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煤在分级转化中的高效洁净利用,建立了煤加压热解实验系统.以陕西黑龙沟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500~700℃)、压力(0.1~0.5 MPa)、气氛(N2与煤气)、粒径(0~3mm与0~6 mm)对低温热解焦油、煤气产率和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焦油产率先增加后减小,在温度为600℃时达到最高,煤气产率逐渐增加.随着压力的增加,焦油产率在N2气氛下降低,煤气气氛下升高;而热解煤气产率在N2气氛下升高,煤气气氛下降低;大颗粒煤热解焦油产率高于小颗粒煤的热解产率,但当压力达到0.5 MPa时,热解焦油与煤气产率几乎不受粒径影响.升高压力虽降低了热解煤气中CO与H2的含量,但促进更多轻质碳氢化合物(如CO2,CH4,C2H4,C2H6)的析出,因此提高了热解煤气热值,同时煤焦油品质也因焦油中苯、甲苯、苯酚及萘的实际收率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2.
按间歇法工作的流化床水煤气炉是一种新的汽化技术,它是我国自行发明的专利技术,已经历多年的工业运行- 本文详细阐述了该炉的工艺过程,指出其与固定床水煤气汽化炉相比的三个特点:①整个床层温度均匀,温度变化亦均匀- ②炉出口温度较高,利于煤气中的焦油、酚类裂解- ③自动连续的加煤方式- 该炉使用非粘性煤和粘结性煤长期连续工业运行的结果表明,可使用各种粉煤,特别是贫煤、烟煤、褐煤,生产中热值煤气- 煤气中CO 含量低于20 % ,不含焦油和酚类,可用作我国中小城市的民用煤气和中小化肥厂的原料气,是固定床水煤气汽化炉的合适的替代炉型  相似文献   

3.
按间歇法工作的流化床水煤气炉是一种新的汽化技术,它是我国自行发明的专利技术,已经历多年的工业运行。本文详细阐述了该炉的工艺的过程,指出其与固定床水煤气汽化炉相比的三个特点:①整个床层温度均匀,温度变化亦均匀,②炉出口温度较高,利用煤气中的焦油、酚类裂解;③自动连续的加煤方式。该炉使用非粘性煤和粘结性煤长期连续工为业运行的结果表明,可使用各种粉煤,特别是贫煤、烟煤、褐煤,生产中热值煤气,煤气中CO含  相似文献   

4.
根据上吸式和下吸式气化炉特性,设计开发了喉口型双氧化层煤无焦油气化炉,并在煤无焦油气化炉实验装置上进行了煤无焦油的气化实验研究,考察了气化炉操作参数对主要气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喉口型双氧化层气化炉内气化状态良好,出炉煤气中焦油含量大大降低,煤气热值明显提高,煤气中焦油含量最低仅为10 mg/m3,煤气热值高达6 466.9 kJ/m3,完全满足各种燃烧器和加热工艺要求,实现了煤无焦油气化;操作参数对气化指标的影响本质上是通过改变气化温度来实现的,气化温度的提高促进了焦油的裂解反应,从而提高了气化煤气中CO和H2的含量,降低了煤气中CO2和焦油的含量,使煤气热值升高.  相似文献   

5.
固定床PKM加压气化炉在煤气化过程产生的焦油,由于工艺技术不够成熟,在炉内焦油裂解率极低,使大量的高含焦油的酚水进入焦油酚水分离器,重质煤焦油比重较大沉积在罐底,通过罐底下阀排出重质煤焦油。起初此重质煤焦油只简单脱水,加工出产品不合格,达不到处理要求。由于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同时考虑煤焦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焦油加工装置进行重新设计改造,生产出高质量的初级化工原料,质量符合企业标准,同时可减轻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李云囡  尚亚瑞 《科技信息》2012,(35):394-394
煤沥青是由煤干馏的产品——煤焦油再加工而获得的.路用煤沥青主要是由炼焦或制造煤气得到的高温焦油加工而得。而高温焦油为原料可获得数量较多且较佳的煤沥青。而低温焦油则相反,获得的沥青数量较少,且质量亦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国内不少工厂采用重质焦油作燃料,但因重质焦油粘度大、杂质多、水分高,给焦油输送和雾化燃烧带来很多问题,油枪经常结焦堵塞,换油抢频繁,窑炉温度波动大,能耗高,并且熔窑的温度、压力、换向等均靠人工操作调节,工人劳动强度很大.浙江大学材料系和湖州玻璃厂共同研制成功的“燃重质焦油蓄热式玻璃池窑测量控制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焦油的前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了焦油计量、窑炉温度、换向操作、加料、液面等自控.该成果于1993年12月13日在湖州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8.
煤气是氧化铝焙烧炉的燃料,煤气质量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氧化铝的产量,而煤气中的水分是造成焙烧炉用煤气不稳定的主要原因;造成煤气中水分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煤气发生炉出口温度过高,煤气终冷温度过高和工艺流程设置的不合理所致。加强循环水的管理是解决煤气含水量过高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炉内煤气流量和煤气能的利用不是固定关系。合理的高炉炉喉煤气CO_2分布曲線要求是平峯式的。高炉保持顺行,维持较高煤气压力和压差对改善煤气能利用是期望的。正确地运用高炉上部调剂法控制煤气流,通常可按炉喉CO_2曲線分布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太阳能斯特林热机直接照射型管簇式吸热器,采用等温分析法与湍流强制传热理论,综合考虑加热管簇的通流容积、工质的流阻损失和加热管簇传热能力,得到了基于基本输入热与基于最佳长径比的加热管簇换热长度与管数的定量设计公式.在此基础上,以改善光热转换特性为目的构建了一种新型加热管簇空间位置曲线方程,并以有效功率1 k W太阳能斯特林热机加热管簇设计为例建立了该加热管簇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Fluent仿真分析了该加热管簇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结果表明:1 k W有效功率管簇式吸热器所需加热管数为28根,单根加热管长度为31 cm;渐开线加热管结构避免了管内工质流动出现二次流,降低了加热管弯管部分工质压力损失;加热管管壁温度分布相对均匀.  相似文献   

