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样本数多、数据维数高时,利用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聚类后相邻类簇间容易发生大面积重叠,导致聚类和可视化的效果降低.利用Ultsch涌现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对测井数据进行聚类,而后分别通过分量图、U矩阵和P矩阵在超环面上进行可视化,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该模型可克服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的上述缺陷,优化聚类结果.借助该模型进行测井数据的聚类分析与可视化,可为岩性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快速测定高纯度三聚甲醛中微量甲醇、苯、甲缩醛等有机杂质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杂质含量为10-1000ppm范围时,分析误差为±4.5~11.0%。本方法适用于三聚甲醛精制操作中成品的常规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3.
荧光偏光显图像技术是直接观察储集层中岩石结构、构造、储集空间与油水分布产状的微观识别技术。该文对该项技术的仪器、原理逐一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华北油田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储集层特征,总结了油气水的荧光偏光显微图片特征。通过应用实例详细论述了荧光偏光显微图像技术在储集层性质、油水界面确定方面的优势,开阔了现场录井技术人员的眼界。  相似文献   

4.
封堵是修井作业中的常规作业项目,在封堵现场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是:施工周期长,施工一次成功率低,生产事故频频发生,本文分析了目前封堵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封堵工具及封堵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秦岭南坡西段华山松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并与辽宁建平沙棘油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二者所含主要脂肪酸成分的含量十分近似.结果表明,秦岭南坡西段华山松籽油具有与沙林油类似的营养保健价值及防癌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上分1003型气相色谱仪,测定了70余种有毒物质在DB—1、DB—5及DB—1301毛细管柱上的Kovats保留指数及温度系数(dI/dT×10)。其中大多数化合物的保留指数尚未见报道,方法准确可靠,对建立大气有毒物质气相色谱系统分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蛇油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溶剂热抽提蛇油脂肪和KOH/甲醇酯交换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脂肪酸组成,鉴定了29种脂肪酸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肉豆蔻酸,棕榈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三烯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等.蛇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63%以上.  相似文献   

8.
针对泌阳凹陷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评价的困难和需求,研究了区域组合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并根据地区经验、统计规律以及不同油气层测井识别方法的地区适用性考察结果,确立了利用电阻率径向特征、电阻率时间推移测井识别油水层及应用套后补偿中子测井识别气层等有效方法。引入神经网络、小波分析等资料处理解释方法以及核磁成像等测井资料解释成果,为区域油气层识别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信息,经进一步配套、组合,得到了泌阳凹陷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综合判别方法,并在生产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根据地区经验,采用多信息、多方法的综合判别技术,是解决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识别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石英燃烧管高温分解含有机氟废水样品和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相结合的测定方法,用于工业废水中有机氟总量的测定。方法较简易、快速,标准偏差小于10%,测定范围为含氟0.1—500μg/ml。本文还采用液上色谱-质谱法对工业废水中有机氟组分进行定性,用装有双甘油的预柱除去水分的直接进洋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最小检测浓度为7 ppb。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有机残留物向食品模拟物和真实食品的迁移行为及在不同食品基质中的迁移规律.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纸杯浸泡液中的有机残留物,进行GC-MS定量分析.选择四种食品模拟物和与之性质相近的食品,浸泡纸杯,测定有机残留物的迁移量.从两种品牌纸杯中共检出9中有机物,残留物在食品模拟物和食品中的迁移趋势一致.纸杯中的有机残留物主要来源于增塑剂和印刷油墨,这些有机残留物向酒精类食品的迁移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流体包裹体观测、测井曲线及依南2气藏综合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定量荧光技术分析库车坳陷依南2气藏26块砂岩样品的荧光光谱特征, 揭示该气藏油气运移路径及油气充注特征。 研究表明, 依南2气藏经历了早期原油充注、原油泄漏与晚期天然气充注过程。由储层砂岩样品的QGF定量荧光光谱响应与烃类包裹体分析, 推测依南2气藏早期油源来自深部三叠系泥岩层与侏罗系煤层, 通过垂直向上运移, 古油藏经历构造破坏, 发生泄漏, 未形成具有规模的古油藏。QGF-E荧光光谱响应表明, 天然气运移路径亦为垂直向上运移, 依南2气藏储层4750 m以下可能为大面积含气区。