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前3个世纪的南极洲地图   1960年7月,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基恩学院的查尔斯·哈普古德教授得到一幅绘在羚羊皮上的地图,该地图被证实是一幅南极洲地图.据报道,这幅羊皮地图的作者是皮瑞·雷斯,他是16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位官员,一名出色的航海家,且写过许多有关航海的书,但后来他却失宠于主子,在公元1554年或次年被问罪斩首.皮瑞·雷斯于1513年绘制的那些地图直到1929年才在君士坦丁堡的故宫图书馆被发现.哈普古德教授发现,皮瑞·雷斯的地图显示的是南极洲毛德地不被冰封的海岸.其海岸线很准确,和1949年英国、瑞典联合探险队用地震量法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  相似文献   

2.
正传说大禹奉命去治理水患,有人在河边捡了一片青石送给他,大禹发现那片青石上有一幅治水用的地图。这就是"河伯献图"的故事。另一个有关的传说是:大禹曾铸造九个鼎,并在鼎上刻图像,制成一种独特的鼎地图——"九鼎图"。当时的人们观看"九鼎图",能辨识山川。传说未必是真实的,想了解我国古地图的秘密,我  相似文献   

3.
正从前有一个叫米洛的男孩,整天无所事事,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明白为什么要去上学。一天下午,他在房间里发现一个神奇的收费亭和一张地图,还被邀请前往未知之地。米洛开着玩具汽车,往收费亭里投了几枚硬币。下一秒,他发现自己居然行驶在一条  相似文献   

4.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每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有关各类地图的题目占很大的比例。我们在批阅试卷时发现,有些考生急于做题,没有细心地阅读地图。结果丢失了很多考分,实在令人痛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德国青年科学家魏格纳在翻看地图时,忽然发现地图上的非州大陆海岸和美洲大陆海岸的图形相似,在互相拼接后两块大陆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间隙。他设想,这两块大陆原来是连接在一起的,由于某种原因,后来发生了“撕裂”,将陆地一分为二。这个假说,就是今天的“大陆漂移说”的起源。但是,由于受当时科学条件的限制,魏格纳去世前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非洲和美洲大陆原来是一整块大陆。  相似文献   

6.
在对目前网络地图及其界面设计相关研究进行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已有的网络地图界面设计缺乏对用户因素的考虑.本文引入可用性工程及设计方法,将其与网络地图界面设计的各个方面相结合,探讨了基于可用性工程思想的网络地图界面设计的过程与方法.以南京师范大学校园网络地图界面设计为例,按照可用性工程的设计思路,设计了针对不同用户功能需求的校园网络地图界面.  相似文献   

7.
世界的尽头在哪里?当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时,估计他也没注意到西太平洋上一个小小的岛国——基里巴斯。然而,近日一个由专业探险家和地图绘制者组成的团队研究发现,这个热带岛国是地球上最遥远的地方,真正的世界尽头。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1998,(1)
中国考古专家最近在河北省境内,发现了一张2300年前绘制并标有距离的地图。它被认为是世界同类地图中最古老的一张。这张镌刻在长96cm、宽48cm、厚0.8cm 的铜板上的地图,绘制的是战国时期一个小诸侯国"中山国"第5代国王的王陵。"它不仅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地图,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用数字标注的地图,"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杜乃松说。杜乃松及其带领的文物鉴赏专家认定这张名为"兆域图"的地图为国宝。杜乃松和一批来自中国各大博物馆的专家正在河北从事文物鉴定工作。他们认为"兆域图"是70年代末在河北省平山县一座王  相似文献   

