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锐 《科技资讯》2014,12(23):128-129
电吸收调制器和激光器等光电子集成器件的特性分析提供基础.根据在三端口集成器件的信号等效电路模型,得出实验结论,采用电吸收调制器的数字调制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抗干扰能力,降低啁啾效应,实现高速率激光调制输出.  相似文献   

2.
陶曾  王敏 《科技资讯》2014,(11):20-21
糖尿病是一种多发常见病,不能根治却能很好控制。如果能够有精确、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需要时就能监测血糖浓度,这将为糖尿病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进步。超声调制的光学检测方法是新兴的且很有发展前景的无损诊断技术,本文通过实验研究超声调制的光学信号与浑浊介质中葡萄糖浓度的关系,实验的初步结果表明,超声调制的光学信号可以灵敏地测量出浑浊介质中葡萄糖浓度的微小变化,且在吸收介质中比在散射介质中,超声调制光学信号对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更灵敏。这为该方法应用在血糖的无创检测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半导体量子点电调制吸收谱一次微分性质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在电场作用下半导体量子点的介电响应函数,在弱场近似下得到半导体量子点的电调制吸收谱的一次微分性质。由于量子点的量子约束效应,半导体中的电子能带不复存在,成为一系列离散的能级;通常体材料中的电场调制机制不存在了,在电场作用下,量子点中的量子能级会随电场而改变;激子吸收峰红移,因此电场直接影响到介电函数中的激子能级,使激子能级产生与电场强度有关而与时间无关的移动。这样半导体量子点电调制吸收谱成为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段模型和琼斯矩阵方法,分析了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的交叉增益调制、交叉相位调制和交叉偏振调制这三种非线性效应之间的联系.结果证实了相位调制、偏振调制与增益压缩之间的正比关系,可以解释基于SOA交叉偏振调制和交叉增益调制波长转换的一些实验现象,对SOA的非线性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修正的非线性Schroedinger方程研究了单模光纤中零色散波长附近飞秒光脉冲的调制不稳定性,发现了一个新的由光纤四阶色散导致的高制不稳定区域,新区域的最大调制增长率和调制范围与光脉冲的初始入射功率和四阶色散有关。光纤自陡峭效应和Raman延迟效应对两个调制不稳定区域的最大调制增长率和调制范围都有影响,自陡峭效应对新区域的影响较大且存在一个决定新区域出现与否的阈值;Raman延迟效应对调制不  相似文献   

6.
李锐 《科技资讯》2014,12(24):65-65
将电吸收调制器和分布式式反馈激光器进行单片集成的电吸收光调制技术,能大幅度提高激光通信的发射速率。分析和建立电吸收光调制器的等效电路模型,信号等效电路可以分析电吸收调制器的响应和啁啾等信号特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报导了以电光射频位相调制光谱技术为基础,对有源腔内位相调制增强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的研究结果。数值计算得到了腔内调制存在增强效应。在调制频率为10MHz时,理论腔增强倍数为9倍,并在实验上获得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电光调制中由于调制频率的增加而对调制效应产生的影响以及用行波调制解决这一问题之原理。引入了相对调制频率的概念,发现行波澜制中调制频率的这种相对变化正与多普勒原理一致,从而揭示了问题的本质。进而指出在此种情况下,应当计及相对论性效应,运用作者曾导出的一般形式的多普勒公式于此情况,得出了改善频率限制的相对论性结果,其与现有理论结果之差别可用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9.
基于光谱吸收法设计了一种反射型光谱吸收光纤传感器网络结构,该结构可以完成对远距离多点甲烷气体浓度的实时测量。为了能够保证光谱扫描波长中心值与甲烷气体吸收峰相同,激光光源通过波长调制光谱完成调制,采用调整三角波的幅值与偏移量对光源波长进行调整。在接收端,为了对光电信号进行有效的采集,设计了一种多点高速信号的采集方法,并分析其调制深度的影响。实验证明,软件采集算法以及合适的调制深度能够满足工程中光纤气体传感器多点采集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以肽菁铜为半导体层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构成一个 反向放大电路作为电光调制器的调制电路, 测试了其对光信号的调制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 有机场效应管在低频下可实现放大功能, 为电光晶体提供驱动和调制电压, 并实现了对激光信号的调制. 根据实验结果, 对该场效应管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人体通信的高速、抗干扰信号检测,提出了基于Mach-Zehnder(M-Z)电光调制的人体通信信号检测方法. 对基于M-Z电光调制的人体通信的温度与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对该类型人体通信的温度特性进行了量化分析,基于所推导的信号衰减-频率函数及参数计算分析了其频率特性. 结果表明:M-Z电光调制的人体通信在283.15~305.15 K温度变化范围内衰减小于0.43 dB. 同时,其在1~40 MHz范围内的信号衰减变化小于7.16 dB,相对于常规的人体通信具有稳定的频率特性.   相似文献   

