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如果请天文学家挑选出天文学史上最令人激动的一张照片,那么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选择你常常能见到的那个橙色环。乍看之下,这张照片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无非就是一个底部微微隆起的模糊发光的甜甜圈,2021年3月的时候还加上了一些曲线细节——但实际上,这个不起眼的圆圈是人类第一次窥见黑洞,它的颜色并不是黑洞的真实颜色,而是反映了黑洞本身及其周围的射电辐射强度。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05,(3):79-79
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人类从远古就开始观察曰月星辰,试图对一些天文现象进行解释;天文学也是一门最年轻的科学,因为每年天文学家都会有新发现,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多波段天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君亮 《自然杂志》2007,29(4):193-199
1608年望远镜问世,1609年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和天象,并很快做出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开创了天文观测和研究的新纪元。随着技术进步和认识上的提高,从1940年代起的几十年中,相继诞生并发展了射电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紫外天文学、X射线天文学和 射线天文学,从而实现了对天体辐射观测的全波段覆盖,诞生了多波段天文学,人类对宇宙和宇宙中各类天体、天象的物理本质的认知迈入了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天文学简史     
浩翰无穷的星空,辽远神秘的宇宙,让人类世世代代为之神往。这一切,让天文学成为可能。天文学在科学发展史上居于领先地位,因为它的一切,宇宙的一切,都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我们对于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5.
(一)从历史一例看天文学的实际应用在自然科学的分工里,“数、理、化、天、地、生”中的“天”,是相对于“地”而言的。天文学的研究领域是远离地球而为人类主动影响所不能及的大千世界。远离地球就远离实际,因而从“务实者”的角度看来,天文学是一门不着边际、“为科学而科学”的行当。然而,翻开中国的自然科学史,天文学却  相似文献   

6.
“太空是人类最后的边疆”。这句话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空间与星际航行的无限向往。神秘的星空始终是人类幻想的源泉,早在文明初期有关天空的幻想就深深汇入了各种神话传说。而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对这种幻想表达得最为充分的恐怕就算科幻小说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和文明的进步,人类为了认识宇宙星空的奥秘,创造了天文学。1609年,伽利略第一次借助望远镜看到了用肉眼无法看到的远方的星星,从而拉开了近代天文学发展的序幕。人类窥视宇宙的第一代窗口是安装有光学望远镜的地面天文台,在迄今的300年中,人类为了能利用光学望远镜看得更远和更清  相似文献   

8.
空气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物质,它以厚厚的圈层包裹着地球,是生命物质存在的必需品。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早被人们幻想成天堂的广寒宫有无空气,自然成为探索和开发月球的话题。天文学研究表明,月球体态娇小,引力柔弱,根本无缚住气体存留的能力。在向阳面那130℃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文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最早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从朝鲜三国时期起,半岛天文学已完全纳入了中国天文学框架。到高丽时期,半岛天文学家在继续吸收中国天文知识的基础上开始了独立的研究。李朝前期,对中国天文学的引进和吸收促成了半岛天文学的一次复兴。17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天文学通过中国传入朝鲜半岛,使半岛天文学逐步汇入了欧洲近代天文学的潮流  相似文献   

10.
<正>近400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使用自制的望远镜对准了星空。这是人类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太空,把古老的天文学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而诞生了现代天文学。茫茫太空,宏伟、深邃、宽广;漫漫岁月,无始、无终、流逝。当我们举目仰望这繁星点缀的夜空,  相似文献   

11.
红移——测量距离的一把尺子确定天体离开我们的距离是天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人类由于受到自身感觉器官能力的限制,只能看到星星在天球上投影的二维分布图象,而无法直接看出它们在三维空间上的距离。在天文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天文学家不断地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来测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近十几年出现的电子观测仪器。这些仪器为人类进行天文观测创造了真正的科学手段,尤其是电子学中的新秀CCD技术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更是给天文观测带来了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3.
人类已能对天体进行全方位理论研究和全波段的观测研究,天文学正处在向大科学和大工程发展的飞跃时期,并将继续取得一系列跨世纪的发现,加深和改变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如何根据我国天文学发展现状,寻求立足于本国实际,跻身国际天文领域研究前沿,实现“探索宇宙奥秘...  相似文献   

14.
时下,以《魔戒》和《哈利·波特》为代表的西方幻想小说正在世界各地风靡一时。虽然幻想小说都是以丰富的想象来表达人类超越现实生活的愿望的,但幻想小说又分为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两种。科幻小说以科学为依托,通过对未知或可能世界的探索,激发人类对现在与未来生活的思考。奇幻小说则不拘泥于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有过不少荒唐怪诞的神话幻想,中国有《聊斋》,外国有《诸世纪》。缘于此,一些人常把现代的科学幻想与怪诞想象相提并论,从而禁锢了自己思维的创造力。科学创新需要逻辑思维,但也需要幻想,那崇高的幻想,大多却是鼓励、引导人们去克服困难、战胜黑暗、为实现自己向往的远景去努力的。幻想着有一天……才能有一天,有了幻想才促进了人类的进步,爱因斯坦在幼年就善于幻想,到了16岁  相似文献   

16.
1969年7月20日,第一位“月球人”阿姆斯特朗(Armstrong)离开了“阿波罗11号”登陆舱的舷梯。小心翼翼地在月面上留下了第一只脚印。他在回首这一辉煌的壮举时,说过一句名言:“对个人来说,这是很小的一步,对全人类而言,这是巨大的一步。”人类的智慧终于完成了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就已萌发的幻想,而学者们则可以把月球上的第一只脚印看成是地质学和天文学结盟的信物,地质学家从此一步登天地扩大了自己的研究地盘。一门崭新的学科——天文地质学在坚实的基础上开始走向成熟。一、对学科名称的评论和解释一门新学科的诞生要比十月怀胎艰难得多,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在自己的宠儿问世几十年后,在它的命名上仍莫衷一是。罗列一下这些名称或许不是多余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是人类探月的丰收年,因为在这几年里,来自多方的研究和探索都证实了月球是一个有水的星球,这是科学家们殷切期待的结果,也是现代天文学的一项重大成果。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期盼在月球上找到水,"找水"成了人类探月的挥之不去的"情结"。  相似文献   

18.
人类是喜欢偷懒的,人类的这一毛病好多时候却成了人类进步的动力.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好逸恶劳的特性,不断地创造着,使得各种各样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人们一直幻想着发明一种机器人代替自己的劳动,人类就可以从一些机械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加高智力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红外天文学威廉·赫歇尔(William Herschel)是天王星的发现者.也是恒星天文学的开创者,1800年,他用温度计测量太阳光谱的各部分温度时,发现光谱的红端之外亦有温度上升,且升得更快,于是发现了红外辐射。红外辐射的发现.加深了人们对电磁波的认识,也扩展了人类的视野,它使人们可以在红外波段上观测神秘的宇宙.探测用可见光无法看清的天体。  相似文献   

20.
菁叶 《世界科学》1998,(5):24-25
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学专家前不久在美国首都举行了美国天文学协会每年一次的冬季大会,这次世界夭文学界的盛大聚会仅美国就有2000多名天文学专家和学者参加,占美国天文学专家总数的1/3,另外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天文学专家。在此次大会上,各国的专家学者们争相利用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