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蒸馏酒在中国的源起,至今尚无共识。学者根据自己掌握的史料,曾先后提出过元代说、宋代(含金代)说、唐代说、东汉说。究竟哪一种看法更接近客观的史实呢?该文对上述各种观点的主要根据,进行了认真的考辨和分析,认为根据目前的文献研究和出土文物的佐证,元代已生产蒸馏酒的论断较有说服力,但是这并不排除在元代以前,中国部分地区的少数人,特别是制药者已掌握运用蒸馏技术来制取蒸馏酒,而这种蒸馏酒只是少量制备,没有形成社会性的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2.
不少餐厅、饭店卖自泡的各种药酒,这些餐饮店使用的药方不少是自寻的偏方,一些市民也随自己的兴趣所致泡制药酒。有关专家介绍说,这样的药酒、滋补酒在药理、剂量和卫生条件存在很多问题,功效往往难以估算,有些偏方还违反配方禁忌,一旦喝出意外得不偿失。一家刚开业不久的川菜馆为吸引顾客,特意准备了6种自制补酒放在收银台显眼位置。6个大玻璃瓶上分别写着“排毒养颜酒”、“补肾壮阳酒”、“祛风暖身酒”、“安神醒脑酒”等,酒瓶中泡着各种各样的药材,但瓶身上没有任何商标标识。店主解释说:“这是我托人按偏方自己泡的,8块钱一两。”至于…  相似文献   

3.
简评“西学源于中法”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明末西方科学传入中国至清末,一直存在着时起时伏的“新旧之争”。在这种斗争中出现了一种“西学源于中法”说,此说对清代科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是清代科学思想史上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试就数学发展的情形,对它的形成过程、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一、“西学源于中法”说从目前笔者见到的资料考察,此说最早由康熙提出,经梅文鼎(1633—1721)、梅(?)成  相似文献   

4.
无酒不成宴,无论是相聚还是应酬,喝酒总是无法避免的。酒喝多了会伤身,酒喝多了问题也就来了。胡女士说,她有个朋友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白酒,问有什么药物能帮助戒酒?王女士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4,(15):18-19
<正>饮食适度首先是戒烟限酒。这要付出相当大的决心和毅力。现在我将近有20年不抽烟了。酒我一直不怎么喝,退休后更是滴酒不沾了。我每天严格控制食油、食盐、糖类的摄入量,吃饭定时、定量,从不暴饮暴食。此外,我每天吃1根生黄瓜,还经常吃姜、蒜、枣、核桃仁、花生等。我  相似文献   

6.
言论     
正1.以前老百姓不相信政府会干坏事,现在老百姓不相信政府会干好事。2.现在老百姓,对干部的感觉,就是无官不贪。3.坦率地说,我们的一些干部,其素质已经远低于一般国民素质了。4.现在严重的问题,不是教育群众,而是教育干部。5.你以为别人敬他酒敬的是他的人缘?那都是敬他手里的权力。6.退休领导:为党为人民办事,这才是为官的目的!退休领导妻子:得了吧,这话你要出去说,得让人笑话死,谁信呐?7.现在这是怎么了,清正廉洁,倒成了异类。8.贪官: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穷怕了。  相似文献   

7.
快活林     
酒鬼父子父子俩都是酒鬼,每天至少饮一坛。一天,他俩从山上的酒作坊了一坛酒,用扁担抬着下山回家。子一不留神滑了一跤,酒坛摔碎了他怕父亲责备,呆在那儿不知所措不料父亲根本来不及发火,一下子在地上喝起酒来。父亲埋头喝了阵,见儿子还呆立一旁,不由得大怒“蠢货!你还不赶紧趴下喝几口。难还要等你妈来上菜吗?!”采访企鹅一记者去南极采访企鹅的生活记者问一只企鹅:“你天天都什么啊?”企鹅说:“吃饭、睡觉、打逗。”又问第二只企鹅:“你天天都什么呢?”第二只企鹅说:“吃饭、睡觉、逗逗。”问第三只企鹅:“你天天都干么啊?”第三只企鹅说:…  相似文献   

