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Begg固定矫治技术在替牙期前牙袷中的适应症、方法、矫治疗效。方法:采用Begg固定矫治器对20例替牙期牙反验畸形的患儿进行矫治。结果:通过临床矫治疗效观察,显示了Begg矫治技术在替牙期前牙反验的矫治中,具有疗效明显,矫治时间短,临床上简单易行,复诊次数少,特别适合替牙期前牙反袷,戴活动矫治器固位较差的患儿。结论:替牙期前牙反验,Begg技术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较活动矫治器更易被患儿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egg固定矫治技术在替牙期前牙中的适应症、方法、矫治疗效。方法:采用Begg固定矫治器对20例替牙期牙反畸形的患儿进行矫治。结果:通过临床矫治疗效观察,显示了Begg矫治技术在替牙期前牙反的矫治中,具有疗效明显,矫治时间短,临床上简单易行,复诊次数少,特别适合替牙期前牙反,戴活动矫治器固位较差的患儿。结论:替牙期前牙反,Begg技术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较活动矫治器更易被患儿接受。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及其它方法对300余例错颌畸形病例进行矫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以上措施具有方法简单,效果明显,易于实施等特点,是正畸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动翼矫治器与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的矫治效果及疗程.方法选择临床需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的患者20例,平均分成2组,分别用活动翼矫治器和标准方丝弓矫治器对其错畸形进行矫治,观察两组疗效与疗程的差别.结果两组矫治效果均能达到个别正常的矫治目标,活动翼矫治器组病例完成时间为6~12个月,平均为8.9个月,复诊5~12次,平均为7.8次.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组病例完成时间为14~25个月,平均为19.4个月,复诊次数14~26次,平均为20.1次.结论活动翼矫治器在保证矫治效果的同时能够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复诊次数.  相似文献   

5.
成年人因牙周病变,导致上颌前突开唇露齿,影响美观,而单纯依靠矫治器的作用,疗程长,效果不理想。笔者利用活动矫治器结合调及磨槽固定术对10例35~40岁的成年人进行了矫治,疗程大大缩短,效果均较满意。其中8例保持在最初矫治后状态。2例因磨槽固定脱落而有所复发。经重新矫治,固定后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上颌前突及牙列拥挤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如不及时矫治,将会对上颌骨发育、咀嚼功能造成影响,更会造成开唇露齿,唇部隆突而直接影响容貌美观,给患者造成心理障碍.我们应用上颌限制器与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错 畸形属于口腔三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儿童反 的就诊率比其它错 畸形都高,并且无论哪一种类型,均呈进行性加重趋势,所以早期矫治非常重要。而儿童正处于替牙期所以戴用固定矫治器很困难。笔者自1995年以来,利用活动矫治器对30例儿童反 的患者进行了早期矫治,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源 年龄5~12岁;性别男18名,女12名;乳牙列2名;恒牙列4名;混合牙列24名;上前牙间隙8名;下前牙间隙4名;后牙冠短难固位的2名。1.2方法一般情况下,用上颌 垫舌簧矫治器均能达到满意效果。具体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的软组织变化。方法:对29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患者用功能矫治器(FR-2)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5项软组织指标的变化。结果:早期的功能矫形治疗,患者多数指标接近正常值范围,但也有部分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功能矫治能使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但存在个体差异,部分病例仍需要二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霍艳丽  张晓芹  梅玉新 《甘肃科技》2012,28(2):129-130,111
评价前方牵引加推磨牙远移延长牙弓长度,治疗牙列拥挤纠正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前方牵引加推磨牙远移矫治器装置对60例生长发育期以上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前牙反牙合患者进行临床矫治,分别于戴矫治器(T1),拆除矫治器后(T2),矫治器拆除后1年(T3)取模型以及拍摄头颅侧面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在治疗前上牙弓长度严重不足,牙列拥挤,而治疗后牙弓长度明显加长,解除拥挤,治疗前后牙弓长度差异显著(P<0.01),面型改善明显.治疗完成时和矫治器拆除后1年牙弓长度无显著差异,未出现磨牙区牙列拥挤.前方牵引加推磨牙远移可明显延长牙弓长度,解除牙列拥挤,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磷酸锌水门汀粘接带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磷酸锌水门汀粘接带环的脱落率。方法:对80名患320颗两侧上下支抗磨牙分别以两种粘接材料粘接带环,观察24mo,记录带环脱落次数。结果:磷酸锌水门汀粘接带环脱落率为44.4%,玻璃离子粘接带环脱落率为21.1%。结论:玻璃离子粘接带环可明显降低带环脱落率,是一种较好的粘接带环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推磨牙远移是临床解决拥挤问题使用较多的方法,在安氏Ⅱ类及安氏Ⅲ类轻中度拥挤病例上较为常用.