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临时海洋倾倒区对所在海域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6月份期间大亚湾临时海洋倾倒区接纳了约50万m3的疏浚泥。倾倒过程中,水体分层被扰乱,海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增加,同时,疏浚泥中部分污染物的溶出对海水水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倾倒活动改变了浮游植物的水环境,使浮游植物的种数减少,多样性和均匀度降低。倾倒活动结束后一个月内,海区水质状况和浮游植物的情况基本得到恢复。疏浚泥倾倒对海区沉积物环境的影响则由疏浚泥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  相似文献   

2.
湛江湾海区流场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湛江湾海区的涨潮潮流流向主要向北,落潮潮流流向主要向南,且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湛江湾潮流具有正规半日潮和不正规半日潮两种性质.潮流运动形式以往复流为主。海区余流总体效应是指向湾外;流场对湾内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近海工程疏浚对海湾生态环境的影响,2015年7月,分别在不同工期(施工期、非施工期)和潮时(高潮、低潮),对广西钦州湾疏浚工程进行共4个航次的现场跟踪监测,比较不同施工状态下疏浚工程对海湾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疏浚工程的施工扰动使水体中悬浮物、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和溶解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DIP)浓度显著增加。疏浚工程附近站点DIN和DIP浓度比对照站点大幅增加,最大增幅分别为151.7%和580.0%,DIP增加幅度大于DIN增加幅度。疏浚活动导致沉积物营养盐释放,明显改变了局部海区营养盐浓度的分布格局。在钦州湾外湾,疏浚工程引起的内源磷元素释放强于氮元素,改变了海湾的营养盐结构特征(cN/cP值)及浮游植物磷胁迫/限制状态,可能引发水华或赤潮,需要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在采用数学模型法研究河道多点疏浚工程施工期的悬浮物影响时,首先对悬浮物排放特征进行概化,得到不同概率下的源强组合,然后通过建立悬浮物影响预测数学模型,计算不同概率组合工况下悬浮物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最后对分析断面的悬浮物影响做进一步的统计特征分析。与现有的研究方法相比,该方法更为合理、全面地反映了多点疏浚产生的悬浮物对水环境质量的时空影响,从而为水环境保护及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底泥疏浚前后长春南湖浮游生物群落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底泥疏浚是水体内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疏浚期间和疏浚后对长春南湖浮游生物2 a(每年6个月)的跟踪监测,研究了底泥疏浚前后长春南湖浮游生物的种群变化,对比分析了底泥疏浚前后南湖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和生物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疏浚后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演替,由疏浚前的绿藻-蓝藻-硅藻型演变为目前的绿藻-硅藻-蓝藻型.同疏浚前相比,疏浚后浮游藻类数量平均下降11%,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所占比例降低;疏浚后浮游动物数量上升,生物量下降,浮游动物存在小型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山东省某河段疏浚示范工程进行生态环境效应后评价,开展为期两年半的跟踪监测,主要分析底泥疏浚对河段水质、新生沉积物、底栖生物、微生物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底泥疏浚可有效降低水中的CODCr、TP含量,但对TN及NH4+-N含量的影响很小.疏浚区新生沉积物中的C/N值逐渐降低,这有利于微生物及底栖生物群落的恢复.疏浚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表层沉积物中颤蚓科的平均生物量及密度,而摇蚊科密度受疏浚影响较小.疏浚并未对河段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带来显著改变,这可能与疏浚深度有关.外源污染物的输入、人为排水作业等均可影响疏浚河段的水质及沉积物污染物含量,但当微生物群落基本构建完成后,这种影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综上所述,疏浚总体工程效果在研究开展期间(即疏浚后2~4年)有持续体现,即改善水质和沉积物污染状况,有利于底栖动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恢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为干扰的影响,水质维持效果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水体溶解氧含量是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将室内模拟实验和疏浚工程相结合,探讨了疏浚对沉积物-水界面耗氧能力、微剖面溶解氧分布的环境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疏浚具有降低溶解氧消耗能力的潜在长期效应,但是由于还原性物质的暴露,疏浚后新生表层沉积物短期耗氧能力很强;疏浚没有改变到氧气在沉积物-水界面中的传质深度.结果暗示疏浚可能显著提高重度富营养化湖泊夏季溶解氧含量.  相似文献   

8.
