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计算高能原电子对金属射程的常数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计算同一个能区高能原电子对金属平均射程的常数的方法,然后用实验数据分别算出了属于两个能区的高能原电子对金的平均射程的常数,并用实验数据算出了属于同一个能区的高能的原电子对铝的平均射程的常数,最后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得出结论:计算高能原电子对金属射程的常数的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能粒子在空间环境中的辐射研究,本文简单地介绍了空间高能电子在空间环境中分布情况及在物质中的传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研究了高能电子对航空材料的辐射损伤和高能电子的非电离能损失.从空间高能电子对材料的辐射损伤的角度,分析讨论了材料厚度与屏蔽效果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相关性的结论和展望.从L.W.Hobbs等人的研究中,得出了电子的透射深度的计算表达式,并且用此表达式计算了SiO2和Al的透射深度,结果发现计算的数据与卫星探测到的数据吻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3.
以量子理论为基础,从金属的能带结构和高能电子对原子内层轨道电子的相互作用出发,阐述了X射线连续谱的产生机理及X射线的量子极限条件,使X射线的特征谱和连续谱的产生机理有了一个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以量子理论为基础,从金属的能带结构和高能电子对原子内层轨道电子的相互作用出发,阐述了X射线连续谱的产生机理及X射线的量子极限条件,使X射线的特征谱和连续谱的产生机理有了一个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高能质子核反应截面的Monte Carlo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能质子核反应的核内级联模型,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高能质子入射靶核的核反应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碰撞进入靶核内的质子初始位置由随机抽样得到,而初始的能量和动量通过守恒定律计算得出;靶核内的核子数密度采用均匀分布近似;被碰核子的初始动量从Fermi分布中随机抽样得到,被碰核子的初始运动方向从各向同性分布中抽样;核子-核子碰撞动力学采用相对论下的两体碰撞近似。编程计算了高能质子核反应截面、次级粒子能谱等数据,并与相关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考虑了He原子(e,2e)过程中剩余电子对核的有效屏蔽之后,用修正后的BBK理论计算了入射能为40eV时,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入射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结果表明:得到的理论曲线更接近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在考虑了He原子(e,2e)过程中,剩余电子对核的有效屏蔽之后,用修正后的BBK理论计算了入射能为40eV时,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入射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结果表明:该文得到的理论曲线更接近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以J/ψ反常抑制现象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相变信号,在核与随动者吸收理论的基础上,导出了有相变产生时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J/ψ微分产生截面,并对NA50合作组给出的入射动量为158AGeV/c的Pb Pb碰撞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表明在NA50合作组的实验中,QGP物质已经产生.  相似文献   

9.
正负电子散射在粒子物理中十分重要,其理论计算结果可直接在高能加速器上得到验证。本文探讨了正负电子散射的几种情形,并分别计算出散射矩阵元、微分截面以及总截面。  相似文献   

10.
高能核碰撞中的奇异性增强被认为是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形成的信号之一。作为一种隐性奇异粒子,CLAS合作组系统地测量了不同束流能量下γp→pФ(KSKL)反应中的Φ介子。文章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强子化后的多源产生图像,讨论了高能碰撞中Φ介子的产生机制。这些Φ介子来自于多个发射源,且源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忽略。通过研究γp→pФ(KSKL)反应中产生截面与极角的依赖关系,得到了发射源的形变情况以及粒子的统计性质。  相似文献   

11.
GH4169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的高温持久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显微硬度、SME和TME对直接时效态和固溶态的GH4169高温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焊态和焊后时效态的高温持久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上述两种合金在焊态下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出现明显的软化现象,经焊后时效处理,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分布较为均匀,并以焊合区的显微硬度最高。高温持久实验表明,经焊后时效处理的上述两种合金都呈现出典型的韧性断裂,并以直接时效态的ZSGH4169高温合金焊后+时效惯性摩擦焊接头的高温持久性能量佳,并高于直接时效态的母材。  相似文献   