11.
本炉在渗碳、氮化、渗碳氮化、光亮淬火和光亮退火等方面有优异的性能。炉内温度最高为1010℃。加热方式有电热式和煤气式两种,而且温度均匀。  相似文献   

12.
范宗凯 《科技信息》2011,(16):I0337-I0337
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钢2010年前使用的是单一富氧发生炉煤气,煤气经过竖管洗涤、电捕除尘两级净化,煤气中的焦油及杂质30毫克/标立米以下。完全满足专业设计的高速烧嘴、亚高速烧嘴、平焰烧嘴和蓄热烧嘴的燃烧使用要求,所以使用效果比较好。2010年2月份北钢生产的高炉煤气正式并入全厂燃气管网掺混使用,掺混比例大致为冷发生炉煤气20%,高炉煤气70%,天然气10%。  相似文献   

13.
考虑了块煤在熔融气化炉上部挥发分的析出和采用部分氧气燃烧析出挥发分中的焦油和碳氢化合物这一特点,利用改进的Rist操作线原理,建立了熔融气化炉操作线图,直观地体现了不同因素对炼铁过程能耗的影响.讨论了COREX熔融气化炉内上部吹氧燃烧焦油和碳氢化合物后操作线的变化,对比了加入不同块煤和半焦对上部吹氧量、能耗的影响,分析了将块煤中挥发分脱除后以半焦的形式加入炉内,熔融气化炉上部煤气氧化度、温度和煤气量的变化,以及对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热风炉烧炉过程中蓄热体温度难以实时在线检测的难题,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以及传热学,建立顶燃式球式热风炉烧炉过程温度场分布模型。首先,在综合分析炉内的煤气燃烧反应、烟气湍流规律和蓄热体与烟气动态热量交换过程的基础上,建立热风炉的烟气流动模型和融合蓄热球自身热传导的局部非热平衡多孔介质模型;其次,根据实际现场检测的温度、流量和压力合理设定所建模型的定解条件;最后,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热风炉的温度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正确、有效地模拟热风炉烧炉过程的温度场分布,模型温度计算值与实测拱顶温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低于1%,与实测废气温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6%。  相似文献   

15.
李宝宁 《科技资讯》2011,(36):64-64
我国境内蕴含着丰富的煤焦油资源,而煤焦油的加工方法多为中温焦油、高温焦油,国内对于这两种加工方法的研究也比较多,相比之下,低温煤焦油深加工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对中低温煤焦油的深加工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在于能使中低温煤焦油加工的新技术能为我所用,增加我国煤焦油的产品品种,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在保护环境、节能降耗方面有所得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型煤气混烧锅炉运行中由于煤质波动引起的过/再热器超温、飞灰可燃物含量及排烟温度过高等问题,进行不同煤质下高炉煤气掺烧数值模拟,并进行燃烧调整试验.结果表明,掺烧高炉煤气后炉内温度显著降低,烟气量增加,炉膛出口烟温升高,排烟温度升高,锅炉热效率降低.锅炉燃用贫瘦煤时,炉膛整体温度较低,掺烧高炉煤气不利于煤粉的燃尽,飞灰可燃物含量整体偏高,同时排烟温度较高,锅炉整体热效率较低.煤气混烧锅炉运行时应加强燃料管理,减小煤质波动,并根据煤质情况合理调整高炉煤气掺烧量.  相似文献   

17.
卢冰 《科技资讯》2012,(31):66-66
电捕焦油器后煤气中焦油含量高对后续生产危害很大。通过对电捕焦油器工作原理、条件的研究分析,可以提高电捕焦油器除焦油效率,从而降低煤气中焦油含量。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炉出温度对煤气质量、煤气设备的影响及异常温度产生的原因,对炉出温度控制方法进行了祥细阐述,提出了控制方式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Fluent6.3为计算平台,利用其自定义函数功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管束间的传热特性进行研究,探讨荒煤气的入口流速和初始温度对管束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荒煤气在管束内是以绕流的方式流动,在管道的后面会形成流速很小的尾流漩涡。在换热管束第1排管道的后壁以及其余管道的前壁和后壁焦油易发生冷凝附着。提高荒煤气的入口流速和初始温度有利于减轻焦油附着,但随着荒煤气入口流速的增大和初始温度的升高,显热回收管束的热回收效率降低,荒煤气离开管束中时的平均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电除尘器在发生炉煤气净化中的应用,解决发生炉煤气的防爆与泄爆问题,文中采用RNG k-ε湍流及燃烧模型,对发生炉煤气在电除尘器中的爆炸及泄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初始温度、初始压强、局部高氧气团对爆炸压力的影响,并对泄爆阀孔径对泄放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大爆炸压力随初始压力增大而线性增大,但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局部高氧气团爆炸使泄爆阀开启的临界直径为1.2 m,此时气团与电除尘器体积比为0.04;泄爆阀开启泄出的气体速度和温度较高,易引发二次爆炸;在1.4 m直径局部气团爆炸基础上,400 mm泄爆阀泄压时间为0.17 s,直径600 mm和800 mm泄爆阀的泄爆时间分别较之提高了72.3%和8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