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属配合物交换吸附热分解法制备表面包覆锌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厂一种制备表面包覆锌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新方法.将乙酰丙酮合锌与纳米TiO2交换吸附.灼烧去除有机配体后,得到了具有良好分散性的表面包覆锌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并采用TGA—DTA,FT—IR,XRD,AAS和TEM等测试方法对反应的前驱体和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3.
4.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表面改性方法以及几种晶形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分析了目前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6.
采用均匀沉淀-煅烧法制备纳米PbO,利用氮气吸附等温线(BET)、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其进行表征;MEDUSA软件模拟Pb-O-H2O体系中不同组分的分布情况;用酸碱滴定技术考察纳米PbO表面的酸碱性质。结果表明,所制PbO样品的粒径在80 nm左右,其悬浮液的缓冲能力随着PbO加入量的增多明显增强,样品表面在水溶液中有非常明显的酸碱性质。经Zeta电位测定氧化铅零电点出现时,pH=9.8。 相似文献
7.
范广能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3(3):77-82
本文研究液相沉淀法制备ZrO2纳米晶微粉过程中团聚状态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沉淀过程中引入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可增强静电和位阻效应,获得均匀分散的胶粒悬浮液;经水洗后的湿凝胶采用非均相共沸蒸馏可有效地进行脱水,克服后处理过程中形成硬团聚体. 相似文献
8.
血清白蛋白与银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及包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海刚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6(4):54-58,63
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谱研究银纳米粒子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相关效应,透射电镜观测到血清白蛋白对银纳米粒子的包覆,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的研究表明,静电力和亲水力是血清白蛋白与银纳米粒子之间的主要作用力;血清白蛋白对锒纳米粒子最低包覆比在10^-5~10^-6之间。 相似文献
9.
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制备粒径大小可以控制的硅纳米晶体,并对制备的纳米晶硅进行了在线表面改性.实验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表面经烃基改性的不同粒径的纳米晶硅.相较于没有改性的纳米晶硅,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团簇能力,在有机溶剂中有着很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0.
用均相沉淀法和原位聚合反应法分别制备了粒度、分散性和表面性质不同的2种纳米硫化锌,并通过XRD,TEM,热分析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位聚合反应制得的PMM包覆的纳米硫化锌有机-无机复合率相对较高,具有较小的粒径,更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制备工艺对ATO超细粉体导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ATO)超细导电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滴定终点pH值,掺锑量及锻炼温度对粉体导电性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15.
纳米级二氧化硅玻璃粉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硅酸乙脂为前驱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二氧化硅(SiO2)粉,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差热扫描量热分析仪和白度测试仪对凝胶粉随温度变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干凝胶在1200℃热处理1h仍是无定型的SiO2粉,其粒度大小为40nm左右,白度为92.1%. 相似文献
16.
相界面传质微乳液法制备氧化铜超细粉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H2C2O4水溶液反萃CCl4-P204-CuSO4组成的有机相中的Cu2 ,利用相界面传质过程产生的动态微乳液过程获取CuC2O4沉淀,经分离、热解得到了CuO超细粉体.探讨了H2C2O4浓度、热分解温度等制备条件对CuO超细粉体结构和粒径的影响.当P204的体积分数φ≥20%时,CuO粉体颗粒变小;反萃沉淀的陈化时间不影响氧化铜粉体粒径.在制备过程中,CuSO4浓度为0.10~0.12 mol/L、反萃温度为15~20 ℃,所制备的氧化铜粉体呈黑褐色、无硬团聚、分散性好、纯度高,属单斜晶系结构,平均粒径小于100 nm. 相似文献
17.
用XPS表面分析,研究了由氨解法在不同温度下热解所得的Si_3N_4粉末,并与由硅粉氮化所得的商用Si_3N_4粉末作了比较。由氨解法制备的Si_3N_4粉末其表面存在两种状态的氧:结合状态的氧和吸附态的氧,其表面组成为Si_(2.2-2.7)N_(2.9-3.7)O。由硅粉氮化所制得Si_3N_4其表面也存在两种状态的氧,其表面组成则为Si_(0.8)N_(0.8)O。 相似文献
18.
包佩燕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4):388-391
用化学分析法确定了Ba1-xPbxTiO3和Ca1-xPbxTi03纳米粉料的化学组成,测定了在不同焙烧温度下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IR)和x射线衍射谱(XRD),解析了价键结构的变化及归属,结合差热分析,确定了试样的晶化温度为700℃左右,比传统的固相法要低得多。并利用Scherrer公式,计算了Ba1-xPbxTi03和Ca1-xPbxTi03纳米晶平均粒径分别为39nm和33nm,四方相畸变度δ分别为1.0682和1.0630,讨论了纳米级粉料的粒径对低频区域特征振动谱带形状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粉料其均匀度、分散性等均好于固相法。 相似文献
19.
纳米氧化锡的制备与结构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金属醇盐羟化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锡粉末,并研究了粉末的结构特性。这一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粉末的新技术具有设备与流程简单,成本低,污染小,产品纯度高,平均粒径小,颗粒均一,粉末的光电特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李冷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1992,(1)
微粉体同内含有大量的结晶构造缺陷和结构变形,使之成为化学活性材料,本文介绍了定量描述微粉体结晶构造变形的三个参数:晶格畸变参数∑,结构变形参数δ,有效德拜·瓦洛参数Beff为微粉体的研制,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