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膜分离制氮的原理及工艺,就膜组中进气压力、进气流量及空气湿度因素对膜分离制取氮气的纯度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产氮流量一定时,关闭冷干机,进气湿度偏高,氮气纯度降低;打开冷干机,湿度降低,氮气较高;进气压力、进气流量与所产氮气纯度具有对数拟合关系。这为膜分离制取氮气的空气预处理方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分子蒸馏方法分离莪术油中β-榄香烯,研究了温度、压力、刮膜器转速以及进料速度对β-榄香烯纯度和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60℃,压力50Pa,刮膜器转速220r/min,进料流速2.0mL/min的条件下,分离效果最佳.经过2次分离,β-榄香烯纯度可达到25.3%.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提取青蒿素的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超临界CO2提取青蒿素的工艺,考察了粒度、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等影响因素.以萃取率为目标,综合考虑产品收率,优化了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得到较佳的操作条件: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50℃,每千克原料CO2质量流量1 kg/h,分离器Ⅰ的温度为60℃,压力为14 MPa.在优化条件下萃取4 h,萃取率达到95%以上,萃取物纯度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由苯甲醛与乙醛在氢氧化钠和醋酸钠存在下发生缩合反应制取β-苯基丙烯醛,讨论了温度、时间、压力及空气中的氧气对合成的影响,反应产率为45.6%,产品纯度为≥95%,实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α,α-二苯基-4-吡啶甲醇的催化加氢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溶剂和不同催化剂对催化加氢的影响,发现在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溶剂助剂能显著地缩短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并且产物不需要浓缩即可结晶分离,α,α-二苯基-4-哌啶甲醇的收率93.0%,产品纯度三99,3%.  相似文献   

6.
分子蒸馏纯化亚油酸的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红花籽油,用分子蒸馏技术纯化其中亚油酸.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分子蒸馏效果的蒸馏压力、蒸馏温度、进料量、刮膜器转速等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纯化红花籽油中亚油酸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蒸馏压力0.3,Pa、蒸馏温度180,℃、进料量60,mL/h、刮膜器转速300,r/min,在该条件下得到重组分中亚油酸的纯度为91.6%,收率为88.64%.4级分子蒸馏后重组分中的亚油酸纯度达到93.51%,但收率从92.67%下降至49.45%.  相似文献   

7.
研究环戊二烯二聚体在雷尼镍催化剂存在下加氢合成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的反应条件,本文对温度、压力、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情况进行了实验考查,实验结果表明,在雷尼镍催化剂存在下,溶剂与环戊二烯二聚体的质量比2∶1、反应温度110~120℃、氢气压力3.5~4.0 MPa下反应4 h,加氢反应转化率为100%,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的收率在96%以上,纯度98.3%。随反应次数增加,催化剂活性降低,反应3次以后需要补充新鲜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对分子蒸馏富集微生物油脂中花生四烯酸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微生物油脂预先进行皂化和甲酯化反应,制得混脂肪酸甲酯,作为分子蒸馏原料,考察了多种分离工艺参数对花生四烯酸纯度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压力1.0 Pa,蒸馏温度80℃,刮膜器转速150 r/min,冷凝温度10℃,进料速度1.5 mL/min条件下,产品的纯度和产率分别达到67.48%和85.86%.  相似文献   

9.
以砷单质和氟气为原料,采用气固法制备三氟化砷,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氟气压力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AsF3的最佳条件:反应过程温度控制在300℃左右,氟气压力控制在0.1MPa。此条件下,得到纯度99%以上的三氟化砷产品。  相似文献   

