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2007年4月~2018年10月南通地区3个酸雨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南通地区年、季、月变化特征及12年平均酸雨变化规律,利用酸雨观测的长期资料进一步统计分析酸雨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结合南通环境监测站监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形成进行初步归因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地区吕四、南通、如皋酸雨观测站都有酸雨出现,出现的频率都在50%以上。吕四站的(强)酸雨概率大于其他2个站;pH值也是最低的。由年平均降水pH值及(强)酸雨频率分析显示,2008年前后3个站酸雨达到最强,2014年之后,降水的酸性程度在减小,酸雨率在降低。夏季和秋季降水受污染程度较冬季和春季轻,吕四站冬季降水甚至达到强酸雨污染程度。南通地区3个站pH值都是随着降水等级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3个站的电导率均是随日降水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可以看出降水量的大小会影响降水的电导率。从主导风向对比降水pH值、酸雨频率,吕四站酸雨污染程度高于南通站和如皋站;吕四站和南通站出现酸雨概率最多的为东南风,如皋站出现酸雨的频率最多的为东北偏东风。分析2017年全年南通站降水当日的降水pH值跟当日SO2、NO2、PM10和PM2.5均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降水当天大气污染越严重,降水酸度越强。由南通地区酸雨的变化趋势,也能说明跟近年SO2、N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在减少。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7年4月—2018年10月南通地区3个酸雨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南通地区年、季、月变化特征及12 a平均酸雨变化规律,利用酸雨观测的长期资料进一步统计分析酸雨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结合南通环境监测站监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初步归因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地区吕四、南通、如皋酸雨观测站都有酸雨出现,出现的频率都在50%以上。吕四站的(强)酸雨概率大于其他2个站,p H也是最低的。由年平均降水pH及(强)酸雨频率分析显示,2008年前后3个站酸雨达到最强,2014年之后,降水的酸性程度在减小,酸雨率在降低。夏季和秋季降水受污染程度较冬季和春季轻,吕四站冬季降水甚至达到强酸雨污染程度;南通地区3个站p H都随着降水等级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3个站的电导率均是随日降水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可以看出降水量的大小会影响降水的电导率。从主导风向对比降水p H、酸雨频率,吕四站酸雨污染程度高于南通站和如皋站;吕四站和南通站出现酸雨概率最多的为东南风,如皋站出现酸雨的频率最多的为东北偏东风。分析2017年全年南通站降水当日的降水p H跟当日SO_2、NO_2、PM_(10)和PM_(2. 5)均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降水当天大气污染越严重,降水酸度越强。由南通地区酸雨的变化趋势,也能说明近年SO_2、NO_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在减少。  相似文献   

3.
利用1992—2018年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酸雨观测资料,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该站酸雨月、季、年变化特征,研究酸雨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酸雨污染呈现改善趋势,21世纪初酸雨恶化,2010年后酸雨又呈现改善趋势;历年平均降水pH值、酸雨频率、平均降水K值均在2009年发生突变。酸雨月、季节变化明显,8月平均降水pH值最低,酸雨频率最高,处于酸雨频发期;7月平均降水K值最小,3月最大;各季平均降水pH值变化规律均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各季酸雨频率秋季最高,平均降水K值为冬季最大。小雨量级平均降水pH值最小、K值最大,大雨量级出现酸雨频率最高;日平均风速小于1.5 m/s的降水过程中酸雨出现频率最高,日平均风速1.6 m/s~3.3 m/s的降水过程中出现酸雨的次数最多,随着风速的增大酸雨出现频率降低;酸雨主要出现在NE、SW(或偏NE、SW)的风向中;平均降水pH值与当日平均风速、降水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西安市酸雨及化学成分时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1987—2000年监测数据,分析了西安市酸雨及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西安市降水pH值和酸雨的年内变化呈“双峰”型,即每年1—3月和10—11月降水pH值低、酸雨出现频率高,4—6月酸雨出现频率低,7—9月酸雨pH值较高.14年来,降水pH值与酸雨年际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1994年以前降水pH值较高,酸雨年际变化不明显;1994年以后降水pH值下降,酸雨频率年际变化较大.降水pH值与酸雨强弱由酸碱离子相对浓度决定.当酸根离子摩尔含量超过碱性离子时,降水pH值下降、酸雨危害增强;反之,降水pH值升高,酸雨危害减弱.