方法针对安氏Ⅱ类病例上颌推磨牙远移的时机、上颌磨牙的远移距离、推上颌磨牙远移较为常用的几种矫治方法及其优缺点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几种推磨牙远移矫治技术如口外弓、摆式矫治器、Frog矫治器、GMD磨牙远移器、微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期矫治应用于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错[牙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的错[牙合]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而后据情况拔牙行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或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第二期治疗。矫治结束后,评价矫治疗效。结果:患者下颌后缩、上颌微突的面部侧貌明显改善,上下牙咬合关系,覆[牙合]覆盖等都满意。结论:二期矫治能够明显改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的错[牙合]患者面形,从而达到较理想的矫治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部骨折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56例股骨转子部骨折分别采用5种内固定物固定。结果:随访218例,其中有33例失败。患者年龄,骨折类型,手术技术,内固定材料强度,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是失败的相关原因。结论:股骨转子部骨折应根据患者年龄、骨质量、骨折类型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吸收材料在治疗四肢非负重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骨骨折患者103例,按照病情需要及人院顺序将103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金属材料内固定治疗(51例),另一组使用可吸收材料进行固定治疗(52例),随访6-20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x射线片、骨性愈合情况及变态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03例患者全部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并且术后的X射线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示两组治疗的效果基本一致,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可吸收材料治疗组无变态反应发生,金属材料治疗组有6例发生变态反应,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可吸收材料可以取代金属材料治疗四肢非负重骨骨折,可吸收材料可以被人体吸收,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避免了由金属引起的组织刺激,手术操作简单,避免了二次手术去除固定材料的痛苦,大大降低了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并一定程度上减少的手术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SCB-1型单片单板机可利用的软硬件资源,设计并制作了简易转换板,实现了8098单片单板机的制作,介绍了制作过程,指出了消化成熟的设计经验是学习掌握先进技术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固定矫治后头影测量值的变化,方法:选取年龄在9~12岁的混合牙列期反[牙合]患者19例(女性12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11.25岁),均采用固定正畸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对患者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颅面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SNA、SNB值均有增加;前面高特别是前下面高增加更明显。结论:固定矫治配合Ⅲ类牵引可有效地促进上颌骨发育,纠正替牙期反[牙合]。  相似文献   

17.
用显微镜载玻片作为基因芯片制作中DNA固定介质材料,对玻片表面分别进行醛基化、异硫氰酸基化、氨基化等不同修饰处理,分析其对DNA固定率的影响,并比较了国产与进口玻片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异硫氰酸基化处理玻片DNA固定率高于醛基化、氨基化处理,接近进口的氨基化玻片,但不同处理间及国产与进口玻片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开尔文滴水起电机的简易装置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利用简易材料制作的开尔文滴水起电装置,并根据多次对比实验的观察结果,讨论了影响其起电效果的各种因素及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9.
口腔隐形矫治过程中,正畸医生主要根据经验法,或通过患者试穿戴情况及时调整隐形矫治器,确定分步矫治方案,此方案缺乏矫治过程中矫治器与牙齿接触产生的复杂矫正机理和生物力学理论研究。对此,从接触力学计算和仿真实验两方面展开隐形矫治生物力学研究;建立了矫治器与牙齿赫兹接触模型,从弹性、弹塑性和塑性三方面分析计算接触部位的接触面积、接触应力及其接触变形之间的关系;采用总体偏移法创建基于牙齿点云模型的矫治器模型,根据理论计算条件构建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接触力学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当位移载荷和力载荷分别在0.15~0.21 mm、0.45~1 N的范围内时,牙齿移动效率最优;高于此值,牙齿承受应力过大,牙周膜和牙槽骨破损,不利于牙齿矫正;低于此值,牙齿移动效率降低,达不到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虎眼万年青磷片外植体为材料,介绍了一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植物样本表面结构的实用方法,其技术要点是利用碘化钾和醋酸双氧轴作双重导电染色取代喷金以节省实验费用,用高锰酸以代锇酸对材料进行后固定以增强反差并延长耐受观察的时间,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扫描电镜观察效果,对于使用高锰酸钾固定液容易引发的材料碎裂和受杂污染等问题,本文也介绍了必要的处理办法和避免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