12.
 收集了某地深层承压含水层人工回灌从2012 年8 月13 日至2013 年1 月16 日的水质数据,研究了回灌过程中地下水中NO3- 的衰减。在深层承压含水层中,硝酸根的衰减主要受反硝化作用的影响。讨论了pH 值、电子供体、温度、溶解氧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本次回灌过程中,pH 值、电子供体对NO3- 的衰减基本没有影响,硝酸根衰减主要受到地下水水温及溶解氧的影响。回灌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水温逐渐下降,溶解氧质量浓度逐渐上升,NO3- 衰减半衰期经历了一个先保持稳定而后迅速上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铷原子频标调频电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铷原子频标温度系数的主要因素,指出铷频标的整机温度系数主要取决于调相电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电磁波在火箭发动机排气羽流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性,分析了电磁波频率、羽流等离子体振荡频率和磁撞频率对电磁波衰减的影响。概略地论述了自由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的有关理论,分析了一些实验规律,指出了固体推进剂设计与降低电磁波衰减的关系,对研究微波衰减小的固体推进剂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径信道下非相干FM-DCSK系统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斯近似的方法对非相干调频-差分混沌键控(FM-DCSK)调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了多径信道下该系统对多径干扰的抑制特性。论证结果表明,FM-DCSK系统对于延迟小于码元周期一半的多径干扰能很好的抑制,并推导了多径延迟小于码元周期一半的多径信道下该系统接收端的误码率公式。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高斯近似的理论分析性能与仿真性能的一致性,并验证了多径延迟小于码元周期一半的情况下该系统能获得优越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6.
提出并计算机仿真证明了基于二级光电双臂相干调制及双二进制光信息编码技术实现超高速超长距离光纤微波传输(Radio over Fiber)的系统设计方案. 通过第一级光电双臂相干调制构建光双二进制信号,其信号占用频谱带宽比NRZ码降低50%. 通过第二级光电双臂相干调制加载40 GHz超高频载波信号,实现光纤微波传输. 计算机仿真结果分析表明:CW激光光源发射功率为0 dBm,经过多级EDFA光信号放大与色散补偿光纤,在色散系数为17 ps/(nm·km),衰减系数为0.2 dB/km的标准单模光纤中单通道传输,系统码元传输速率可达40 Gb/s、传输距离1 500 km以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飞行器周围流场温度、压强和电子密度分布等参数进行分析,探讨等离子体参数对电磁波信号衰减的影响,并进行HFSS仿真,得到三维实时的衰减模型,为今后研究通信衰减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是进一步进行再入通信仿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激光辐照金属薄膜后的超快热化动力学过程,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Cu薄膜样品,同时取部分样品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运用飞秒激光泵浦-探测技术观测了薄膜表面的反射率变化,研究了薄膜退火处理对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飞秒激光作用下,Cu薄膜的瞬态反射率曲线分为稳定、快速上升、衰减和恢复4个阶段;退火处理对反射率曲线的峰值和衰减阶段的时间有影响,退火温度越高,反射率变化的峰值越小,衰减阶段所用的时间越长,即电子的冷却速率越慢;基于双温模型预测的电子温度与试验结果大致吻合,但是预测的电子冷却时间比试验要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动态量子点驱动的通过三个量子点接触的电子输运的静电调制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栅极施加不同电压形成不同的量子点接触静电势,从而改变动态量子点的形状.随着栅极电压的改变,电子库中的费米能也会随之改变,同时,影响下一个量子点接触的静电势垒的梯度.实验证明,量子点接触的电势并不总是阻碍电子输运.电势的调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电子与电子之间的库伦阻塞效应.  相似文献   

20.
对单模激光增益模型的光强功率谱及信噪比进行线性化近似计算,以时间周期调制频率Ωλ为参数讨论信噪比R随抽运噪声Q以及量子噪声强度D的变化,发现R-Q曲线和R-D曲线都随Ωλ的变化而周期性地出现由共振到单调衰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