胁和风蚀沙打的农田约400000 hm2.突发性风害频繁发生,据专家研究,阿拉善地区(黑河流域下游)是我国流沙和沙尘暴的主要源区,黑河流域的沙漠化问题已影响到国防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要解决该地区沙漠化问题水是核心,必须紧紧抓住"水"这条纲,采取田间节水和工程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调配有限的水资源,封育保护天然植被,营造人工防护林.要求在空间上不能损害友邻地区的利益来获得自身的发展进步,在时间上不能以牺牲下一代的利益而获得短期效益,力争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北京市通州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空间,计算了将冬小麦-夏玉米两茬平播调整为春玉米、苜蓿、棉花播种模式后的节水量,结果表明,节水量最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通州的中部偏北,换种节水量最大的作物是春玉米,年需水量可减少603 mm.采用线形规划的方法,规划了预测年2010年合理的种植业规模,按此规划可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2.
13.
封洲禁牧对鄱阳湖疫区血吸虫病水体感染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金保  王小红 《江西科学》2004,22(3):176-180
简介了鄱阳湖血吸虫病的流行概况,巧妙地设计出不灭钉螺、采取封洲禁牧等综合措施,从而做到有螺无害、净化草洲,有效地降低鄱阳湖疫区血吸虫病水体的感染性指数。  相似文献   

14.
万峰湖水环境质量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万峰湖水环境质量进行的调查和监测,对万峰湖的水质状况、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万峰湖的5个主要入湖河流和湖区的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大部分水域水质类别达劣Ⅴ类,其中主要超标项目为TP、TN;万峰湖83%的区域属于富营养型;为了防止湖泊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的加重,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滇池流域面山的景观格局及其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对滇池流域面山的景观格局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初步揭示了滇池流域面山生态系统类型的演替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关系,这种演替规律和关系,是滇池流域进行生态规划和面源污染区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湖泊氮磷循环的关键过程与定量识别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湖泊氮磷循环的3个关键过程: 源过程、去除过程和内部转化过程, 识别不同过程(如底泥释放、反硝化等)对湖泊的影响机制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 总结对比湖泊氮磷循环及其关键过程的实验与模型等不同研究方法的优劣。基于文献综述分析提出, 未来的研究需将机理模型、实验观测及室内模拟结合起来, 通过机理模型定量表征氮磷循环的物质平衡, 辅以实验观测识别关键过程,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因素与响应机制。这种多层次多手段的研究方法体系可以为湖泊氮磷循环的深入探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关于含磷洗衣粉对水污染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如赤潮、水华等)的影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了禁P(磷)原因和传统合成洗衣粉中加P的作用,以及P进入水体后如何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文中还介绍了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的标准,以及国内、外禁P现况.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农业系统特征和系统论原则,利用系统论分析了农业系统.最后,给出了教育系统与周边地区农业相结合的原则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