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给出了实现零阶或一阶传递函数的6杆机构的设计方法,一阶传递函数可以转为零阶传递函数,可将设计变量由10个减少为3个。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复杂对象逆传递函数矩阵的近似并矢展开模型,设计控制器以满足系统性能要求。举例说明这样可以设计出满意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类工作点可变的线性系统 ,即被控系统表达为两个典型工作点上的传递函数矩阵的正则稳定的既约分解的线性内插 ,考虑其镇定控制器设计问题 .假设被控对象在典型工作点上的传递函数矩阵的既约分解组成一个集合 ,提出了镇定该集合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对于线性内插系数不可知的情形 ,提出了两种固定型镇定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对于线性内插系数可知的情形 ,提出了一种内插型镇定控制器设计方法 .文中将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转化为 H∞ 控制问题 ,再转化为状态空间下的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 ( LMI)的凸有效性问题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4.
针对滤波器的设计问题,为了提高滤波器的性能,方便滤波器的参数调整,简化滤波器的设计过程,提出了基于Tow—Thomas二阶节的椭圆低通滤波器的一种设计方法。根据给定的设计指标,首先利用MATLAB求出满足指标要求的数值传递函数,然后根据Tow-Thomas二阶节的电路结构求出其符号传递函数,再将数值传递函数与符号传递函数进行比较,综合出电路中各元件的计算公式,文中给出了设计实例并进行了PSPICE仿真,结果表明其性能完全能达到设计要求。该方法对任意阶椭圆低通滤波器都实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分数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伯德理想传递函数的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伯德理想传递函数的增益和分数阶微积分阶次分别与系统动态性能和鲁棒性之间的关系,然后将伯德理想传递函数作为参考系统,选择分数阶被控对象的阶次作为控制器中微积分阶次,并根据系统动态响应性能和鲁棒性调节增益K,简化了控制器参数的整定.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但设计简单,整定方便,而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干扰抑制特性,以及克服系统参数变化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以阵列信号处理为背景讨论了一维超分辨测向问题,提出了一阶矩Hankel矩阵测向方法.它运算量小、与信号源相关性无关.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一阶矩Hankel矩阵测向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IIR型六阶通用数字滤波器实验模型机硬件的研制,对IIR型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到硬件实现的全过程进行了讨论、分析和研究。一、理论设计为配合硬件的研制,本文在常规设计的实用化方面做了一些规格化和的变换计算,斯旦利建立了五阶以下模拟传递函数简化工作。双线性变换设计中,为简化模拟低通原型到设计要求的数字传递函数的系数和同类同阶数字传递函系数间的变换表格,但是数字带通,带阻的设计须在模拟带通,带阻的传递函数的基础上才能应用这些变换表格,运算仍然复杂。本文导出了直接由模拟低通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新型高阶Butterworth最优传递函数,并以它的系数矩阵为参考模型,使得高阶对象的状态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总是等于所选定的新型Butterworth最优传递函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系统具有很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狄拉克符号的教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以具体说明抽象的教法来讲授狄拉克符号,可以把刃矢和刁矢分别理解为列矩阵和行矩阵.还说明了刃矢左乘刁矢的定义,给出了刃矢和刁矢连乘的规则——满足结合律.  相似文献   

10.
