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断层泥是断层活动信息的良好载体,通过解析断层泥信息,可以对其活动时代及运动方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塔木素研究区的塔木素断裂(F2)和那仁哈拉断裂(F7)断层泥的溶蚀微形貌和应力痕迹微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F2断裂断层泥石英微形貌主要为Ⅰa类、Ⅱ类和Ⅲ类,F7断裂断层泥石英微形貌主要为为Ⅰa类、Ⅰc类、Ⅱ类和Ⅲ类;(2)F2和F7断裂溶蚀微形貌显示两条断裂均经历了多期次的活动过程,F2断裂活动时间主要在晚更新世、早更新世早期和上新世,活动最强烈时期在早更新世早期,F7断裂活动主要在晚更新世、早更新世、上新世,活动最强烈时期在晚更新世,F2和F7断裂全新世至今基本没有活动。预选区断裂构造晚第四纪的活动性影响着有利地段的最终确定,而研究区断裂活动时代的研究对研究区未来地震发生趋势及危险分析无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断层水文地质特征,以新集F10断层泥数据为对象,依据分形原理,采用筛选法和悬浮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新集F10断层及其伴生断层的断层泥进行分形研究,对颗粒粒度进行分布分维。研究发现:分维值与断层的活动方式、地震几率、黏粒质量分数、渗透性、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有紧密的相关性,能够从多方面体现断层带的水文地质性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断层泥在注水诱发断层滑动中的作用机制及断层周边岩石的破坏程度,选取3种不同成分断层泥的断层(断层1中断层泥由75%石英砂和25%蒙脱石组成;断层2中由50%石英砂和50%蒙脱石组成;断层3中由25%石英砂和75%蒙脱石组成),开展室内高压注水双轴加载试验,研究注水诱发地震中含不同断层泥的断层滑动特征.采用验证后...  相似文献   

4.
5.
本文采用衍射、红外、电泳等手段,作了坡缕石和海泡石吸附有机气体的研究。发现气体吸附量与气体温度、蒸汽压、气体分子偶极矩、样品纯度、矿物结晶度有关;实验表明坡缕石海泡石对有机气体的吸附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6.
华嵘辉 《甘肃科技》2021,(1):39-40,94
断层泥是断层活动的信息载体,通过解析断层泥中矿物颗粒表面微形貌信息,可以了解断层活动性历史,有助于对断层的地震危险性作出正确评价.运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仪器对活动断裂带内断层泥中的“微纳米尺度”进行测试可以正确的出构造活动的年代、断层活动期间的剪切作用及活动间歇期.  相似文献   

7.
利用湘中地区泥盆-石炭系野外剖面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及泥页岩等温吸附特征参数,评价页岩气富集的关键地质参数特征。海相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参数表明,其有机碳含量高,泥盆系泥页岩有机质类型为Ⅰ—Ⅱ1型,石炭系大塘阶测水段为Ⅱ1—Ⅲ型;泥盆—石炭系有机质的成熟度高,基本都达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泥页岩等温吸附曲线表明,泥页岩吸附容量较大。这些参数表明,湘中拗陷页岩气的基础地质条件好,具备页岩气富集成藏的地化条件,泥盆系棋梓桥组、佘田桥组及石炭系大塘阶测水段3套海相泥页岩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有机质丰度高。  相似文献   

