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层建筑应急疏散问题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疏散仿真是研究应急疏散问题的重要手段.根据Marchant的避难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应用Pathfinder软件模拟人群的应急疏散行为,对高层办公建筑的应急疏散进行整体研究.从仿真模型的疏散模式选择、参数设置及疏散的时序分析入手,对案例大楼的房间疏散、楼层疏散以及整栋楼的疏散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显示建筑内所有人员能在安全时间内成功疏散,最后基于仿真结果对高层建筑的应急疏散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提高高层住院楼内人员安全疏散效率,选取某综合医院高层住院楼为研究对象,重点考虑高层住院楼内弱势群体疏散行为特征,结合视域分析法对住院楼内部空间进行适弱化分析,应用AnyLogic软件对建筑内部人员开展多情景疏散仿真。结果表明,进行紧急疏散时,建筑内的空间布局会诱使疏散压力集中在建筑内某一区域;依据住院楼内人员的生理和行为特征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别人员组合并进行分梯疏散,最优方案下整体疏散效率提高了15.95%。可见考虑弱势群体的疏散行为特征,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分组分梯疏散能有效提高高层住院楼整体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楼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的增多,势必会带来消防安全疏散问题。由于高层的建筑特点决定,必须高度重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问题,避免造成火灾及人员伤亡。因此,该文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高层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接着分析了目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几种安全评价模型,并根据高层民用建筑火灾特点和建筑内部人员疏散特点,提出使用基于信息覆盖理论的灰关联评价方法建立高层民用建筑火灾疏散灰关联安全评价模型.进一步应用欧几里德贴近度和优属度方法改进一般灰关联方法在火灾疏散评价模型中的两处缺陷:整体性问题和关联度分析问题,建立了改进灰关联安全评价模型,计算分析得到建筑火灾疏散安全度和最需要改进的指标因素.为了改善和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因素权重,避免了赋权过程的主观性,反映了现阶段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疏散中最需要注意、最受重视的方面.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高层商业建筑具有规模大、人员密集、建筑功能复杂等特点,有些高层商业建筑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艺术等消费功能于一体,甚至可同时容纳"主力店"、主题娱乐休闲设施和多样化商品步行街等各种商业形态,成为大型高层商业综合体。其安全疏散设计有别于一般民用建筑,是消防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国家现行消防技术规范,通过分析高层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方面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探讨性提出了解决高层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设计问题的对策和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因其功能复杂、烟气流动速度快、垂直疏散距离长造成人员疏散困难,这就要求设计时在建筑的每层营造出一块火灾时免受高温烟气侵害的”相对安全空间”,让处在建筑中的人员能够从容疏散到室外的安全地带。这一”相对安全空间”就是防烟楼梯间。因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明确规定: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防排烟方式有三种:自然排烟、机械防烟和机械排烟。  相似文献   

7.
建筑能够发挥其正常的功能作用,除了合理的功能分区之外,还必须有合理的安全疏散和交通组织设计,尤其是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大型公共建筑,功能多样,交通路线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从已有的火灾案例来看。高层建筑存在较大的火险隐患,特别是在安全疏散方面问题突出,其防火设计必须受到重视。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在满足《高规》规定的基础上,还应有其更严格和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工程实际中,通过人员安全疏散所需要的时间与人员安全疏散可用的时间进行比较来判断建筑的疏散设施能否满足突发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将建筑的疏散设施抽象成网络的节点,从而将人员在建筑中的疏散流程简化成节点的串联系统模型,并联系统模型或者是串、并联系统组成的复杂模型,并给出了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科技》2006,(8):65-65
符合规范要求的酒店建筑,房间门距离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都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比如高层酒店建筑(高度超过24米),房间门到最近楼梯间的最大距离是30米(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和15米(位于袋形走廊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在此疏散途中的门和楼梯间的门都是开向逃生疏散方向的,只要向外用力,就可以方便打开而不至于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医院综合楼高层部分建筑的防火特殊性,对其建筑防火措施,防止蔓延、安全疏散、消防给水、报警与监控等方面的防火设计进行分析,给出了合理的性能化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1.
林思铭  钱才云  王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2):14339-14346
为有效提高医院门诊楼人员安全疏散效率,降低人员疏散风险,选取某综合医院门诊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确定人员相关信息,利用Pathfinder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疏散模拟,从平面布局、疏散门宽度、楼梯设计及功能分区4个角度探究人员的安全疏散情况。结果表明:合理的平面布局方式能提高疏散效率;采用两跑楼梯较三跑楼梯疏散效率提高11%;当疏散门宽度与梯段宽一致时达到相对最佳疏散效率,但宽度需综合考虑因素而定;针对不同人群使用特点合理布置功能分区能有效减少疏散时间。可见通过适宜的建筑设计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医院门诊楼人群的安全疏散效率,降低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12.
