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测定多核配合物累积稳定常数的简便方法。即在保持配体A自由配体浓度恒定的条件下,逐渐滴定加入金属离子M,将金属离子总浓度对数值lgCM对自由金属离子浓度负对数pM作一阶偏微分图,找出偏微分值等于被测多核配合物MaAb中金属离子M的配位数负值-a时对应的pM和lgCM;应用公式:lgβMaAb=lgCM+apMr=-a+bpA-lga得到MaAb累积稳定常数对数值lgβMaAb的初值,再将初值代入公式:lgβMaAb=lgCM+apMr=-a+bpA-lga+lgMaAb,max得到新的lgβMaAb值,逐步迭代至两次结果相等即为最后计算结果。两种多核配合物体系被用于计算,计算结果与真实验值一致。  相似文献   

2.
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苯甲酸镝的单核Dy(BA)3,双核La1-xDyx(BA)3,三核La0.25DyxPr0.75-x(BA)3固体配合物的成键特性和荧光特性,讨论了共发光效应。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双(亚氨基二乙酸根)合钴(III)酸钾配合物的两种几何异构体的合成,并通过离子交换法、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晶体衍射法,对这两种配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别。该实验知识要点多,可操作性强,实验效果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吡啶-3-甲醛、甲醇和CuCl2·2H2O在水热反应下得到1种新型的四核铜(Ⅱ)簇配合物C28H36Cl6Cu4N4O5.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晶胞参数a=12.707(2),b=12.881(2),c=13.600(2),α=90°,β=91.194(3)°,γ=90°,V=2225.6(6)3,Z=2,Dc=1.456g/cm3,Mr=975.51,F(000)=980,μ=2.280 mm-1,R1=0.0518,wR2=0.1325[Ⅰ>2σ(Ⅰ)].晶体结构单元为1个类"金刚烷"的四核铜(Ⅱ)簇结构,每个铜原子采用NOCl3五配位环境,形成轻微变形的三角双锥结构.另外对化合物进行了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性质表征.  相似文献   

5.
环金属化铱配合物在电致发光方面的应用潜力巨大而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重点集中在:通过改变配体结构调节发光波长,提高发光效率和热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因此配体的选择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质有重要影响。本文合成了一种环金属化铱配合物的有机发光材料(2-phenylquinoline)2Ir(pyridine)Cl,对所得到的目标产物进行了红外及元素分析表征。然后利用紫外和荧光光谱对其光致发光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6.
以5-(2-pyridyl)-tatrazolate(简称2-ptz)为有机配体,利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基于Wells-Dawson型多酸的配合物,Cu9(μ2-OH)6(H2O)6(2-ptz)6[P2W18O62]·6H2O(1),并且借助X-射线单晶衍射(X-ray)、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化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是一个三维的框架结构.首先,2-ptz有机配体和Cu原子,通过配位键链接成为一个多核铜链{Cu3(μ2-OH)(2-ptz)}n,如此的链与[P2W18O62]6-多阴离子构筑了一个具有一维孔道的三维框架结构.然而,这些孔道又被多核铜链{Cu3(μ2-OH)(2-ptz)}n共价占据.同时,我们还研究了这个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7.
以邻苯二胺和水杨醛制备了席夫碱配体并与醋酸铜配位合成了一种席夫碱铜(Ⅱ)配合物(Cu-SB,SB=席夫碱).采用电化学法并结合紫外光谱法研究了Cu-SB与DNA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法表明DNA的加入能引起CuSB特征吸收峰的增色效应,说明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且结合常数为6.09×10~7 M~(-1).循环伏安法表明Cu-SB在裸玻碳电极上有一对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峰,DNA的加入导致峰电流减小和电位正移,表明两者可能以嵌插方式发生作用.差分脉冲法表明Cu-SB能作为电化学探针在3.4×10~(-5)~1.7×10~(-4)M浓度范围实现对DNA的定量检测.采用电极表面电化学法研究了Cu-SB与DNA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参数,进一步证明了两者之间嵌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铜(Ⅱ)与对称双希夫(Schiff)碱水杨叉替乙二胺的新配合物的合成,测定出其元素组成,采用红外光谱、差热和热重曲线、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及摩尔电导,推断出该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一种希夫碱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水杨亚胺(L)及其铜的配合物Cu(L),运用红外、紫外、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在pH=7.5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Tris-HCl)中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该配合物Cu(L)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配合物Cu(L)与DNA的作用模式是插入式模式,测得Cu(L)与DNA的结合常数为K=2.0×104mol.L-1,线性相关系数r=0.999 5,并且还用不同的离子强度和不同的浓度[Fe(CN)6]4-对Cu(L)配合物与DNA体系的荧光光谱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其相互作用模式是插入式.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新配合物Cu(teta)(PF6)2(teta=内消旋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并且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表征,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α=0.8465(5),b=0.9093(6),C=1.6418(11)(nm),β=97.227(10),V=1.2537(14)nm3,Z=2,Pcak=1.690g/cm3,F(000)=654.00.最后的偏差因子R1=0.097,WR2:0.190[1>2σ(I)].铜原子位于配合物的对称中心,与teta的四个氮原子呈平面正方形配位.  相似文献   