一种二茂铁衍生物的一阶超极化率的色散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含时杂化密度泛函理论的水平上,研究了二茂铁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在低能量范围内,二茂铁分子存在一个电荷转移态.利用两态模型计算了分子的一阶非线性超极化率陆,并讨论了基矢效应和陆的色散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传递函数矩阵的斯密斯-马克米兰(Smith-McMillan)标准型,讨论了以严真有理分式矩阵描述的传递函数矩阵的一个最小实现,其中每一个不变因子的最小实现对应一循环系统.如果斯密斯-马克米兰的秩为r,那么最小实现对应于r个循环系统的直和.特别地,当传递函数以行向量或列向量形式给出时和当系统矩阵以分块循环矩阵表示时,分别得到了能控或能观型实现,它们都是现有算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计算多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整体传递矩阵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提出了整体传递矩阵法中耦合单元的概念,导出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耦合单元的传递矩阵,并给出了几个算例。整体传递矩阵法是取各转子状态向量的集合作为系统的状态向量,各转子同时对系统状态向量进行传递,求得多转子轴系的整体传递矩阵方程,代入整体边界条件进行求即可得到多转子轴系的临界速。与子结构传递矩阵法相比,整体传递矩阵法不必将多转子系统在耦合单元处分割开来,示引入未知内力和位移,也不必建立分割处的平衡方程或变形协调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为得到所给具体参数的光学滤波器,本文将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引入到级联微环辅助M-Z干涉仪光学滤波器的设计中.以带通切比雪夫滤波器为例,给出了光学滤波器的设计过程,利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计算出带通切比雪夫光学滤波器的具体传输函数,通过级联微环辅助M-Z干涉仪来实现滤波器的传输函数,根据传输函数的零、极点计算出了各微环辅助M-Z干涉仪的耦合系数、臂长差和环长,根据上述结构参数对其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所得结果与利用数字滤波器方法设计的带通切比雪夫滤波器相一致.同时对微环辅助M-Z干涉仪型光学滤波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横观各向同性压电压磁介质空间非轴对称问题的控制方程出发,给出了层状压电压磁介质空间非轴对称问题的状态变量方程.对状态变量方程进行Hankel变换,将其转化为矩阵表示的常微分方程组.利用Cayley-Hamilton定理,得到了以状态变量表示的多层半无限压电压磁介质在Hankel变换空间中的解.根据传递矩阵方法,导出了多层压电压磁介质空间非轴对称问题解的一般解析式,并给出了数值算例.分析了层状压电压磁介质的磁电力耦合效应和不同的叠放顺序对场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旋转机械整机固有频率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中分析多转子系统固有特性常采用子结构传递矩阵法,由于具体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用子结构法计算时处理繁琐,编制通用程序困难.为克服子结构传递矩阵法的缺点,给出了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过程.取各转子状态向量的集合作为系统的状态向量,将各转子通过耦合单元联接起来,该方法不会引入未知内力和位移,也不必建立分割处的平衡方程或变形协调条件.推导了各向同性耦合单元的传递矩阵,并进行了算例验证.由计算结果可见,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精度较高,它保持了传递矩阵法编程简单、计算工作量小和运算速度快的特点,为开发通用软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壁式框架分析的状态变量传递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取杆端位移和对应的杆端力作为状态变量 ,利用传递矩阵和逐层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壁式框架。文章取框架的每一层作为基本单元 ,建立基本单元端部的状态变量与相邻基本单元端部状态变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分析过程中 ,框架层数的增加仅增加矩阵相乘的次数 ,而待求的基本未知量的数目始终保持不变 ,从而提高了计算机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瑞利面波频散曲线的理论计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定义一种新的位移应力矢量和势矢量,导出了一种新的传递矩阵,其形式简单明了,而且所有的矩阵元素均为实数值且为无量纲量,这种独到的优点使得本文的方法在数值稳定性上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表面位移及短波、长波近似进行了研究,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且表明了本文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平面瑞利面波频散曲线的理论计算,扩宽了本文方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线性矩阵方程组的反对称矩阵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矩阵的向量函数的基础上定义了矩阵的部分向量函数,利用Moore-Penrose广义逆的有关知识给出了矩阵方程组k∑i=1AiXBi=C的反对称解的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参数密度分布模型的最大似然分类法(MLC)是遥感影像经典分类方法之一,它具有清晰的参数解释能力、易于与先验知识融合和算法简单而易于实施等优点,但是由于遥感数据具有高度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使得贝叶斯(Bayes)判别函数中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很难准确确定。因此首先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得到模糊划分矩阵,然后基于模糊划分矩阵计算出每一个聚类类别模糊均值和模糊协方差矩阵,并利用模糊均值和模糊协方差矩阵来代替贝叶斯判别函数中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从而建立一个新的判别函数,最后与传统的最大似然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最大似然分类法在总体精度、Kappa系数均优于传统的最大似然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整体传递矩阵法的Riccati变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多转子系统的Riccati变换问题,导出了多转子系统各种具体单元的Riccati变换公式以及Riccati变换中逆矩阵的计算公式,给出了数值算例。研究表明,尽管整体传递矩阵取系统的状态向量作为传递向量,增加了自由度,但计算工作量基本上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