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用 pH测定法、溶解度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铀试剂Ⅲ的八个离介常数,在离子强度等于0.1时它们分别为: K1=13±1.2; K2=(2.4±1.1)×10-2, H3=(9.6±1.1)××10-4;H4=(3.3±0.1)× 10-5;K5=(5.4±0.3)×10-8;K6=(1.0±0.2)×10-9;K7=(4.7±0.4)×10-11;K8=(4.7±0.5)×10-13。并根据这些常数作出了试剂离介形式随PCH的分布图。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光度法测定了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的五级离解常数分别为:PKa1=1.93,PKa2=3.98,PKa3=5.58,PKa4=9.97;并明确了该显色剂在不同酸度下所对对应主要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pH=5-12的乙醇水溶液中,Cu62+与丙酮醛双,N.N‘-缩氨基硫脲可形成1:1型络合物,其λmax=488nm,ε488=1.09×10^4L.mol^-1.Cu^2+浓度在0-5.0mg/L内服从比耳定律;若用氯仿萃取后测定,其ε488=1.77×10^5L.mol^-1cm^-2,Cu^2+浓度在0-0.50mg/L内服从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用4-(对-重氮氨基苯甲酸)偶氮苯进行镍的光度方面研究,并探讨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对显色反应的增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镍与显色剂可形成1:2的络合物,在pH=10.70-11.10范围内,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5×10^5L.mol^-1.cm^-1,若采用双波长法测定摩尔吸光系数可提高至1.96×10^5L.mol^-1.cm^=-1,在0-80μgNi^2+/25mL内,服从比尔定  相似文献   

5.
在磷酸介质中,在Mn和Tween-80存在下,DApBM与钒生成橙黄色化合物,产物至少可稳定3.5h,最大吸收波长为485nm。摩尔吸光系数ε=4.01×10^5L.mol^-1.cm^-1和ε=1.57×10^4L.mol^-1.cm^-1,钒量在0.5-3.0μg/25ml及3.0-10.0μ/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6.
分光光度法测定乙醛催化剂中的钯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拟定了乙醛催化剂中钯的分析方法。用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作显色剂,在pH=5.60-9.00范围内与钯形成红色本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02nm处,表观魔鬼洋吸光系数为2.52×10^4L.mol^-1.cm^-1。钯浓度在0-2.4μg/mL范围内等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7.
痕量铁的在线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在邻菲罗啉的活化下Fe3+对KIO4氧化罗丹明B褪色的催化作用,利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个痕量铁的在线监测的新方法.该方法Fe3+的浓度在0~8×10-5g/L和8×10-5~2.8×10-4g/L范围内分段与褪色效应呈良好线性相关,检出限为:1×10-7g/LFe3+(3δ);RSD≤1.6%(c=5×10-5g/L,n=11).利用该方法对水样中铁进行在线监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显色剂5-(4-磺基-1-萘偶氮)-8-羟基喹啉与铜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12.5的介质中,显色剂铜生成了3:1黄色稳定配合物,利用褪色江度法,λmax=529nm,ε=3.7×10^4Lmol^-1cm^-1,铜量在0-35μg/50ml范围内遵循比耳定律,方法选择性好,可用于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喹乙醇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喹乙醇在醋酸盐和磷酸盐两种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使用单扫示波极谱获得了灵敏的吸附波。其导数波的波高hp2与cola在4×10-8~2×10-5mol/L范围内成正比关系,检测下限为1×10-8mol/L。在汞电极表面,喹乙醇的吸附遵从Frumkin吸附等温式。测定出吸附系数β=9.1×104,吸引因素ν=0.8。在pH=4.5的醋酸盐缓冲溶液中,可以获得3个吸附波。分别测定出了3个波的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1=2.1s-1,ks2=2.2s-1,ks3=1.8×103s-1。分别讨论了两种缓冲溶液中的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生物碱(秋水仙碱或毛果芸香碱)-半导体场效应传感器,并测得了器件的浓度线性范围:2.50×10^-^5-4.00×10^-^3mol/L(秋水仙碱);9.90×10^-^5-5.05×10^-^3mol/L(毛果芸香碱)。该传感器可应用于药物制章占秋水仙碱的测定,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借IAP—4S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铱和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了铱(Ⅳ)和铑(Ⅲ)的2-(2-咪唑偶氮)-苯酚-4-磺酸(IAP-4S)螯合物,并于560nm波长处检测之。研究了Ir(Ⅳ)-和Rh(Ⅲ)-LAP-4S螯合物分离的最宜条件。于Nucleosil C8柱上,用含7.5×10^-3mol/LKH2PO4-Na2HPO4缓冲剂(pH7.5)和5.5×10^-3mol/L溴化四丁基铵的甲醇-水(40:60,v/v)作流动相,  相似文献   