12.
燃气温度是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及寿命的重要参数,某型航空发动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原采用直动式调节阀对燃气温度进行限制,该阀精度较低,导致系统性能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射流管电液伺服阀替换原有调节阀温控系统的改进方案.试验和试车结果表明,射流管电液伺服阀控制精度高、滞环小,低压状态工作性能稳定;应用该阀的方案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满足发动机的使用要求,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GM(1,1)预测模型是根据过去及现在已知的或非确知的信息建立一个从过去引申到将来的GM模型,从而确定系统在未来发展的趋势.它具有需要原始数据少,精度高的特点,操作简单易行,打破了传统的建立离散的递推模型预测方法,也克服了传统预测方法的局限性.田径运动是一个明显的灰色系统,所以该方法预测田径成绩(如奥运会田赛成绩)是可行的,具有实际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种改进的Splatting体绘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platting方法是一种基于物序的直接体绘制方法,由于要提前将重构核积分成二维的足迹表,故并不能生成很精确的图像,并且Splatting中较流行的sheet—buffer方法会带来popping问题。该文通过定义平行于视平面的view—buffer,采用平行于view—buffer的体素遍历方法,并根据预先计算好的三维查找表,来改善经典Splatting算法。该方法能很好地消除体旋转过程中的popping现象,还能得到更高质量和更精细的绘制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增强染料废水的生物处理,从印染厂的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脱色光合细菌HL.对其在不同pH、碳源和氮源的条件下对5种染料的脱色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HL菌落呈鲜红色,圆形、光滑、湿润、稍突起、边缘整齐,直径0.5~2.0mm;个体呈螺旋状,单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含有细菌叶绿素a,可进行光合作用.对活性艳红和直接胡兰的脱色效果显著,特别是对直接胡兰在24h内脱色率达到100%.菌株HL在中性环境下,分别以葡萄糖和氯化铵作为脱色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时,对直接胡兰的脱色率和降解率分别达到100%和98.67%.  相似文献   

16.
混沌最优化算法在结构最优化设计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线性约束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行的混沌最优化算法———三次载波混沌最优化方法;并将此算法用于工程结构优化设计中。计算结果表明,与已有的直接搜索方法相比,该算法简单,容易实现,求解精度、收敛速度和可靠性较高,满足约束的效果较好,是解决优化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GMS卫星红外云图云迹风的反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GMS静止气象卫星探测所得到的红外云图资料,用计算机图象识别技术来反演云迹风。将整幅云图划分为若干个象素点数为32×32的小块,对每个小块进行目标物的分类运算。应用模式识别中区域聚类法即最近邻简单试探法和K-均值聚类算法来完成高云、中云、低云和地表的区分。云迹风的计算采用红外亮温交叉相关法,在设定的搜索区内通过计算相邻两个时次云图目标区与搜索区的红外亮温交叉相关系数,可以得到一个交叉相关系数匹配面。对匹配面上的主极大峰值和次极大峰值应用匹配面检测和连续性检测选出合适的峰值,进而得到云迹风矢量。云迹风的高度推算用选定目标云的红外亮温加权平均值与该季节气候统计温度垂直分布值相比较,推算出目标云为高云、中云或低云。  相似文献   

18.
针对精细时程积分法在大型结构地震响应中的分析,提出了扩阶方法以及状态方程精细时程积分法的结合,编制了程序;用该方法对高层框架结构受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参数随机对框架结构动态响应有显著影响;计算结果同Monte-Carlo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前者计算效率较高,适用于工程计算.图9,参8.  相似文献   

19.
利用代数变换,构造了与文献[4]中的Loop代数A2的子代数等价的Loop代数A1的一个子代数A1。再将A1扩展为一个高维的Loop代数G,利用G设计了一个等谱问题,结合子代数间直和运算和同构关系,得到了广义Schroedinger方程族的一类扩展可积系统。作为约化情形,求得了著名的广义Schroedinger方程的可...  相似文献   

20.
PLC在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选用日本三菱公司 FX2-16MR 基本单元和 FX-4AD,FX-2DA 模拟量输入/输出扩展模块,并利用其功能指令设计的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实现了调速过程速度快、精度高,控制系统的参数便于调试和高工作可靠性,通过给定的调速系统硬件配置和梯形图,经模拟调试输出信号验证了各项指标均满足调速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