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地方政府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重要抓手。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既是激活区域创新资源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动地方创新成果不断转化的有效途径。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和《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2015年,淮北市杜集区以科技创新平台申报和建设为主抓手,有效推动区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面向区域经济建设 推进地方农业高校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国家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地方农业高校是区域内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是原始性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这为地方农业高校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河南农业大学在农业研究领域通过多年的科研积累,培养和汇聚大量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集中方向,不断攻关行业和区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瓶颈问题,现已成为河南省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中国科技的改革开放恰似一叶扁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中缓缓驶过30年。30年风雨历程,30年春华秋实,科技创新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时代歌。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区域创新是城市的活力。在我们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今天,加快区域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途径。 本刊开辟《科技创新·区域经济》栏目,重点报道地方区域创新主体在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和环境要素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期更好促进地方区域创新主体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 欢迎各省、市科技厅、局来稿来函,让我们共享你们区域创新的成果,得益区域创新惠泽的喜悦。  相似文献   

4.
发挥特色学科优势 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做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人才资源和科技支撑。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指出,在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高校要发挥好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的作用。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知识创新体系中拥有自己的特色,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结合紧密,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对地方高校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5.
2005年,淮北市科技局按照新的科技工作思路,以科技项目为抓手,以创新机制为手段,以强化服务为根本,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全年共安排科技计划项目84项,其中工业类24项,农业类19项,社会发展类20项,软科学研究13项,专项8项,共安排科技经费620万元。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煤炭、电力、纺织、酿酒四大传统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与环保四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预计工业总产值可达12.8亿元,创历史新重点实施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建设、一把手科技示范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粮食增产综合技术集成示范工程等工作。从2004年至今共组织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攻关项目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41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3项、市级35项,投入科技三项经费223万元。支持项目承担单位完成小麦、大豆、棉花、玉米、番茄、辣椒等70个新品种、新组合参加全国和全省区试。在淮北市黄淮海低酚棉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功组建了安徽省专用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发展星火科技专家大院、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农村信息化基地和星火培训基地等六类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编制了《淮北市星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04-2008年)》,出台了《淮北市星火农村科技服务组织认定管理》,组织开展市级农村科技服务组织认定工作积极申报并获得批准建立了国家级服务组织7个、省级8个,在全省各市排名第一。实施“县、区一把手”科技示范工程,推动区域科技进步。推荐杜集区进入全省首批8个一把手工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中必须发挥先锋作用,这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大的历史使命。而地方高校要在区域科技创新中发挥先锋作用,其路径的选择尤为重要;而要使路径的选择准确、恰当、高效,地方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准确定位是其前提;处理好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区域科技创新的关系、基础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关系、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中与政府、企业的关系等是其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雷  代贺 《安徽科技》2022,(5):17-18
<正>淮北市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通过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等举措,进一步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助力落实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的总体部署,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一般认为,厂商是区域创新活动的主体,大学、科研机构为厂商的创新提供了科技和知识的平台以及人力资源,政府通过各种服务为厂商的创新活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淮北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城市转型发展主题,聚焦园区、产业、企业和项目,着力推进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加速科技改革创新,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大力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抓科技型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2014年,淮北市启动实施科技型、高新型、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深入开展科技帮扶企业活动,积极宣传创新型省份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国许多地方大学都组建了科技创新团队。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是地方大学增强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加强其激励机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合作为基础研究了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从理论探讨了科技创新团队合作的可能,构建了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模型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科技创新是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科技服务平台作为连接企业、科研机构等不同创新主体的载体,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整合创新资源、推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狭义的科技服务平台主要指以为地区各类型企业提供共性与个性科技研发服务为主要目标的科技创新平台。广义的科技服务平台还包括为企业研发提供相关支持但其主要服务功能不限于科  相似文献   

12.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是区域内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是原始性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大学作为一所历史较为悠久的地方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坚持"立足广西,服务社会"的优良办学传统,始终把服务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办学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  相似文献   

13.
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与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的新形势下,2020年开始推行的“科技专员”新政策旨在将“传统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上升为符合新形势的“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机制”。通过分析近三年来(2020-2022年底)广东、内蒙古、贵州、四川、湖南等全国不同区域各省市科技专员发展实际情况,总结得到当前科技专员在一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基本模式与成功经验,同时也发现在生产技术对接、科技专员遴选、企业积极性激发、政府引导方式上仍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科技专员为主体,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由政府部门、地方企业、科技专员、高校院所组成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共同体”,最终形成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结果对于“科技人员”升级为“科技专员”“服务地方企业”升级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最终实现以区域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地方高校必须树立服务经济的办学理念,强化校企结合。通过建立地方高校与企业集群的联合创新耦合关系,以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办学特色与企业特色、双方异质性知识、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业务团队、校企双方科研平台、科研设施与生产实验设施等方面的相互耦合,提升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创新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之一。高校科研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理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美国、英国、德国、芬兰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成功实践表明,高校科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区域知识创新的主体,是区域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高校科研的目标选择。在后大众化时代,做好高校科研的科学定位,以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规划学科建设,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提高高校科研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水平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6.
将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党和国家在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对北京城市功能的新定位,是以全局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推动首都创新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的战略部署。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实质即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生产、技术革新、知识传播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高校应强化基础研究功能,重视应用科学研究优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服务区域、行业的核心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成果支持和智力支撑,突出特色和提升服务北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因子分析法,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六个方面对江西省11个地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为地方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采取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发展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是构筑国家或区域创新体系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要瞄准国家,尤其是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科研工作;转变观念,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培育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团队,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创造科技创新氛围,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为自身和地方的科技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高校促进经济发展的创新系统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科技与经济结合现状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盲目追求办学规模、教学与科研缺乏市场意识、科技成果转移障碍重重等。通过引入国家创新系统到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提出高校应建立创新合作机制同社会其他部门以及各类主体共同协作,为国家以及区域发展服务。建议高校积极建构区域化创新系统,注重知识创新和知识的再生产,提升知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快建立以区域创新系统为核心的国家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20.
刘少波 《安徽科技》2010,(11):12-12
重点实验室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体,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行业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代表着区域创新能力和成果产业化的层次和水平。多年来,安徽省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在科技创新、重点学科与优势技术领域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全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构筑了先进的科技创新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