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粤东地区野生悬钩子植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大量标本及有关文献 ,对粤东地区悬钩子植物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粤东地区野生分布的悬钩子属植物计有 1 9种 ,1变种 ,其中饶平悬钩子 (RubusraopingensisYuetLu)为粤东特有种 .文中编制了粤东悬钩子植物检索表 ,并就本地区悬钩子植物的开发利用潜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利用文献资料探讨了云南省悬钩子属(Rubus L.)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本属植物物种数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偏峰分布格局,峰值出现在海拔2 000m左右;在纬度梯度上,从南到北,悬钩子属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呈单调递增趋势;在经度梯度上,由西到东,悬钩子属植物的多样性呈递减趋势。总体上,研究区域内悬钩子属植物的分布集中在高纬度、中海拔的滇西北地区,滇西北地区可能是悬钩子属植物在云南的分布和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3.
杠板归     
正别名蛇不过、老虎刺、犁头刺、贯叶蓼。基源为蓼科植物扛板归Polyonum pertoliatum L的全草。植物形态多年生蔓性草本。茎有棱,棱上有钧刺,基部木质化,有时带红色。单叶互生,盾状三角形,背脉及叶柄上都有小钩刺。花白色或淡红色。果球形,熟时黑色,有光泽,成熟时完全包于深蓝色多汁的花被内。  相似文献   

4.
对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水果植物进行调查,发现共有14种,分为核果类、仁果类和浆果类.核果类野生水果有小果白刺、毛樱桃、蒙古荚蒾和酸枣4种;仁果类有花叶海棠、山刺玫和单瓣黄刺玫3种;浆果类有天栌、宁夏枸杞、小叶茶藨、糖茶藨、赤匏、山葡萄和库页悬钩子7种.鉴于保护区内野生水果资源所具有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和有效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江西悬钩子属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4种江西新记录的悬钩子属植物:曲萼悬钩子(Rubus refractus Levl.)、长序莓(R.chiliadenus Focke)、饶平悬钩子(R.raopingensis Yu et Li)、蒲桃叶悬钩子(R.jambosoides Hance)。  相似文献   

6.
青刺果提取液的抑菌对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水为抽提剂分别提取青刺果,迷失香,金银花及金钱草中的抑菌成分,测定了这四种植物提取液对七种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菌效力(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抑菌PH范围及热稳定性等。结果表明:青刺果提取液有更强的抑菌效力,抑菌浓度较低,热稳定性更好,但其抑菌PH范围不够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较全面的掌握贵州悬钩子属的资源现状,我们于2012-2013年在全省范围内对贵州悬钩子属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成功引种了15种悬钩子。  相似文献   

8.
覆盆子系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为多年生亚灌木,高1~3m,植株散生倒钩状皮刺,枝干由一年生幼枝、二年生果枝和三年生枯枝组成。春4月,二年生果枝首先自地下根状茎上萌发,逢节生花,常单朵,花期萌生一年生营养枝,同时上年果枝凋枯,此期三枝并存。野外多见实生苗、根蘖苗,也可扦插成苗。花期4~5月,果期6~7  相似文献   

9.
中国产植物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描述了中国产植物19个种及2个新变种。新种是:粗炷银莲花、峨眉楠、纤轴楠、坝王新木姜子、阿沛悬钩子、米兰山小桔、隐脉沟瓣花、四蕊八角枫、伞花锦香草、黑叶鹅掌些、腺紫金牛、毛果柿;石生柿、张氏柿、榄果柿、高盘萝芙木、窝穴素馨、裂叶紫珠、拟珠;新变种是:光果威灵仙、少花卵叶锦香草。全部模式标本存中山大学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弓茎悬钩子主要产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西藏等地,但Focke据云南产标本认为其在云南也有分布,中国植物志第三十七卷认为云南仅有华中钩子分布,Focke发表的云南产的弓茎悬钩子是华中悬钩子的异名。笔者在1995年带学生野外实习工作中,在大理点苍山采到一标本,经鉴定认为是弓茎悬钩子。  相似文献   

