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1世纪海岸和近海工程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将进入一个空前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也给海岸和近海工程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下一个世纪人类在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空间利用及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方面所依赖的海岸和近海工程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邓爱华 《科技潮》2007,(3):24-28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海洋开发关系国家安全和权益。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海洋科技问题已经提到我国中长期规划议程。去年年底。在北京召开了以“我国海洋科技工程战略”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作为此次大会执行主席的章梓雄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我国海洋科技工程发展战略》的主题评述报告。指出要建立海洋强国,不论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环境的保护,海上交通及各种海洋工程设施建设,还是从保障海洋安全来说,都必须首先从发展海洋科技入手。为了深入地了解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现状。记者专访了章梓雄院士,他从一个专家的视角。详细地介绍了我国海洋科技目前研究的前沿热点,并为我们描绘了我国由海洋大国变成海洋强国的美好蓝图。[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空间遥感与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满足人类对海洋资源和环境不同尺度和不同层次连续、动态的信息需求的必要手段。海洋光学遥感在实施大范围海面瞬间信息监测、数年至几十年长序列全球海洋数据采集等方面,发挥了常规调查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上发展了利用测量离水辐射率的原理,用现代的卫星遥感技术来实时监测海洋水色环境。80年代以来,我国对该项高技术也十分重视,并有了长足进展。文章回顾我国近20年来海洋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讨论了当前国家在海洋权益、防灾减灾、海洋资源管理和开发等方面的进一步需求;论述了该技术在环境监测应用导向下的前沿,如:高精度分析和定量化、高频率长序列监测和业务化趋向、多平台监测数据同化和核心技术合成。  相似文献   

4.
海洋工程技术进展与对发展我国海洋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回顾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状况,思考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情况及需要,以引起讨论,对明确海洋工程科技工作与教育工作面临的任务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海区域海水水质由于水体富营养而呈现变坏的趋势,发生赤潮的次数越来越多,而赤潮与水体中叶绿素a、总悬浮物的浓度有关。通过遥感平台上搭载的探测器对海表水色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可以高效地对大面积海域进行长时间连续地监测,从而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受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海岸带的格局易发生快速演变,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上海市南汇东滩的海岸带为典型研究区,通过遥感解译、海图数字化、野外现场调查等方法获取海岸带格局的时空分布数据,分析了近20年(2000—2020年)海岸带空间格局变化及其演变规律,并重点分析了海岸工程(圈围工程和促淤工程)和外来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对海岸带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2000年以来,受海岸人类活动的影响,南汇东滩海岸带的土地利用类型逐渐增加,从以近海与海岸湿地为主的简单格局逐渐转变为近海与海岸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农田和建设用地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共存的复杂格局.(2) 2000—2005年的海岸圈围工程导致南汇东滩海岸带近海海岸湿地面积减少11 894.7 hm2,被圈围的近海海岸湿地转变为水稻田、库塘、农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圈围初期淤泥质海滩(0 m以上)和潮间盐水沼泽出现淤涨和发育(淤涨速率分别为320.5 hm2/a和110.9 hm...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海洋建设的快速发展,深入了解海洋水文环境特征,为海洋工程等提供保障已迫在眉睫。本文根据日常保障经验,结合相关理论,利用QN(QuikSCAT/NCEP)混合风场、模拟海浪数据等资料,对黄渤海海域的海洋水文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该海域的海表风场、海浪场、潮汐潮流、海雾、盐度、SST(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的特征,可为防灾减灾、航海、海洋水文保障、海洋工程、海洋能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吕斌 《创新科技》2012,(3):36-37
<正>近年来,在我国汶川、北川及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强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那些致力于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研究的中国科学家们更深感责任重大,他们以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相继研究出了一批世界一流的防灾减灾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9.