TSF荧光指纹图揭示, 依南2气藏具有混源特征, 气源由侏罗系煤层和三叠系湖相泥岩烃源岩共同贡献。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定量荧光谱图及参数的意义,介绍了定量荧光录井快速评价油层的方法,阐述了如何利用定量荧光参数计算岩石含油量。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法测定气溶胶中的烃类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仪对北京市的气溶胶样品中的烃类有机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利用大流量的大气颗粒物采样器,收集大气气溶胶样品于石英滤膜上,每24 h更换一次滤膜。样品首先用二氯甲烷进行超声波萃取,萃取液通过氧化铝-硅胶层析柱进行分馏。用气相色谱对烃类有机物中的烷烃和芳烃馏分进行分析。检测出样品中包含C12-C25的正构烷烃及16种优控多环芳烃及其含量。同时对实验条件的选择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延长组沉积特征及储集岩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油气运聚成藏特点及受控因素,指出镇泾地区中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基本具备,在本区特低渗储层发育的整体背景下,寻找孔渗性相对好的油气富集带是本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二连盆地由50多个断陷组成,主要的烃源岩是下白垩统巴彦花群,从烃源岩的干酪根及热解等资料分析来看,生油岩母质类型以Ⅱ1-Ⅱ2型为主,是典型的混合型生油岩;而烃源岩的可溶性有机质鉴定结果发现含有大量的高等植物标志化合物,说明早白垩世断陷湖泊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分析认为这一现象是由于高等植物“腐泥化”的结果,并通过有机相综合分析,明确了断陷群不同相带的生烃潜力及成油特征,并指明断陷群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红台地区低孔低渗性砂岩储层的特点,研究了将录井与测井技术综合起来对致密气层进行识别的方法,指出录井技术中气测录井对气层反应灵敏,而测井技术上可通过三孔隙度曲线叠合法及声波曲线与深电阻率曲线叠合法综合分析来识别气层,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动态侵入测井响应识别低电阻油气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矿化度钻井液侵入是造成油气层低电阻的主要因素之一,泥浆浸泡时间愈长,测井结果对地层真值的偏离愈甚,测井解释难度越大.钻井泥浆侵入地层的动态测井模型是基于多相渗流理论、岩电关系和测井理论建立起来的,它为识别由于高矿化度泥浆侵入形成的低电阻油气层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介绍了根据按时间记录的电阻率测井响应,利用试错法对测井响应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反推得到原状地层的真电阻率的方法.该方法为低电阻油气层的识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二连盆地阿尔善构造带油气分布与聚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阿尔善构造带油气运移与圈闭的匹配关系、生储盖组合特征等 ,认为该区多套烃源岩为复式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多期充足的油源 ,多种油气运移通道为油气长距离运移创造了条件 ,多种储集岩体、多套生储盖组合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储集场所 ,油气多次运移与多期形成的圈闭的良好配置关系 ,导致区内发育多种油气藏类型 ,在平面上不同层系油层叠加连片 ,形成良好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带 .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同时显示 ,油气分布具有纵向上相对集中 ,平面上受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的影响 ,呈带状分布的特征 .据此按照含油气系统理论与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理论 ,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取得良好效果 ,并为该区进一步深化滚动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中有机质来源的问题,从微体古生物化石和有机地球化学两方面开展了研究。采
用环境扫描电镜–能谱系统(ESEM – XEDS)对岩芯中的微生物化石形态和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此外,还采用气相色
谱–质谱法(GC – MS)对岩芯抽提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中发现的微生物化石C 和N 元素含量较
高(大于30%),从外部形态大致可将其分为3 类:同心环状结构,表面光滑的球体以及细胞壁开口的球体。岩芯抽提
物检测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nC12 ∼ nC32 的正构烷烃均有检出,且具有低碳数(主峰碳nC16)偶碳优势;此外,抽提
物中还检出了含量较高的类异戊二烯烃,包括,姥鲛烷、植烷和角鲨烯。这些微生物化石的发现和有机地球化学组成
特征为晚震旦-早寒武世扬子浅海微生物的繁盛和牛蹄塘组烃源物质的微生物起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的识别、分类及定量在油气勘探和评价中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传统的全岩光片有机显微组分鉴定与定量仍采用人工识别与数点计数结合的方式,存在主观性强、人工定量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皖泾地1井下三叠统殷坑组烃源岩为例,借助于机器学习及图像处理技术,尝试建立了一个基于迁移学习的全岩光片显微组分图像识别与分类模型,并通过OpenCV图像处理库对模型的分类结果图像进行定量统计。结果显示,模型对研究区数据集的整体分类识别准确率可达84.32%,且通过OpenCV图像处理库对各显微组分定量的结果与人工数点法统计定量结果相近,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客观快速地对大量同类型的烃源岩显微组分图片进行识别和定量,显著提高了全岩光片有机显微组分鉴定及统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