8.
详细分析了化工领域内广泛应用的单组分和多组分气体吸附模型的特征、演变历程,以及储层孔隙介质-气体吸附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储层孔隙介质气体吸附模型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储层孔隙介质气体吸附模型研究的基础是储层孔隙介质气体吸附等温线的实验测试,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完成现有单/多组份气体吸附模型的储层孔隙介质气体吸附适用性评价,才能建立起完全包含储层孔隙介质吸附体系的所有特征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9.
利用吸附势理论对泥页岩中4种主要黏土矿物: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及伊利石吸附特征进行了描述,同时加入石英岩作为对比样。在吸附势分析中重点探讨了吸附量a、微分吸附功A、特征能量E及特征系数n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吸附量的增加,微分吸附功降低,微分吸附功可以用来大体表征吸附各阶段变化特征。对于5种无机矿物,n的最佳值在1.5附近;特征能量随温度升高发生略降。对各矿物吸附过程中吸附热及吸附熵进行了计算并讨论,结果表明,随着吸附的进行,不同矿物吸附热及吸附熵发生不同变化,表明吸附过程的复杂性。对于黏土矿物,吸附热及吸附熵绝对值满足: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与最大吸附量结果一致;同时不同种类黏土矿物的孔隙体积与吸附热及吸附熵绝对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因此吸附热及吸附熵可用来表征不同种类黏土矿物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两参数的理论模型关联了气体分子在沸石上的吸附过程,两个参数的值可通过真空重量法获得的饱和吸附量求得。与传统的从瞬时吸附曲线求得的扩散系数相比,本模型中的参数不会因操作而变化,因此能有效地表征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东营凹陷边界断层活动性与沉积演化耦合关系的量化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边界断层组合样式及演化特征的分析,利用新方法量化表征边界断层活动性特征,并从微观-宏观角度分析边界断层活动性对沉积的控制作用,最终建立基于断层活动性的沉积模式量板。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期边界断层活动性自西向东具有弱—强弱交替—强的变化特征;微观上,边界断层活动性控制形成了稳定-富物源型、动荡-富物源型、稳定-贫物源型和动荡-贫物源型4种沉积环境;宏观上,边界断层活动性与沉积厚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推进距离呈负相关关系;微观与宏观上相结合,可以建立基于断层活动性的沉积模式识别量板,明确边界断层活动性与陡坡带沉积演化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特大断面隧道断层破碎带地震响应强烈而导致衬砌结构更易遭受破坏的问题,本文采用FLAC 3D仿真计算软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特大断面隧道地震与断层宽度、断层倾角的关系,分析衬砌地震响应规律,确定抗震薄弱位置及抗震设防范围。分析结果表明:断层处的衬砌横断面上的拱腰和拱脚处属于抗震薄弱位置,需要在这些位置处重点进行设防;断层上盘位置对地震响应更明显,应加强这些位置上隧道衬砌的抗减震措施;地震时,小倾角,大宽度的断层构造对特大断面隧道的影响大。在本文研究的断层构造范围内,特大断面隧道的抗震设防区域选取应为:断层及断层交界面前后各取25~30m的区域。这些结果可为地震区的特大断面隧道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南堡凹陷断层活动与油气成藏和富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长断层活动性的定量评价、大量流体包裹体的光性特征和均一温度结合单井埋藏史等综合分析,对南堡凹陷断层活动与油气成藏和富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两条边界断层外,南堡凹陷切穿烃源岩层系且在明化镇期活动的断层总计45条;沙河街期至东营期断层活动性增强,馆陶期为相对静止期,在明化镇期断层活动性再次增强,断层停止活动时间主要为距今7~2.5Ma,平均距今4 Ma。根据明化镇早期断距的大小和断层停止活动时间,将45条断层划分为A、B、C 3类,油气主要富集在活动性相对较强、断层停止活动时间相对较晚的A、B两类断层附近的有利圈闭中。根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得出研究区油气成藏期最晚时间主要为距今5~1 Ma,平均距今2 Ma,晚于断层停止活动时间2 Ma;断层停止活动后,当上覆地层沉积厚度为180~300 m时,其在垂向上的通道逐渐闭合。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对真空规管和仪器进行校准的比对法,阐述了校准系统的结构、原理及校准方法;探讨了被校电离规在6种不同的气体中的校准效果及校准前后的差异,说明了气体歧视效应的存在和影响,得出了各气体的相对常数;结果表明,对真空规管及仪器进行校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与断裂带的活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收集晚中生代时期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出露的糜棱岩、火山岩和侵入岩样品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断陷盆地和伸展活动时间等多方面的证据,显示了早白垩世初郯庐断裂带再次发生左行平移,之后迅速转为伸展运动,并伴随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岩喷发事件.与华北克拉通内部相比,断裂带内具有相对较长的演化历史和减薄程度,暗示了郯庐断裂带有着比克拉通内部更加强烈的伸展运动,为岩石圈的强烈减薄及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某高地震烈度区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铁路隧道工程为依托,开展设置减震层的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介绍试验方案及过程,包括试验装置、试验内容、模型相似比、模型箱体设计、相似材料、测试方案及传感器布置、地震波输入及加载制度等,并对设置减震层的减震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高地震烈度区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的设计方案合理可行,设置减震层是一种降低地震荷载作用下衬砌的内力峰值,提高隧道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运用规范变换将电磁场中的库仑势和洛伦兹势进行相互转换,从而说明库仑势和洛伦兹势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8.
南阳凹陷南部边界大断裂活动性及其对沉积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南阳凹陷地层发育的特点,运用断层活动速率的方法分析边界断层的活动历史,认为断层活动在时间上经历了最弱—增强—最强的变化,在空间上活动强度最大的部位发生了迁移,同一时期不同部位活动强度差异明显,并结合沉积相的展布初步探讨了断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三维地震、钻/测井等资料,对渤中凹陷古近系石南地区的构造、地层及沉积进行详细解释,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系统分析了古近系石南断层活动特征及其对沉积相的控制.结果表明:石南地区由西向东依次发育近EW、NNE、EW走向的分支断层.古近系沉积演化过程中,石南断层活动强度呈"弱—增强—减弱—最强—减弱—最弱"的变化趋势;随着断层活动速率的降低,沉积相依次为扇三角洲、冲积扇、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滩坝等相类型.  相似文献   

20.
电弱规范玻色子之间的反常相互作用对于进一步检验标准模型和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信号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详细推导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电弱规范玻色子自相互作用的显示形式,然后在介绍探索新物理的有效拉氏量方法基础上,用有效拉氏量方法给出了电弱规范玻色子间反常相互作用的具体形式.根据洛仑兹结构的不同,这些反常相互作用被分成3类:(1)只含Higgs场协变微商的项;(2)同时含Higgs场协变微商和规范场强张量的项;(3)只含规范场强张量的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