12.
利用矿相显微镜和与之配套使用的微型加载装置,对预制裂纹脆性材料的断裂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在单轴及双轴应力作用下K1-K1的变化关系:K1/Klc=8.67×10^-7(K1/Klc)^2-0.84K1/K1c+1.94×10^4和K1/K1c=1.56×10^-6(K1/K1c)^2-2.95K1/K1c+4.70×10^6,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此外还得出了开裂角θ与裂纹倾角β的关系:θ=6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停流分光光度法获得了钛与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配位反应的经验速度方程为:R=k.「Ti(H2O^4+m」.「H4R」.「H^+3O」^-1,反应的表观稳定常数1gK=9.31,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41.91KJ/mol。  相似文献   

14.
拟除虫菊酯对昆虫ATPse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大蠊中枢神经系统ATPase活力测定的最适应条件是:对于Na+K^+-ATPase,蛋白质含量5-10μg,pH值7.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5min.Km和Vmax分别为5.38*10^-3mol/L和143.75nmol/min.mg^-1,Ca^2+-Mg^2+-ATPase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5.
新型吡啶偶氮试剂质子化行为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两种新型吡啶偶氮二甲氨基苯胺类化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测定了各级离解常数。结果表明,这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均存在着三级离解平衡。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的pKα值分别为:pKα1-5.456,pKα2=1.07,pKα3=5.10。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的pKα2值分别为:pKα1=-4.25,pKα2=1.71;pKα3=5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2-噻唑偶氮苯三酚和2-苯骈噻唑偶氮苯三酚的合成方法及氢离解常数的测定.氢离解常数的数值如下:Ⅰ.2-噻唑偶氮苯三酚 pK1=1.96,pK2=5.75, pK3= 11.28;PK4= 12.16; Ⅱ.2-苯骈噻唑偶氮苯三酚 pK1= 0,72,pK2= 5.32,pK3= 10.45,pK4= 11.85.用休克分子轨道法研究了不同酸度下各种可能的离子形式,借理论计算与实际对照的方法,对各级氢离解常数作了归属.  相似文献   

17.
在厌氧条件下,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微量热法测定了298.15K的漆树漆酶与对苯二胺反应的摩尔反应焓ΔrHm=-163.36±0.36kJ/mol米氏常数Km=5.58×10^-3mol/L和表现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1=8.63×10^-3s^-1及此条件下用对苯二胺作底物时的漆酶活性值EA=0.045IU。  相似文献   

18.
以2-(4,5-二甲基-2-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为代表,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噻唑偶氮间苯二胺类试剂与钴配合物的溶液平衡.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溶液中存在着四种质子化型体CoR2H3+3,CoR2H2+2,CoR2H+和CoR2,它们之间存在着三级离解平衡,测定其离解常数分别为pKa1=-4.64,pKa2=0.68,pKa3=4.62.其中CoR2H2+2具有较高的摩尔吸光系数,且能在较宽的酸度范围内存在,是适宜于分析应用的型体  相似文献   

19.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邻羟基苯基萤光酮(O-HPF)与间羟基苯基萤光酮(m-HPF)的氢离解常数,结果为: O-HPFpK1=2.73 pK2=5.62 pK3=6.39 pK4=9.58 pK5=11.17 m-HPF pK1=2.32  pK2=5.70 pK3=6.73 pK4=9.15 pK5=11.29应用休克分子轨道(HMO)法,计算了不同酸度下各离子形态的π电子分布与理论的最大吸收峰波长。这些结果与试剂吸收光谱数据相比较,各级的离解常数获得了归属。  相似文献   

20.
研究5-Br-PADN与铁(Ⅲ)的显色反应,在pH9.0 ̄9.4范围内,当有10%SDS存在时,铁(Ⅲ)与5-Br-PADN形成1:4的稳定配合物。λmax为534nm,ε为5.13×10^4L·mol^-1·cm^-1,铁(Ⅲ)浓度在0 ̄12.5×10^-4g/L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茶叶中痕量铁(Ⅲ),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