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的酸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酸雨是八十年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我们根据1983年在上海郊区九个站和市区六个站的雨水采样分析记录,再参照过去的历史资料,论述上海地区酸雨的时空分布概况;并就1983年夏季和秋季两次酸雨过程,分析其降水pH值分布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上海市1980年9月发现酸雨现象以来至1983年秋,酸雨出现地区范围逐年扩大,酸度亦有所增强,目前以青浦、上海等县降水酸度最强,酸雨出现频率亦最大。通过对1983年夏、秋两季典型个例分析,发现在污染源不变的情况下,上海地区酸雨的分布与当时天气形势、气温层结和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关系十分密切。在历次降水过程中,逐日降水pH值的分布形势,随着当时混合层内盛行风向、风速的改变而变化。降水酸度最强的地区出现在城市的下风方向。当混合层高度大,混合层内水平通风系数大时,酸雨最强中心出现在距市区较远的下风方向。相反,当混合层内水平通风系数较小时,则降水pH值最低中心,出现在距市区较近的下风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丹  叶伟星 《科技资讯》2009,(19):125-125,127
为了揭示目前云和酸雨污染现状,对本站酸雨监测数据2007年至2008年2年的降水pH值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和县酸雨污染相对较轻,一年中夏秋两季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均较小,冬春两季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较为严重,且两年来酸雨污染呈减缓趋势;降水量,雷电,气候条件对酸雨出现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戴翠贤 《河南科学》2014,(4):605-610
利用三门峡市2007—2011年5年酸雨测量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加权平均法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三门峡市大气降水酸碱度的变化特征及酸雨与降水量、风速、风向、云状、雾等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对酸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三门峡市降水的平均pH值为5.2;pH5.6的酸性降水出现比率为57.2%;采暖期的11月—3月pH值较低,平均为5.10,其中12月最低,只有4.39,达到了4.5≤pH5.6的弱酸性降水标准;非采暖期的4月—10月pH值较高,平均为5.21,其中6月份最高为6.13.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太原地区近15年降水pH值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山西省观象台太原基准站1995—2009年的酸雨观测资料,统计了近15年来降水酸度的时间分布特征,包括年均pH值和酸雨发生频率的变化。分析了酸雨逐年、逐月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太原市酸雨呈逐年曲折式上升趋势,具有春季2、3月份与秋季9月份pH值明显偏低的季节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9.
余欣  陈鲍发  黄龙飞 《江西科学》2014,32(5):606-612
利用景德镇市酸雨、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和常规天气图等资料,对景德镇酸雨的天气形势与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冬季,酸雨频率大,酸性强,与冷空气将北方较重污染的气体或污染物影响有关;夏季,受南方暖湿气流作用下产生降水,酸度较低。2)景德镇市降水pH值与降水量有一定的正相关,降水量越大,pH值越大;而气压值越小,pH值越大;湿度与酸雨的相关性不如气温与酸雨的关系明显;强酸雨时主要是盛行N风和NNW风,弱酸雨或无酸雨时,多西南风分量;雾天酸性降水不仅频率高,而且酸度强。3)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污染物排放较大的企业地处城区附近,这些污染源造成景德镇市城区酸雨较农村、郊区严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我国开展酸雨研究以来所取得的各方面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酸雨的定义、影响酸雨pH值的因子及算法。研究表明,海洋降水pH值以4.8、内陆降水以5.0作为酸雨的判据更为合理,酸雨的定义需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几种园林树种对酸雨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人工模拟酸雨浸泡叶片法研究南宁市内羊蹄甲(Bauhiniapurpurea),人面子(Dracontomelonduperreanum),扁桃(Mangiferapersiciforma),榕树(Ficusmicrocarpa)阴香(Cinnamomumburmanni),果(Mangiferaindica),蒲葵(Livistonachinensis)对酸雨的抗性。这些树种的叶片在人工模拟酸雨(pH值2)处理48h后,可见伤害指数分别为1,0.98,0.3,0.3,0.3,0.1,0。pH值6处理48h后,可见伤害指数均为0。表明,酸雨处理后这些树种的叶片主要出现褐色斑和水渍状斑。细胞膜透性明显增大,叶片细胞汁液pH值明显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树种不同而异,羊蹄甲和人面子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蒲葵出现应激性升高。扁桃等其他树种在弱酸雨条件下加强而在强酸雨条件下明显受到抑制。且随酸雨pH值的下降和浸泡时间的延长而明显。  相似文献   

12.
