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抽汲井试井工艺过程及其特点,采用已知上一次抽汲结束时的地层压力分布规律建立下一次抽汲数学模型的方法,建立了抽汲井试井分析数学模型,并在Laplace空间求解出了相应的精确解。将这一成果应用于长庆油田之中,结果表明:该理论能描述抽汲井的井底压力瞬变性及抽汲期井底压力变化无规律性的特征,符合实际测试工艺情况,弥补了抽汲井试井这一空白;提高了该类井试井的解释率和解释结果的可信度。同时,利用该理论还可计算抽汲过程中任一时刻的井底压力和关井时刻的井底压力,解决了抽汲井难以计算关井时刻井底压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抽汲井流体渗流力学模型及精确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均质无限大油藏中心一口井抽汲井物理过程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抽汲井流体渗流力学模型,并在Laplace空间求解出了相应的精确解.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能描述抽汲井流体的渗流规律,可计算抽汲过程中任一时刻的地层压力、井底压力和关井时刻的井底压力,解决了抽汲井难以计算关井时刻井底压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卷积理论提出了一种解释钻杆测试(DST)恢复期压力资料的直线方法(即卷积压力法).该方法适合于分析非自喷并DST压力资料.在流量的确定上,不仅考虑了流动期井筒储存效应,而且考虑了关井后井筒储存效应的影响.应用本文所给的DST试井解释方法,可以获得地层流动系数()、地层压力(Pi)及表皮因子(s).  相似文献   

4.
带多封隔器的完井管柱是Norsok D010规范推荐的高温高压气井完井管柱中的重要类型,但是多封隔器完井管柱结构在井下工况中的受力和变形较单一结构管柱更为复杂,并且多封隔器之间局部的圈闭压力可能导致管柱损坏。为此,针对多封隔器管柱结构特点,建立了考虑端面效应、热胀冷缩效应、形变效应、螺旋和正弦屈曲效应影响的管柱变形和受力计算模型,并结合现场实际工况开展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封隔器在井筒中的位置以及井筒温度压力对整个管柱的受力和变形影响较大,在多封隔器复合管柱设计和安全评价时需要考虑多封隔器对管柱力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常规抽油机举升存在的一次性投资大、能耗高和系统效率低等实际问题,大庆外围油田开展了井口智能间歇抽油举升工艺技术研究。地面自动化智能装置通过钢丝绳带动提捞抽子做上下往复运动,达到举升抽油的目的,根据液面深度、液面恢复速度的变化自动设定合理的间抽时间,从而达到油井的抽汲参数与地层产能合理配合,避免干抽或地层能量发挥不出来的现象,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油田探索出一条全新的举升方式,特别是在低产油田高含水开发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平井多封隔器管柱在井下多种载荷的共同作用下易引起管柱失效的安全问题,基于力学研究中的多杆件的多次超静定结构,引入力法对多封隔器之间管柱进行受力分析,同时考虑温度效应、活塞效应、鼓胀效应和螺旋屈曲效应的影响,建立考虑多封隔器影响的轴向力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封隔器管柱力学安全强度评价准则和封隔器控制信封失效判断方法,对现场水平井多封隔器管柱进行力学分析和安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考虑多封隔器影响的轴向力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大于常规不考虑多封隔器影响时轴向力,若不考虑多封隔器的影响将低估多封隔器管柱的轴向力,而造成管柱受力危险;同时对管柱危险位置和封隔器进行安全评价,得到了酸化作业时油压和套压的综合控制参数,以期为水平井多封隔器管柱安全工作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电缆地层测试器(Wireline Formation Tester)的压力测量,主要受到来自仪器的存储效应和测量环境的表皮效应的影响,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程序定量的描述了存储效应和表皮效应与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存储效应的影响,在低渗透率地层测量的压力,没有稳定的压力降,不经过校正,不能进行渗透率的计算;受表皮效应的影响,测量的压力降只有原来的1/3,这使地层的渗透率被低估。为了消除影响渗透计算的因素,研究了电缆地层测试器的量纲为1解释图版,对存储效应和表皮效应进行了校正,提高了渗透率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缆地层测试资料正确反演地层参数是油田勘探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将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到电缆地层测试数据的反演中,可以在考虑管线存储效应和井筒表皮效应对测量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地层的渗透率和井筒的表皮系数。该方法利用地层测试早期和中期的数据,不仅可以缩短地层测试器的测量时间,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测试过程中的动态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反演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低产油井间开模式定量优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降低生产成本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对低产油井实行间开生产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合理确立油井间开工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油井静液面恢复快慢程度与其产能的密切关系,引入油层折算压力,初步确立该油井的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考虑液面恢复过程中液柱自重抑制了地层的供液能力,建立了井筒液柱高度恢复随时间变化的模型,拟合出实际液面恢复高度随时间变化方程,从而优化了工作制度.应用于现场一口生产井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田停产后地下流体如何运移分布、地层能量如何恢复、产能如何变化等问题开展油田停产后油水渗流规律及地层能量恢复程度等研究。研究中综合利用了物理实验模拟、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等多项方法。研究表明,油田停产期间仍存在微观油水运移,油水重新分布,油藏压力逐渐回升,地层能量逐步恢复。因此油田经过较长时间的停产后,单井产能呈先升高后降低,含水先降低后上升的特征。