10.
用价格便宜的碱式碳酸与氨基磺酸反应制得了纯度好的氨基磺酸镍,试验了反应温度,蒸发温度,反应终点pH值和结晶条件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硅粉在普通氮气和高纯氮气中的高温自蔓延合成反应过程,分析了稀释剂、氮气纯度与压力、成型坯体的气孔率等工艺参数对硅粉自蔓延过程的点火、最高燃烧温度及产物特征的影响.从热力学、动力学及Si3N4热分解过程几个方面分析了低氮气压力下燃烧合成Si3N4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只要最高燃烧温度不高于相应氮气压力下Si3N4的热分解温度,就可以用SHS方法合成Si3N4;并在氮气压力为0.6~2.6 MPa时.以纯硅粉为起始原料燃烧合成出游离硅含量小于O.5%,β与α相混合,粒度为1~2 μm的Si3N4粉末;低氮气压力下硅粉的自蔓延合成反应,必须要引入Si3N4稀释荆,压坯气孔率控制在0~70%,否则反应不能进行;体系最高燃烧温度随着氮气压力和压坯气孔率的增加而升高;所需的最低氮气压力随硅粉粒度增大而提高;产物形态沿圆柱样径向有差异,由外到里β—Si3N4相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由乙酸钴、乙酸锰、溴化物催化氧气氧化 2 ,4 二氯甲苯制备 2 ,4 二氯苯甲酸 ,反应压力 0 8~ 1 0MPa,温度 130~ 140℃ ,产率 90 8% ,纯度 99 3% .用芳香性卤代烃和戊酸的混合物做溶剂 ,对不锈钢反应釜没有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PET解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PET在超临界甲醇中的解聚行为及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对PET解聚率的影响,发现PET在超临界甲醇中可迅速地完全解聚。红外光谱检测解聚产物是纯度很高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单体和乙二醇。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萃取-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丹皮中丹皮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提取中药丹皮中总丹皮酚,选择萃取温度、萃取压力、物料粒度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选出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物料粒度40~60目,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0MPa,提取率可达90%以上。将萃取后的总丹皮酚应用高速逆流色谱进行分离纯化,两相溶剂系统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1:0.4:1:0.4),进样量为330mg,得180mg纯度为99.0%的丹皮酚。  相似文献   

15.
氯酸钠制备二氧化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由氯酸钠和硫酸在双氧水作用下制备二氧化氯的反应温度、硫酸用量、30%双氧水用量、反应釜液量、压力这5个不同因素对产品转化率的影响,得出了较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80℃,0.05 mol氯酸钠下硫酸用量0.25 mol、双氧水量0.04 mol,反应液量60 mL,加压。在此条件下氯酸钠转化率能达到98%以上,产品纯度也能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聚乳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混合废物"氯仿+乙醇"体系的分离,开发了一种有机混合废物一体化回收利用技术。该工艺以精馏作为"氯仿+乙醇"体系的分离手段,将分离后的氯仿、乙醇直接回用聚乳酸生产工艺中,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并研究、优化了温度、回流比、压力等工艺参数对精馏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优化工艺参数:塔釜温度为66℃,回流比为3,塔顶压力为常压。在该参数条件下,精馏产品氯仿、乙醇的纯度均能满足回用的工艺要求,且能耗较低。  相似文献   

17.
釜式反应器中2,4-二氯邻硝基甲苯硝酸氧化制备2,4-二氯邻硝基苯甲酸的过程存在放热量大、腐蚀性强、安全性差、反应周期长、产物收率低等诸多问题。本文开发出一种连续流制备2,4-二氯邻硝基苯甲酸的新工艺,考察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硝酸质量分数、原料质量比、体系压力对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80℃、总流速2 mL/min、硝酸与2,4-二氯邻硝基甲苯质量比5∶1、停留时间45 min、体系压力2.5 MPa时,2,4-二氯邻硝基苯甲酸的纯度约为99%,硝酸的质量分数可降低至35%,氧化反应速率可提高20倍,反应过程稳定,选择性和转化率分别为98%和99%。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了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新疆棉籽油脱臭馏出物植物中甾醇的提取工艺。通过研究表明:当萃取压力为20 MPa,温度45℃,CO2流量为25 L/h时萃取3 h,植物甾醇的萃取率可达80.6%,经HPLC分析其纯度达到83.24%。  相似文献   

19.
系统研究了溶液起始pH值、处理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水热合成纳米Fe_3O_4晶粒纯度和平均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所采用的溶液浓度下,溶液起始pH11、处理时间为 4h、处理温度为150℃是得到纯度高且平均粒径较小的纳米Fe_3O_4的适宜条件。延长处理时间或升高处理温度,也都能得到纯度高的纳米Fe_3O_4,但平均粒径较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DBU选择性络合高碳富勒烯和c70,从粗富勒烯中分离得到了纯度99%的c60,通过单因素方法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剂种类、溶剂体积、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比对c60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得到了分离c60的较优工艺条件:200mg自制粗富勒烯,DBU与富勒烯质量比1:1,甲苯20mL,反应温度10℃,反应时间8h,所得c60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9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