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22年之初的世界,古老农耕时令的立春节气,一切都在悄然积蓄、萌动、生长.在中国,在北方,在古老都市之间,在山岳丛林之巅,人们从五大洲四大洋启程,纷纷来赶一场运动盛典,赴一次冰雪之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研究出“24节气”是用于表示气候变化,物象差异和决策农作物播种与收割时令的:现代,每逢“节气”必是气象服务的热门话题。因此。通过按“24节气”统计分析北京市朝阳区气象站38年(1971~2008年,后文简称朝阳区)逐日平均气温证实:(1).朝阳区“24节气”平均气温的时间序列呈准正态分布单峰型,热在小暑和大暑节气,冷在小寒和大寒节气。(2)、朝阳区24个节气中的升温幅度最大是春分节气(0.36℃·D-1),降温幅度最大是立冬节气(-0.3O℃·D—1)。朝阳区“24节气”的气候变化规律是大众传媒和百姓易用易懂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之一,也是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1959~2006年48年的立春、清明、立夏、夏至农历日期和闰年与蕲春汛期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上节气日期特征和闰月年的次年与汛期雨量有较密切关系。节气日期和闰月年可精确算出,因此节气日期特征和闰月年对汛期雨量的长期预测。加上用厄尔尼若事件和本站前一年10至11月的累计雨量作订正,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汛期降水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正8月7日就是立秋了,这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中医讲究节气养生,从起居、饮食、运动、精神等几方面都需要注意。就饮食上来说,立秋养生应该吃什么好呢?下面四类食物是比较适宜的。一、润燥安神的食物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百合、  相似文献   

5.
立冬与植物     
陈永群 《少儿科技》2022,(11):24-25
<正>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开始。它也是我国古代社会四时八节之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宋末元初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立,建始也”,并对“冬”解释为“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他的意思是,立冬表示冬季开始,万物休养、收藏,规避寒冷。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     
《科技潮》2002,(4)
在我国的农历上每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这二十四个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黄道运转的规律计算出来的,古人就根据不同的节气安排自己的劳作。中国人节气的安排是十分科学和精确的,即使在现代社会,依然对我们的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会对这二十四个节气做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庚寅虎年是“两头无春”,即该年开始结尾都没有立春节气。这是怎么回事?农历是双轨制。一条轨道是基于日象周期,用二十四节气表达,每个节气合圆周度数15度、合计360度为一个周期。夏至冬至为历法校正的“标准点”,即日影最短最长之两者,用来作“定南北”的坐标。春分秋分昼夜均等,用来作“定东西”之坐标。确定了“东西南北”坐标,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时养生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因时养生的重要法则。其精要是按照四时气候、节气的阴阳变化 ,自然界万物生、长、收、藏规律来调养人体的“阳气”和“阴精”。人的生命活动只有顺应四时阴阳变化 ,从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各个方面调合养护 ,才能使人体正气充盛 ,精气充足 ,健康长寿。充分体现祖国医学天人整体观中“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 ,从之则治 ,逆之则乱”的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防病的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9月23日是秋分节气,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Part 1.多吃"辛酸"果蔬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  相似文献   

10.
正小寒是农历年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从公历来看,却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每年的一月五前后是小寒节气。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专家小寒节气是心肾阳容易不足的时候,阳气对于人体生活活动非常重要,寒冷的天气特别容易伤阳提醒气,因此需要通过饮食和生活起居来养阳  相似文献   

11.
《青年科学》2013,(8):44-45
2013年8月7日立秋,“贴秋膘”“啃秋”的习俗您还记得吗?中国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不同的习俗,此外节气也与天文、文化、农业、医学、气象等方面息息相关,它不单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更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12.
以大白鼠作为实验动物,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中,分别观察了脑电图、心电图和心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四节气中,脑电图和心电图的变化节律,基本遵循着中医学认为的人体生理活动与四时的关系即“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相似文献   

13.
<正>山婆婆的儿子小怪山是在芒种节气出生的,所以人们也叫它"芒种"。今年,芒种这天,"芒种"和小镰刀聊了起来:"不可思议,你把麦子都割倒了,它们还咯咯地笑!""芒种节气一到,麦子都成熟了,它们都想马上到谷仓里休眠。""听,到处都是机器轰隆隆,小镰刀弟弟,你干吗还费劲干活呢?"  相似文献   

14.
壬午马年的大年初一是公历2月12日,结束于2003年公历1月31日(除夕),今年与明年的立春都是2月4日,这么一来马年中没了立春节气,成了所谓“无春之年”,这在历法中是正常的历法现象。在正常年份里,农历1年里有24个节气,24节气是怎么划分的呢?原来太阳从“春分”这一基础点出发,在黄道上运行一周为一回归年,合360度,所需时间为356.2433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气轨倾角测定仪”的构造原理及应用举例.该仪器对调节气轨的二维水平也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6.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文!本章开始一句即上期所解读的内容为: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温故之后,从字面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前一节和本节之间总分的逻辑关系:前一节是综合来讲《易》之广、之大,而这一节则细分何为广、何为大。  相似文献   

17.
晓杨 《科技潮》2003,(1):45
二十四番花信风,简称“花信风”,也就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是我国古代对大自然中不同时节不同花期的一个概括。我国古籍《演繁露》中说:“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据古籍《蠡海集》记载:自“小寒”至“谷雨”,共四个月,八个节气,一百二十天。每五日为一候, 分为二十四候,每候以一花之风应之,谓之花信。其顺序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易 《科技智囊》2011,(4):57-57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与贡这句话可以分作两部分来解读,前两个半句谈到了"蓍"和"卦",这是"取卦"的两个关键要素,若要卜卦,离不开蓍草,也自然形成卦象;后一个半句谈到了六爻之义,这属于"解卦"的范畴。先来看"蓍之德",其中的关键点是"德"字。何为德?  相似文献   

19.
小易 《科技智囊》2007,(12):69-69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文!本章开始一句即上期所解读的内容为: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温故之后,从字面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前一节和本节之间总分的逻辑关系:前一节是综合来讲《易》之广、之大,而这一节则细分何为广、何为大。  相似文献   

20.
梅开严冬至     
陈永群 《少儿科技》2022,(12):24-25
<正>辛酉冬至[宋]陆游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节气有悠久的历史,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我国先民很早就确定了夏至和冬至,夏季日影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冬季日影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冬至之“至”有“极致”的意思,意味着严冬到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也叫冬节或亚岁,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