9.
李玉明 《创新科技》2006,(12):21-23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一切活动,尤其是军事活动,都与直接反映地理环境的地图密不可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图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图,相继出现了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活”地图。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地图学呈现蓬勃发展态势,随着其理论体系的不断成熟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现代地图学在国民经济、国防现代化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等诸多领域产生的革命性作用正日益凸现。从平面地图扩展为三维地图,从静态地图发展为动态地图,从模拟地图发展到数字地图,从实地图扩展为虚地图……高俊院士用他创新理论和亲身实践,引领着现代地图学不断向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0.
他在帐篷里居住、办公、甚至背着帐篷出访;他闯过各种惊涛骇浪;他的头像在非洲地图上闪闪发光。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利用,促进地理信息共享,文章分析REST地图服务特点,服务的发现与获取机制以及基于客户端的服务聚合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源REST地图服务的聚合架构,并应用到客家文化专题地图服务的聚合中,实现了客家文化地图服务的在线聚合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简单有效实现多源网络地图服务资源在线聚合与协同服务,有利于促进网络地理数据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一期中,马可提到了幼时的他给空白的中国地图上色的故事。这次马可回顾了那些为他头脑里的中国真正涂上颜色,令他决心成为“汉学家”——至少是“汉学爱好者”——的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刘帅 《青年科学》2011,(5):19-19
1950年,在社会上流传过这样一件事,在一座玛雅庙宇中的一个圆形拱门上发现了一幅月球的地图,这是一幅从地球上望不见的月球背面的地图。除非玛雅人曾经到过月球,或乘着其种飞行工具在月球附近的轨道上来往过,否则他们怎能给出这样一幅地图呢?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轨迹数据在线地图匹配中难以同时保障算法的准确率和时间效率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MM)改进的在线地图匹配算法, 并提出综合距离因素和方向因素计算发射概率的方法。与其他全局或者局部算法的不同之处在于, 改进的在线地图匹配算法引入可靠点进行轨迹分割, 减少了转移概率的计算和匹配结果的输出延时。用西雅图市浮动车的轨迹数据进行算法的实验验证, 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HMM地图匹配算法相比, 改进的算法在准确率和时间效率上更优, 能够满足在线地图匹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莫斯科市区一家书房里,一位老人斜靠在扶椅上,额头上的地图印记让人依稀记得他是米哈伊·戈尔巴乔夫、前苏联领导人。奥巴马赢了。  相似文献   

16.
四色猜想     
正1852年,刚从伦敦大学毕业的弗南西斯·格斯里在对地图着色时,发现只要用四种颜色就能区分相邻的区域。他想这可能具有普遍性,于是和弟弟一起用数学方法进行证明,但是没有成功。兄弟俩请教著名数学家摩尔根;摩尔根尝试无果,写信给数学家哈密顿;哈密顿努力了13年,毫无进展……这道难题被称为"四色猜想",成了世界数学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初到马德里,经常捧着地图还是分不清东西南北,看街上行人,往来匆匆,目不斜视,一脸冷漠,问起路来不禁很有些犹豫,总想挑个面善的。后来才发现马德里人热情友好并甘愿无条件为人效劳,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次我在马德里的超级市场迷失了方向,只好回身截住一位匆匆急行的中年绅士,只见他手忙脚乱的从皮包里掏出老花镜换下近视镜再接过地图仔细看过,详细地告诉我朝哪个方向,过几个街区,乘几路地铁,坐几站下车,然后再摘下老花镜换上近视镜重新提起皮包,其一丝不苟、郑重其事,仿佛在刹那间缩短了我和这个城市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声音之书     
正考克斯的书打开了读者的耳朵,让我们也沿着考克斯最爱的声学地图开始我们的声音之旅。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声学工程教授特雷弗·考克斯"听过一切",作为一位成功的音乐厅设计师,他的兴趣所在却是发现非比寻常的声音,这促使他进行了一场全球性的声音之旅,于是有了这本《声之书——奇异声波世界的科学》一书。在书中,考克斯探索了自然的或者人造的具有惊人声学特性的环境。他爬了吱吱作响的冰川,嗡嗡鸣叫的沙丘,还有像鸟一样啁啾的玛雅金字塔,还在英国的泥炭沼泽里寻找寂静。考克斯自己也制造声  相似文献   

19.
叶清 《厦门科技》2014,(4):34-40
正从清朝道光年间至今1839年、1900年、1963年、1980年、2010年的3幅厦门岛地图(图1-图3)。我们不难发现,在170年里,厦门岛发生了沧桑巨变。图1 1839年厦门岛地图厦门岛沧桑巨变的地理证据1.浮屿——"浮"在海中的小岛在清道光十九年(1839)的古厦门岛地图上,筼筜港是个有15~16平方公里水面的天然古港湾:今  相似文献   

20.
高中地理学习包含众多内容,可概括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在自然地理的学习中,一部分学生认为学起来较吃力并且成绩提升缓慢,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此问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地图学习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地图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提升学习成绩,培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习惯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教会学生使用地图学习,让地图成为学生地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