11.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悬钩子属植物有抗癌抗肿瘤、保护神经、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通过对悬钩子属中不同植物的药理作用进行概述,以期为其开发利用和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固沙植物材料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尔沁地区采集小叶锦鸡儿、樟子松、山竹岩黄芪和差巴嘎蒿这4种22年生固沙群落的土壤样品,对土壤有机C,全N,微生物生物量和主要酶的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土壤按3层取样0~10,10~20,20~30cm.结果表明,4种固沙植物均能明显改善土壤C,N水平,提高微生物生物量,改善土壤酶的活性.尤其是对土壤表层0~10cm的改良效果更加明显.4种材料中,小叶锦鸡儿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最大,其群落土壤中微生物C,N含量、土壤脲酶、磷酸单酯酶、蛋白酶、脱氢酶的活性均明显高于其他几种植物群落,表现出强大的改善沙土环境的能力,可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材料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增补报道了《河南植物志》中双子叶植物4种:密刺茶藨子(Ribes horridum Rupr.ex Maxim.)、单花莸[Caryopteris nepetaefolia(Benth.)Maxim.]、韩信草小叶变种[Scutellaria indica L. var. parvifolia(Makino)Makino]、欧活血丹(Clechoma hederacea L.).  相似文献   

14.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甘草属(Glycyrrhiza linon)的7个种及2个变种(甘草、无腺毛甘草(变种)、光果甘草、腺甘草(变种)、胀果甘草、科氏甘草、黄甘草、粗毛甘草和刺果甘草)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属植物的每个种都有其特征酶谱,而各种间的酶谱具有明显差异,2个变种和原种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这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前人对甘草属种闻的分类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孙志成 《大自然》2014,(6):16-19
<正>在疏勒河下游的绿洲至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泊的广大湖盆平原上,在海拔约700~1200米之间的区域内,凡是有绿色植被生长的地区,都有骆驼刺的身影。骆驼刺是沙漠地区一种常见且极其普通的灌草,虽默默无闻,却是在沙漠戈壁最前沿抵御风沙蔓延的勇士。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俗名青刺,是我国西北至中亚荒漠地区自然生长的耐旱耐盐碱植物。属豆科、落叶半灌木,枝上多刺,叶长圆形;6~8月开花,花色粉红,每朵花可开放20余天,小而美丽;结荚果,总状花序;植株从地下深层吸取水分和营养,其根系长可达20米,靠种子和根蘖繁殖。  相似文献   

16.
报道广西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7种3变种,分别为短蕊青藤Illigera brevistaminata、狭叶缝线海桐Pittosporum perryanum var.linearifolium、光果悬钩子Rubus glabricarpus、显脉红花荷Rhodoleia henryi、细梗勾儿茶Berchemia longipedicellata、三花越橘Vaccinium triflorum、大桥蛇根草Ophiorrhiza filibracteolata、狭叶球核荚蒾Viburnum propinquum var.mairei、楔叶红茎黄芩Scutellaria yunnanensis var.cuneata、双点毛兰Eria bipunctata。本文列出了各个种的标本引证及其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作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起源中心之一,具有很多独特的类型.通过介绍我国秦岭地 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特点,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京津冀山地460个样地调查的结果,对该地区有刺灌木的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刺灌木在约60%的样地出现,主要为荆条灌丛样地,在少数样地甚至成为灌木层优势种。有刺灌木共24种,主要来自鼠李科、蔷薇科和豆科。恒有度最高的3种有刺灌木(酸枣、小叶鼠李和红花锦鸡儿)主要分布于海拔6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区较缓的阳坡和半阳坡。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和干旱是限制常见有刺灌木(尤其是酸枣)生长的重要因子。受气候、地形和群落因素的共同影响,有刺灌木在京津冀山地不同生境条件下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9.
刺果瓜原产美国,因其具有攀援生长、迅速成景的绿化效果,曾经被广泛栽种用作藩篱植物,但它强烈的侵占能力又使人感到恐惧,为此,许多国家已将它认作有害杂草,以限制它的蔓延.本文报道刺果瓜对大连生态的影响,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极旱荒漠植被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组成及土壤因子的生态效应,2018年7月于甘肃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集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和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灌丛根围土壤样品,研究不同荒漠植物AM真菌物种组成,分析根围0~10 cm和20~30 cm AM真菌群落差异性,探讨植物种类、土壤酶活和矿质营养对AM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AM真菌共分离鉴定10属45种,群落组成差异显著;根围0~10 cm和20~30 cm AM真菌群落组成无明显差异. 不同植物AM真菌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表现为根围0~10 cm高于20~30 cm,泡泡刺最低. 有机碳、铵态氮、有效磷、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易提取球囊霉素和总提取球囊霉素在不同植物根围土壤显著不同,土壤因子根围0~10 cm高于20~30 cm. AM真菌与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AM真菌群落和孢子密度与有机碳、硝态氮、总提取球囊霉素和湿度显著正相关,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硝态氮显著正相关. 变差分解表明,根围0~10 cm和20~30 cm植物种类、土壤因子共同解释AM真菌群落变化总变差的35.4%和60.7%. 极旱荒漠植物种类和土壤理化性质共同影响AM真菌群落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