惠东平海南门湾河口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海南门湾河口随着大项目的落户,对水量的需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多。为了配合南门海滨海项目布局规划,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南门湾河口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势在必行。探明其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南门海滨海项目布局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为南门湾河口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提供了初步水文工程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舟山虾峙门航道疏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及采取的防治措施,并对施工前后海域生态环境变化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得出本次航道疏浚对附近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特别对底栖生物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对海域水质、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等影响不大,而且是短期的,随着疏浚工程的结束海域生态环境逐渐恢复,疏浚工程所采取的环保措施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深水网箱养殖海域营养盐状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 2004年间在秀山、朱家尖、册子 3个不同地点的深水网箱养殖海区采集水样,根据海洋监测规范 [1]对样品的营养盐进行监测分析 ,结果表明:网箱养殖海区的营养盐状况虽然比非养殖海区偏高,但是差别较小,说明养殖未给周围水环境带来严重污染.而根据水质质量标准,该养殖海区营养盐超标现象严重,属四类海水标准,且富营养化状况严重,但这在浙江沿岸尚属正常.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值模拟,采用环境经济评价的方法,对厦门湾不同时期围(填)海工程的实施导致海湾水环境容量的价值损失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厦门湾不同时期围(填)海工程实施后导致水环境容量的价值损失为71384.7万元~200007.2万元/a,单位围(填)海面积造成水环境容量的价值损失为12.19~16.25元/(m2·a),远高于厦门湾围(填)海工程造地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从中可见,围(填)海工程带来较大的环境成本,在实施前,相关部门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海洋的开发探索,围海工程、海上疏浚工程和海岸防护工程、波浪发电工程、深海资源开发工程等纷纷涌现。然而,这些工程建设之前都必须先经过室内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测验等手段进行研究论证,了解并掌握波浪等海洋环境动力因素的特性及其对工程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陈村水道航道整治对该区域水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预测陈村水道整治工程的主要水污染因子对评价区域水质量造成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为制定防治措施及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质预测模型对陈村水道水质进行预测.结果:在河流的横向分布上,疏浚工程产生的悬移质污染可扩大至河流的对岸水域.纵向分布上,工程点由1艘、2艘挖泥船厂施工时,距离排污口50m处,悬浮物(SS)质量浓度增值最大分别为196 84、228 12mg/L,已超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施工期悬浮物对沿线水厂吸水口的影响:对紫坭糖厂水厂几乎没有影响,对钟村水厂及碧桂园水厂有一定的影响,对西三水厂影响相对较大.营运期船舶污染物排放量以含油废水增加量最大为11 35%,生活污水及垃圾次之,均为11 32%.结论:疏浚工程所引起的SS对河道水质的影响是暂时的,陈村水道整治工程完成后,有利于改善水动力条件及水道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4.
深水网箱养殖海域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至2004年6月间在青山、朱家尖、册子3个不同地点的深水网箱养殖海区采集水样,根据海洋监测规范[1]对样品的温度、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耗氧量(BOD5)及营养盐等化学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网箱养殖海区各化学指标虽然比非养殖海区偏高,但是差别较小,说明养殖未给周围水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养殖海区营养盐超标现象严重,属四类海水标准,且富营养化状况严重,但这在浙江沿岸尚属正常。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前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修复工作的不断重视,加强对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和关注,成为了我国环境监测部门必须要落实的工作。不过由于当前水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着污染来源多样化、监测效果不足等问题,因此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甚至还会对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中提高水污染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影响水污染环境监测的主要因素,并且提出了提高水环境污染监测质量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南康江疏浚整治工程水文计算分析,介绍人海小河流在洪潮组合情况下水文计算的方法,归纳出计算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航道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疏浚工程是开发、改善和维护航道水域的主要手段,在航道维护疏浚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影响了航道维护疏浚工程通航安全。本文对于航道工程对通航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航道维护疏浚的有效措施,阐明做好航道建设对于航运业的持续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走马塘拓竣延伸工程是2008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安排实施的重要引排工程之一。工程主要是解决望虞河引江济太期间西岸地区的排水出路问题:在望虞河引江济太期间,望虞河西岸地区涝水不入望虞河改由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北排长江。笔者重点分析了走马塘排水对长江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穆肃 《科技资讯》2014,(28):96-97
通过整合现有的水环境有机污染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标准规范,梳理不同行业或不同系统的水质有机污染监测分析方法,兼顾我国现有的仪器和人员配置等软、硬件条件,并综合考虑先进的仪器设备所能引用的监测方法,系统环境管理急需解决的环境监控因子样品采集、保存、样品前处理与分析等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构建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20.
内河航道图测量外业工作量大,内业成图效率低;疏浚工程设计方案选定和疏浚工程量计算自动化程度低,航道疏浚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横断面无法重叠比对。为此,我们研究开发了轻便型航道疏浚测量系统。用该系统进行内河航道图测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疏浚工程的设计方案可以N多次更改,并快速生成相应的疏浚工程量计算表和横断面图。利用该系统的断面分析对比软件进行疏浚施工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可以把实时河床断面线与设计断面线叠加分析,直观准确反映疏浚工程的施工质量。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