邓爱华 《科技潮》2009,(6):31-3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从大海中利用资源已成为必然趋势。海浪总是周而复始、昼夜不停地拍打着海岸,其中所蕴藏的波浪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巨大的海洋波浪能资源是人类几百年来的梦想。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洋能利用工程这一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的前沿研究热点领域,从能源资源调查与评估、能源转换技术与示范工程等方面评述了海洋能利用工程的研究进展,指出新型结构形式、结构与基础的安全稳定、海域水沙环境影响、转换效率与并网技术等关键科技问题是大规模利用海洋能的研究重点与难点,急需开展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1.
Developing tendency of coastal and offshore engineering in the 21st centur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 the 21st century, people will come into an epoch of fully utilizing the ocean resources. Meanwhile , this will also bring mo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n ev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and offshore engineering .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coastal and offshore engineering in respect of ocean energy resource exploitation, ocean space utilization and hazard prevention in ocean engineering which people will concern about in the next century and also gives some discussions about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海上风力发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十年发展迅猛.海上风电结构既不同于陆上风电结构,也区别于传统的海洋平台,既要考虑风对风机、塔架的作用,也要考虑波、浪、流、冰对水下支撑结构和地基的作用,还要考虑高倾覆力矩作用下地基的变形和承载力.然而,与之相关的水动力学、土力学、结构动力学及流.固一土耦合力学等的现有理论,还远不能满足工程设计和建设的需求,亟待发展.本文在阐述海上风电工程发展现状、结构形式与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有关海上风电结构(包括固定式和浮式)的耦合水动力载荷与响应、地基的动力响应与承载特性的研究发展趋势,从水动力学、土力学和结构动力学的角度,凝练其中亟待开展深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近海复杂海洋环境条件、海上风机系统的耦合水动力载荷、支撑结构和地基的动力响应等,并据此提出近期研究的发展方向,为从事海上风电工程研究和建设的科技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我国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回顾了2006—2015年我国在海平面变化规律、机制及影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全球及区域海平面以及比容海平面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海平面的变化机制,海表热通量、淡水通量、环流、风应力以及Rossby波对不同区域海平面变化的动力及热力影响;采用统计方法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21世纪海平面变化进行了预测;同时海平面变化会影响海洋的动力过程(如潮波系统的变化),并进而对近海和海岸带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如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地盐渍化、河口咸潮入侵、近岸低地淹没、红树林衰退等)。  相似文献   

14.
杜立彬  张颖颖  程岩  任国兴 《山东科学》2009,22(4):15-18,36
为了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必须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本文探讨了在山东沿海建立海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在完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网的设计,包括锚泊浮标网、岸基海洋环境观测网、船载动态监测、航空遥感监测,研究了数据处理中心的组成和功能。系统建成后将实现业务化运行,为山东沿海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5.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是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可以为海洋数据的收集、存储、显示、发布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MGIS应用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管理和海洋信息网上发布查询等方面,大大提高了海洋数据的使用率和人们的工作效率,是"数字海洋"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建设海洋强国、推进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迫切需求,急需大力加强海洋信息化建设,从"数字海洋"向"智慧海洋"迈进。本文分析了国外海洋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国内海洋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全面提升中国海洋信息体系能力的"智慧海洋"构想,阐述了"智慧海洋"的内涵、体系组成、体系工程特征及关键技术,提出了运用体系工程方法建设"智慧海洋"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7.
山东沿海海洋监测浮标网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山东沿海独特的地理位置,构建了浮标监测网,按照远海、近海、近岸三个层次,分布在山东沿海从近岸到60海里的范围内,主要测量气象要素、水文要素以及水质生态等参数。设计的浮标监测网布局合理,能够有效的监测海洋污染、赤潮和水质情况,监视风暴潮和台风的发展和走向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将是21世纪的主要能源品种,它的储量巨大,据估计其全球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是人类理想的潜在的替代能源。作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天然气水合物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近年来它的研究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对世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基本特征和分布情况进行介绍,主要对国内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以及环境效应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广西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滨海旅游资源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旅游业已成为当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并产生了众多世界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该文对国内外以及广西的滨海旅游发展作了概述,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