建筑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的可靠概率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复合形进化算法引入火灾环境下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可靠概率分析领域,考虑了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随机因素,以概率分布来描述这些影响变量,根据Hasofer-Lind的可靠性指数思想,建立了基于复合形算法的建筑火灾环境下人员安全疏散评价的数学模型.通过具体的火灾案例,说明此算法可以方便地实现对目标函数复杂和附加多约束条件的函数进行全局优化计算.复合形进化算法能有效计算人员安全疏散可靠度,实现对火灾环境下人员风险的概率评价.  相似文献   

13.
罗松财 《广东科技》2013,(22):102-103
配电装置室出口设计要求在各规范中或同本规范中存在不完全相同的规定,在执行中难免造成异议。针对配电装置室出口规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概念,并对“楼长度”与“疏散距离”、“安全疏散距离”与“安全出口间距”等规定进行分析。最后对最远点疏散距离规定实际执行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多功能建筑火灾人员安全疏散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一多功能综合办公楼建筑模型,设定最不利的火灾场景.依据火灾烟气危险状态判据临界值,采用场-网复合模型模拟预测建筑火灾烟流运动特性,获得人员逃生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采用重庆大学自主开发的应用软件《高层建筑人员疏散行动时间预测系统》确定人员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比较人员所需安全疏散时间和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对火灾建筑中人员能否安全疏散做出评价,并提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玓 《科技信息》2012,(15):452-452,439
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涉及人身安全,至关重要。设计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安全疏散设计的理念,是做好安全疏散设计的关键。安全疏散设计要本着合理布置、简捷明了、容易辨认、便于寻找的原则,综合考虑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楼梯、疏散距离、疏散宽度、辅助疏散设施、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建筑内色彩装饰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16.
宋洋  王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4):10596-10603
为提高复杂建筑火灾的精确模拟,进行疏散方案的实时优化,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高层复杂建筑三维数字镜像模型,利用仿真软件,通过耦合火源点、排烟、喷淋等因素,分析复杂建筑的安全性和消防安全疏散问题。在构建的模型基础上,阐述数字孪生框架下物理实体和虚拟空间的安全疏散动态思路。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丰富的实验环境,运用火灾仿真软件Pyrosim,结合火灾发展态势与火场人员位置进行基于数字孪生的消防安全动态疏散研究,研究新方案可以配合消防部门进行快速响应,为被困人员提出基于现场火势的撤离指引,改善目前建筑物疏散路线无法按照火势演变状况动态的进行、且无法兼顾人员位置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刘伟 《科技资讯》2015,13(1):22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筑逐渐发展为高层化、大型化和功能综合化,大空间的建筑物增多。为了实现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证城市建设系统的正常运行,安全防灾系统在建筑中必不可少,而火患是一项重要的防范内容,要不断强化对其主动应对的思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文主要分析了应急疏散系统的研究背景,在此基础上对集中控制的智能应急疏散指示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层建筑物中的行人疏散对于建筑设计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且在存在多个障碍物的情况下,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会进一步增加﹒对此,本文基于Pathfinder仿真软件创建了某高层教学楼有、无障碍物2种模型,并通过整体疏散时间和走廊人员疏散特征,对2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比较有、无障碍物模型的人员疏散路径和疏散密度,揭示了障碍物对疏散过程影响的物理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了在人员数量改变情况下障碍物对疏散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1)障碍物密集分布缩短了高层教学楼疏散时间,时间减少了164 s,疏散效率提高了18.5%,这体现了“慢即是快”的群体行为﹒2)障碍物影响疏散的机制有2方面,一方面,高层教学楼中的障碍物不仅分割了教室空间,有助于物理隔离人群,还有效地规划了疏散逃生路径,避免了过多的拥堵行为,减少了疏散时间;另一方面,障碍物改变了教室人员分布密度,使得楼梯的密度水平下降,从而加快了整体疏散过程﹒3)障碍物的积极作用受到疏散人数的影响,即在人数较多时,该效果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9.
新型建筑不断涌现使得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被广泛应用,人员疏散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结合某大型商贸中心的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方案,利用CAFE模型分析了人员疏散性能。结果表明,由于该模型量化了人员疏散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力,因此计算得到的人员疏散时间比同类软件更加保守,分析结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校园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应急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为了提升高校应急能力,以某高校学生公寓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与利用Pathfinder软件模拟的方法,研究出口数量、群组行为、疏散引导、宿舍人数等因素对高校公寓楼疏散过程的影响。通过仿真结果发现:出口数量的增加对提高疏散效率的作用是有限的;群组行为会影响疏散过程;合理的疏散引导可以有效提升疏散过程的安全性;宿舍人数应根据建筑疏散要求、建筑布局和居住成本综合确定。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出口数量和宿舍人数、加强应急宣传教育、设置疏散引导员等建议,为指导高校公寓楼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