11.
水杨醛与牛璜酸以1∶1的比例在无水乙醇中反应,生成水杨醛缩牛璜酸席夫碱,再与C u(Ⅱ)金属离子络合,合成Schiff碱铜配合物,用红外光谱证实了其结构。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该配合物对双氧水漂白棉织物的催化作用。实验对漂白后的棉织物的断裂强度、白度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双氧水漂白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当配合物的浓度为0.4 g/L,pH=9,温度为60℃,时间为60 m in,此时棉织物的白度和断裂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2种新型的二环乙酮草酰二腙(BCO)桥联的双核酮(II)配合物[Cu2(BCO)(ClO4)2L2](ClO4)2,其中L1,10- 洛啉(phen)和5-硝基-1,10-邻菲咯啉(NO2phen),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以及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等方法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并用循环安研究了配合物[Cu2(BCO)(ClO4)2(phen)2](ClO4)2(1)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3.
使用L1、L2两种配体,设计合成了九个草酰胺大环铜-稀土多核配合物,即四核配合物[(CuL1)3Ln(MeOH)3](ClO4)3(MeOH)2(Ln=Gd,Eu,Sm,Nd)和五核配合物[(CuL2)3Ln(MeOH)(CuL2ClO4)](ClO4)2(MeOH)2(Ln=Ho,Gd,Eu,Sm,Nd).分别解析了其中一个四核配合物和一个五核配合物晶体结构,[(CuL1)3Gd(MeOH)3](ClO4)3(MeOH)2(1)和[(CuL2)3Ho(MeOH)(CuL2ClO4)](ClO4)2(MeOH)2(2),并进行了电子光谱、荧光光谱等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联咪唑为主要配体,混合亚氨基二乙酸改变pH后合成了[CuCl(H2biim)(H2O)][Cu(Ida)Cl].H2O配合物,测定其晶体结构并用凝胶电泳的方法详细研究了它对双链pBR322DNA的断裂作用.实验表明该铜(II)配合物在生理条件下协同抗坏血酸能够高效快速地切割DNA双螺旋链,动力学实验求得其在37℃,pH为7.10时的切割速率为2.67h-1.  相似文献   

15.
多核铬配合物既可以作为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模型配合物,同时在分子磁材料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结合55篇参考文献,概述了近年来氧桥联、氰桥联、硫氰根桥联等多核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种新型金属铱配合物(ppy)2Ir(N-phBA)(其中ppy=2-苯基吡啶,N-phBA=N-苯基苯甲酰胺)作为发光试剂,以三丙胺为共反应物,探讨了其在乙腈溶液中的电化学及电致化学发光行为。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铱(III)修饰电极,对其电致发光性能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ppy)2Ir(N-phBA)是一种优良的电致化学发光试剂,发光强度较大且没有背景发光;多壁碳纳米管/铱(III)修饰电极制作简单,容易保存,稳定性好,可望用于含氮有机物的在线快速测定,在电致化学发光领域具有潜在的分析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连周  张廉奉 《河南科学》1999,17(4):365-369
室温下,在配体存在下,通过氧化加成反应合成了双核铜配合物「Cu(C6H5COO)2(L)」2,L=C5H5(NO(1),4-methylpyridine(2),2,6-bimethylpyrdine(3),「Cu(C6H5COO)4(dppe)」(4),dppe=双二苯基膦乙烷,以元素分析、电导,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磁图二色性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1)  相似文献   

18.
利用荧光增强效应合成了铕(Ⅲ)异多核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增强离子Gd3+、La3+和Y3+的加入能显著的提高配合物中中心离子Eu3+的发光强度,这种荧光增强效应能减少较为昂贵的铕在配合物中的用量,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  相似文献   

19.
以硫酸锌和氟康唑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单晶X2射线衍射实验表明,标题化舍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5.902(2)A,b=17.996(2)A,c=12.9224(18)A,β=96.240(2)A,V=3676.2(9)A3Z=4.每个铜离子分别与4个不同氟康唑配体上的三唑氮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以4,4’-联吡啶为桥联配体的多核Cu(Ⅱ)配合物,[Cu(Phen)(μ-4,4’-bpy)(ClO4)2]n·H2O(Phen=1,10菲咯琳,4,4’bpy=4,4’联吡啶).于定温下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Cu(Ⅱ)的配位环境是一个畸变的八面体.CU(Ⅱ)通过4,4’联吡啶连接成锯齿状的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