8.
理论联系实践对于推动科学发展的意义是无可怀疑的,因为这并不是什么口号而是科学发展的全部历史所证明了的真理,并且今后科学的进步也不能离开这个途径。大家承认理论联系实践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并不等于说对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解都是一致的了。在各别学科和在各别时期内在理论如何联系实践这一问题上还是有不同意见的。在心理学领域内这一问题似乎更为突出。虽然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来说已有  相似文献   

9.
氽这仅仅是庖厨文化中的一种烹调方法吗?不,当今社会它已经适用于各个行业、方面,并且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卖酒要加“水”,卖肉要加“水”,卖菜要加“水”……甚至大大小小的汇报材料更要加“入”多多的“水”。否则,何利之有?  相似文献   

10.
话说酒令     
自从人类发明酿酒以后,历史上便有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横槊赋诗的曹操;“斗酒诗百篇”的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在有意与无意间形成了一种酒知识、酒文化,即酒诗歌,酒故事。随着酒文化的发展和丰富,又出现了一种雅于小品,俗如俚语,严于对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不少青年朋友对自然辩证法产生了兴趣,《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转来了青年朋友的来信,要我们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的问题。老实说,对于怎样学习自然辩证法的问题我们很难做出一个标准的、对不同对象普遍适用的答案。这不仅是因为目前对自然辩证法这一学科的性质、对象和内容存在着不同看法,而且由于自然辩  相似文献   

12.
科学和技术:天使抑或魔鬼?这是人类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目前的社会来说,一方面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科学和技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带来了许多威胁到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科学与技术:天使抑或魔鬼?”这一问题的探讨其实就是对科学和技术的价值的探讨,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是由野蛮走向文明还是由文明走向野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圣母医院的米勒教授在《慕尼黑医学周刊》上撰文说,酒是一种致癌物,它会促进人体得癌症。  相似文献   

14.
材料:中型蹄髈1个(约750克)、葱2根、姜2片、八角4粒、芥蓝菜150克调味料:(1)酱油1/2杯、水淀粉少许; (2)酱油4大匙、冰糖3大匙、酒1大匙、盐1/2茶匙、清水5杯; (3)酒1大匙、盐1/2茶匙。做法:1.蹄(?)洗净,先氽烫过,用刀刮净外皮油垢,加葱、姜、八角用开水没过,先煮20分钟。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鼻子有两大功能,一是用来呼吸,二是作为嗅觉器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嗅觉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比如说在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还没有发现问题以前,鼻子就闻到了焦糊味,因而引起了对火灾的警觉。有些东西我们拿在手上看看、听听,还不能认识它,用鼻子一闻就解决了。有些鼻子经过特殊训练的人,辨别的能力非常惊人,如香水香精工业中的有些技师,可以说是闻气味的专家,他们用鼻子就可以辨别出许多种香味,评定它们的好坏。品评茶、酒、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7,(23):22
优质性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老百姓和专家都关注的问题。有人说,应该做到心理和生理上水乳交融;也有人说,必须要获得高潮。这些说法都对,但不全面。目前公认的优质性爱包括以下方面:从两情相悦开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你问我,50岁的女人快乐吗?我会说,你有多快乐我们就有多快乐,你有多痛苦我们就有多痛苦。与其将就,不如释然,不论选择怎样的人生,每个人都不孤单。到岁末,和一帮闺蜜照例弄了个辞旧迎新的大酒局。爽爽快快在市中心包了一间高级公寓的套间,开红酒吃牛肉畅聊到晚上两点。重磅消息是:今年,又有一位朋友离婚了。也就是说,从我们认识的这十  相似文献   

18.
还没有防蛀物质、薄荷以及增白剂和凝胶的时候,古埃及人第一个发明了牙膏。而那个时候的牙膏是浮石和酒醋的混合物质,这听起来是不是更像一种美味而不是牙膏呢?  相似文献   

19.
“樱花祭”     
在日本,樱花树被视为是神灵的寄居,人们在樱花树下供奉酒和祭品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樱花节",人们带上亲属,邀上友人,携酒带肴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赏樱、边畅饮,樱花和酒形影相随。这可能就是被  相似文献   

20.
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其途径之一就是要健全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文章阐述了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