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生物发酵行业在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在产业升级和产能提升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深入总结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十三五”期间在产业规模、出口情况、科技创新、产业集群、标准体系、绿色建设领域取得的各项成果;从标准法规、核心技术、市场环境三方面剖析了现阶段产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发酵产业的发展机遇,从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菌种水平、推动智能制造、推进绿色制造节能环保、完善标准保驾护航产业发展五方面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十四五”时期,生物发酵产业将继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以消费需求引领产品生产,提高市场动力,逐步树立生物助推科技、发酵引领未来的理念,实现让生物发酵赋能健康中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广东科技》2008,(13):5-6
近年来,广州市将生物产业作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未来的支柱产业来进行培育发展。目前,广州市已成为国内发展生物产业综合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生物产业企业超过100家,总产值350亿元。到“十一五”末,实现生物产业总产值超过800亿元,已成为广州新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近期,广州市将重点推进四个方面举措推动生物产业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州国际生物岛”(简称生物岛)在去年的归国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亮相后,倍受各界瞩目,成为广东、广州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生物岛之所以能产生“明星效应”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推行“科教兴国”的战略,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已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三是生物岛独特的创意。缺乏任  相似文献   

4.
“广州国际生物岛”(简称生物岛)在去年的归国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亮相后,倍受各界瞩目,成为广东、广州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生物岛之所以能产生“明星效应”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推行“科教兴国”的战略,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已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三是生物岛独特的创意。  相似文献   

5.
新材料是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其本身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又是信息、生物、航天、能源等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和基础,因此被各国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北京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历来极为重视,在首都经济“四三三发展战略”、首都“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肿瘤、心血管病、遗传性疾病患者大幅增加。生物药品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较传统药物具有显著效果,因而生物医药产业也被誉为21世纪黄金产业。预计到2011年底,全球生物制药市场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目前。我国已将生物产业纳入“十二五”战略新型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由此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涉农高校“双一流”明确了方向,随着现代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带动了我国生物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满足生物产业发展需求,急需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长江大学抢抓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契机,从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完善等方面进行积极改革并实践,构建具有长江大学特色的生物技术“双方向”人才培养体系和全员协同的“三全育人”培养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既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了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合肥生物育种产业发展迅猛,产业基础雄厚,综合实力已跻身全国前三强,被誉为“种业之都”。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合肥市生物育种产业。笔者对全市生物育种产业进行梳理总结,深入剖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加速全市生物育种产业发展。一、基本情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合肥种子企业就实施战略布局,把眼光投向省外,先机抢占具有环境优良、适合育种的区域,建立了育种基地,精心打造民族种业品牌,种子产业发展迅猛,已经形成全国种业三分天下、合肥占其一的良好格局。已有荃银种业、隆平高科、江淮园艺、皖垦种业、袁氏农业、徽大种业等众多国内外知名种子企业植根合肥。总体上看.全市种子产业呈现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产业生态学起始于Robert Frosch(通用公司)和Nicolas Gallopoulos模拟生物新陈代谢和生态系统再生过程所开展的“产业代谢”研究,他们在《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1989年,发表于(Scientitle American))一文中首次提出“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管浩 《华东科技》2022,(6):14-15
<正>“早筛”正在成为提高肿瘤治疗效率和降低医保负担的重要方式。5月10日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我国生物经济领域的首个顶层设计,其中包含了诸多财富密码。《规划》中提及的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新技术,都是近年来的明星赛道。其中还提到发展“早筛与精准用药”,将“精准医学”概念贯穿整个人类疾病的防治工作中,这将直接推动肿瘤早筛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专家解释,这意味着到2025年,力争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达到22万亿元,其中核心产业总量超过7.5万亿元。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生物能源技术开发和使用取决于人类的科学、社会生产力、物质基础和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现代生物能源技术随着生物科学发展而被普遍应用,生物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能够满足自然界的”有限”和人类需要的”无限”。  相似文献   

12.
吴健 《杭州科技》2024,(1):15-17
<正>建设背景合成生物学是催生原创突破、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学科,成为继“DNA双螺旋发现”所催生的分子生物学革命、“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所催生的基因组学革命之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2023年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致力打造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13.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产业正在展现出不可限量的前景,也被各国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这无疑与生物产业的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有关。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十二五”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环境的新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应重点考虑以太阳能和核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及高效节能煤电产业、以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为主的生物产业、以三网融合和3G为代表的网络信息产业、以低碳排放和节水减污为特征的节能环保产业、以干线飞机和近地空间技术产业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产业5个领域,并正确处理好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达国家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一般产业以及科技人力资源、公民科学素质、创新文化培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5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建明 《科技潮》2011,(6):52-52
近日,延庆县科委组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党支部与四海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双百对接”活动。长期以来,北京农科院生物研究中心专家与合作社在菊花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密切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到目前为止,该合作社发展有机茶菊种植共10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共400户,年产有机茶菊60万斤.  相似文献   

16.
《创新科技》2018,(11):14-17
围绕推进河南省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了河南省生物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大意义、比较优势和现实基础,明确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提出了加快河南省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铭心 《创新科技》2009,(11):16-17
生物产业是21世纪的"钻石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生物产业发展。随着我国对生物产业的重视,生物产业已经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喜人局面。河南省作为生物资源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如何在全球背景下确定河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路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的演进使生物多样性保护、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彰显,也使作为遗传资源重要构成的传统知识El益受到关注。传统知识是指土著和地方社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而得到的、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问题的智力成果的总和。“传统知识的可知识产权性”表面上反映的是传统知识可否纳入现行知识产权体系加以保护的问题,实质上彰显的是社会对“知识产权制度及其战略”中“可持续性”之深层内涵的需求。传统知识可知识产权性的“可持续性”发展内涵可分为“产业发展、人权保障、文化多样性”三个层面,这是当今社会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可持续功能”、“知识产权战略的可持续力”的深层评估与考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李宁 《大自然》2011,(3):1-1
为保障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已于2008年正式启动“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并于2009年5月13日原则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相似文献   

20.
中部聚焦     
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长沙召开6月21日,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本届大会以"引领生物产业发展、助推两型社会建设"为主题,聚焦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政策、基地建设等核心问题,围绕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贯彻实施,力争在国家宏观指导层面、区域性战略层面和企业发展微观层面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