研究结果对长期大范围停产油田的渗流机理和开发规律认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油藏的形态对井底压力动态响应有着显著的影响,常规的解析方法只能计算规则形状油藏的井底压力响应。首先依据边界元理论推导了任意形状外边界地层以及任意形状外边界地层中含多个任意形状局部不渗透团块的复杂形状油藏的井底不稳定压力响应的计算方法,应用杜哈美原理考虑了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对井底压力动态的影响,然后将边界元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常规解析方法求解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任意形状油藏的井底不稳定压力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泵抽式电缆地层测试渗透率实时解释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海上油田进行油气资源评价时,使用泵抽式电缆地层测试能快速获得储层的渗透率,节约大量的测试成本,降低作业风险.从渗流力学的基础理论出发,在充分考虑测试流量非稳定性和地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前提下,建立了非稳态非均质球形流渗透率解释模型,并开发出基于渗透率正演压力原理的试井数值计算方法,能够提高电缆地层测试渗透率解释结果的可靠性和计算精度,同时满足现场在线解释的实时性要求.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型泵抽式电缆地层测试器(ERCT)的测试资料解释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王健宇 《科技信息》2011,(36):I0219-I0220
本文以川东北Y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震层序2为例,在碳酸盐岩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开展碳酸盐岩正演地层模拟研究,再现该层序的发育过程,预测台地边缘鲕滩储层的分布,并对地震层序解释结果进行检验。模拟考虑了碳酸盐生产率、侵蚀、搬运、沉积等参数的变化,模拟所需用的初始地形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根据地震层序解释结果确定。模拟的地层结构剖面与实际地震剖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模拟的沉积相分布与实际钻井结果能较好地对比。本文的研究表明,正演地层模拟为地震层序解释提供一种有效的检验手段,并可对碳酸盐储层相带分布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筛管砾石充填完井方式在水平气井中应用广泛.该文综合考虑流体通过射孔孔眼周围压实带的压降、流体通过射孔孔眼的压降和流体通过筛套环空的压降,建立了表皮系数模型及筛管砾石充填完井水平气井的产能预测模型,并对影响产能的因素筛管砾石充填参数、气藏参数、地层污染程度等进行了分析.其中气藏条件和地层污染情况对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神经网络方法在电缆地层测试数据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电缆地层测试资料正确反演地层参数是油田勘探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将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到电缆地层测试数据的反演中,可以在考虑管线存储效应和井简表皮效应对测量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地层的渗透率和井简的表皮系数。该方法利用地层测试早期和中期的数据,不仅可以缩短地层测试器的测量时间,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测试过程中的动态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反演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表皮系数是识别和诊断地层伤害程度中最重要的参数,它的大小直接反映地层伤害和产能损失情况。根据试井解释模型的假设条件,提出试井解释出的表皮系数必须进行修正分解才能正确地评价储层伤害程度,推导出总表皮数的表达式和每项表皮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地层伤害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十分有效的,为钻井、完井、试油和增产过程的伤害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较新的观点,建立了无限大均质地层(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中单井系统变流率问题的压力降分布的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法,解出了井底压力变化的精确解析解;并将其无因次化,以便于在实际中用来制作试井分析样板曲线图,并简要地指出了实际应用此精确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试井分析中,外边界定压问题是-大类重要问题,本文在考虑了表皮效应和井筒储存效应后,建立了较严格的均质、水平、等厚圆形地层、外边界定压,中心-口井,开井生产井底压力变化的有效井径数学模型,并导出了拉氏空间解,通过数值反演,算出了此类问题的现代试井分析样版曲线,用于实例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实际裸眼完井、割缝衬管完井、绕丝筛管完井、裸眼井下砾石充填完井、裸眼预充填砾石筛管完井、裸眼封隔器贯眼尾管及带ECP的裸眼封隔器贯眼尾管完井等七种裸眼系列的水平井完井方式,考虑地层损害和完井方式及完井参数的影响,进行了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的研究。实例计算表明,其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均是正确的,对指导水平井完井方式的选择与完井参数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限大双层越流油气藏井底压力的精确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最大有效井径的概念,在考虑表皮效应和井筒储存影响的条件下,导出了一个具有层间越流的无限大双层越流油气藏井底压力的动态模型,通过拉氏变换,得到了拉氏空间下以Bessel函数表示的精确解。运用Crump数值反演方法,得到了实空间的解,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适合于表皮系数为正的情况,也适合于表皮系数的为负的情形,而Burdet模型只适合于表皮系数为正的情况。由于解释模型参数集团化,更有利于绘制典型曲线,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地层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