模拟酸雨对杜仲叶膜脂过氧化及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杜仲叶膜脂过氧化及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杜仲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春夏两季均随酸雨pH的降低而先后降;随酸雨降雨量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保护酶受抑情况夏季较春季严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与酸雨pH值呈显著负相关;春夏两季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0和谷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一定pH值酸雨胁迫下随酸雨、pH值降低而降低,夏季2种酶活性下降率比春季高;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氮含量春夏两季与随酸雨pH降低(夏季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pH值呈正相关),由此可见,酸雨对杜仲叶膜脂过氧化及氮代谢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酸雨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酸雨(硝酸型、硫酸型和混合型)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大棚种植的小白菜株高、食部鲜重、食部干重、叶绿素、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pH的降低,小白菜株高、食部鲜重、食部干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H为5.6时,三种生长指标达到最大值,硝酸型酸雨影响最大。硫酸型酸雨对小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小。小白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随着采样天数的增加而增大,收获后的小白菜当酸雨pH为5.6时两种指标达到最大值。当酸雨pH<5.6时,随着pH值的降低,两种营养指标值也随之下降。硝酸型酸雨对两种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西昌、攀枝花、温江三站近7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分析三地的酸雨月、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昌1—12月为弱酸雨污染;攀枝花1—3月无酸雨污染,4—12月为弱酸雨污染,温江秋、冬、春三季均为强酸雨污染,夏季为弱酸雨污染。西昌近年来p H值有增大趋势,攀枝花与温江年变化趋势不显著。经综合比较,温江为重酸雨区,攀枝花与西昌为轻酸雨区。  相似文献   

15.
模拟酸雨对白术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处理中药植株白术及其种植土壤,测定了白术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酸雨影响白术根际微生物的生长,根际微生物总量随酸雨酸度的加大而减少;酸雨对白术根际环境中的细菌、放线菌、氮素生理群和碳素转化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当的酸雨刺激(pH为5.0、4.5)促进了真菌的生长,但当酸雨pH<4.5时,则抑制真菌的生长.植物根系的存在,可使酸雨对根际微生物各个类群的影响不同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室条件下在培养箱中暗培养大豆,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大豆(soybean)的发芽率、根长、根的鲜重和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对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及根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大豆种子伤害症状越明显。当pH≥3时,模拟酸雨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当pH〈3时,则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pot-culture experiments, the biological effect of rare-earth elements (REE) on antioxidation enzymes of wheat under acid rain stres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acid rain and REE can affect the activity of anti-oxidation enzymes of wheat to different extents. Under the acid rain stress, anti-oxidation enzymes (CAT, SOD) of wheat showed single peak curve with the decrease of pH values. After REE were applled, variation of activities of anti-oxidation enzymes was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peak value of variation curve would move in the direction of increased acidity. Under low acidity of acid rain, REE could reduce the sensitivity of anti-oxidation enzymes of wheat to acid rain stress significantly and promote the resistance of anti-oxidation enzymes of wheat to acid rain.  相似文献   

18.
对弱酸强碱盐水解平衡体系进行讨论 ,导出了弱酸强碱盐水解平衡常数、金属离子浓度和溶液pH值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出了一种利用金属阳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弱酸强碱盐水解平衡常数的方法 ,并用Ca2 + 选择电极对Na2 CO3和Na2 C2 O4 的水解平衡常数进行测定 ,测定值和文献值相一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