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齐爱娴  王震 《科技信息》2009,(31):J0268-J0268,J0222
沥青混合料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总称。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与沥青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和的沥青混合料。沥青碎石混合料是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吸集料及填料与沥青拌和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2.
热拌沥青混合料是经人工组配的矿质混合料与粘稠沥青在专门设备中加热拌和而成,用保温运输工具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在热态下进行摊铺和压实的混合料.本文主要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罗福光 《科技信息》2012,(3):488-488,522
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多数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这对于拌和与施工温度要求很高,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沥青和集料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因此,人们研究出了环保功能较好、能耗低的新型沥青路面混合料。乳化沥青混合料是通过采用添加剂的方法来降低沥青的粘度,从而达到降低沥青的拌和及施工温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厂拌热再生是将旧沥青路面铣刨后运回拌和厂集中破碎,根据路面不同层次的质量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旧沥青混合料与新沥青、集料在搅拌机中按一定比例搅拌,从而获得新的沥青混和料。  相似文献   

5.
以TAP200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为例,具体探讨了沥青混合料生产的冷料控制、热料控制、搅拌控制这3个流程,并给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6.
采用3种不同的拌和次序(A,B,C)及2个标号(70~#,90~#)的沥青结合料成型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利用旋转压实成型仪SGC分析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成型过程中压实参数(CDI,CEI)的变化情况;采用汉堡车辙仪HWTD分析该混合料在轮碾过程中的蠕变斜率,据此评价拌和次序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B类拌和次序的CDI较A,C类增长14%~118%,其CEI降低20%~53%,拌和次序对压实参数存在显著的影响;B类拌和次序混合料的蠕变斜率相对较低,其高温性能相对良好;压实参数与蠕变斜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3种拌和次序下,70~#沥青再生混合料的蠕变斜率分别比90~#低37%,38%和37%,表明70~#沥青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均优于90~#.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拌和工艺参数对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弯曲蠕变试验研究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与新集料拌和过程中不同拌和温度和时间的工艺组合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工艺组合拌制的再生混合料性能存在显著差异,低温性能和高温性能的影响规律相反,这与拌和过程中旧沥青性能状态变化有关;基于旧沥青的性能恢复效果与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建议拌和温度165 ℃、拌和时间150 s。  相似文献   

8.
徐鹏飞 《科技信息》2008,3(3):106-107
一、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1)沥青混合料施工控制温度见下表。 (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施工温度应根据所用沥青的粘温关系曲线确定。对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一般加热温度应在160-17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50-165℃,不准有花白料、超温料,  相似文献   

9.
吕若琳  张海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4):10485-10490
为了研究两阶段拌和对沥青混合料的影响,采用试验评价与细观图像处理技术,对常规拌和与两阶段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细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两阶段拌和的最佳沥青掺配比确定、常规拌和与两阶段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对比、不同拌和方法的试件断面细观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阶段拌和对大粒径和大空隙的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提升明显,水稳性和耐高温性有明显提高。研究成果对两阶段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郑永兴 《科技信息》2007,(8):100-100
介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和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荆柯  吴战  王清涛  窦金国 《科技信息》2011,(31):I0241-I0242
由于热拌SMA沥青混合料沥青胶结料含量高,粘度大,施工温度高,压实困难等,而温拌沥青混合料能降低施工温度。防止生产过程中沥青老化,并具有较好的施工和易性,故研究温拌SMA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成为必要。通过室内试验的研究,从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疲劳性能、水稳定性能及剪切性能等方面对热拌和温拌SMA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降低施工温度、节能环保的情况下,热拌和温拌SMA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基本相当,说明温拌SMA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赖仕贤 《科技信息》2007,(14):90-90,35
一、路面层概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严格按级配原理选配的矿料与适量沥青在一定温度下拌和成混合料经摊铺压实而成的路面,具有强度高,整体性和温度稳定性良好,抗磨、行车舒适以及耐久等优点,是理想的路面面层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从施工前的准备、混合料的拌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混合料的摊铺、混合料的压实和接缝的处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李红卫 《科技信息》2007,(9):104-104,103
沥青混合料设计对沥青砼使用性能影响很大,本文通过从原材料控制、优良拌和设备选用,冷、热料仓供料调试,筛孔尺寸选择分析对配合比设计的影响进而提出生产拌和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设计是沥青混合料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对其各个流程进行严格控制。本文从冷料仓原材料进料转速标定、热料仓各仓进料百分比标定、二次筛分合成级配、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以及成品沥青混合料及施工中拌和楼配合比的调试等方面,探讨了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及调试的具体过程和相应控制措施,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朱永红  白婷 《科技信息》2007,(25):94-94
根据矿料对沥青拌和设备、沥青混合料的影响及沥青混合料离析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温拌再生是将沥青路面温拌技术与再生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大幅提高了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的添加比例,高效利用了废旧沥青路面材料。通过对比研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与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及疲劳性能,探讨通过温拌技术提高再生混合料中RAP添加比例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低温性能优于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而水稳定性与高温性能与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相当,采用温拌再生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再生混合料中RAP的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18.
周杰 《科技信息》2012,(31):416-416,445
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主要包括拌和、摊铺、碾压等几道工序。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同,但是由于掺加外加剂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所以还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本文主要介绍了温拌低能耗沥青混合料路面的主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袁峻  黄俊  王波  许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2):13880-13885
由于玻璃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将废旧玻璃破碎成1.18和2.36mm的玻璃集料替代矿质集料,制备而成玻璃沥青混合料。基于平板法和傅里叶热传导原理,研究设计了室内平板导热试验装置,用于检验玻璃沥青混合料的导热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玻璃集料掺量的增大,玻璃沥青混合料的导热系数降低;玻璃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环境下的阻热效果更明显。通过模型计算发现使用玻璃沥青混凝土可降低路表温度,因此,玻璃沥青混凝土是一种绿色环保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热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实际工程中由于高温导致的车辙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水泥的不同掺量和不同添加顺序的条件下分别拌和泡沫沥青混合料,并进行劈裂强度试验,分析水泥的添加对其水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一定掺量的水泥与集料先混合,再和泡沫沥青拌和而成的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