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地理集中指数、重心模型及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对2000—2016年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的时空动态进行综合探究,并结合相关性系数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云南省边境各市州旅游场强层级区际差异显著,总体呈现以红河州为中心的单核分布模式;(2)旅游流重心总体呈现在波动中向东南方向偏移的态势,偏移速度总体呈现先快后慢的特征,各市州对旅游流吸引力的波动程度渐趋降低,但旅游吸引力空间差异在持续扩大;(3)西双版纳、普洱、红河及文山等市州形成了旅游经济联系高强度集聚区,怒江州与其他市州的旅游经济联系均较弱;各市州旅游经济联系总量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式空间发展格局;(4)旅游资源禀赋、信息化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性及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对旅游流空间场效应演化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2.
台湾是我国重要的入境游客源市场,笔者主要以2000—2010年大陆各省市接待台湾游客人数为研究数据,分析了大陆地区台湾游客流时空演变及其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大陆地区接待台湾游客数量呈现增长的持续性、波动性;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但逐渐向内陆地区扩散;其空间分布与总体入境游客流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最后,对大陆地区台湾游客流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构建完善的台湾来大陆旅游流网络体系、加快台胞赴大陆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区域旅游一体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将各旅游要素紧密联系起来,是区域内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必然手段.旅游吸引物是区域旅游空间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因此对区域旅游空间的研究可以从研究区域旅游吸引物空间分布特征入手.本文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内的旅游吸引物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分形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并结合旅游地理学及经济地理学的相关思想,对该区域内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分形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皖南旅游吸引物的空间特征,并找到更为合理的发展计划,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优化区域旅游空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ArcGIS 10.2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平台,采用集聚度分析、均衡度分析、空间关联特征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保山市110个温泉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58.18%的温泉旅游地分布在腾冲市和隆阳区,其次为龙陵县和昌宁县,施甸县最少;(2)保山市温泉旅游地空间分布整体呈现集聚特征,且集中程度高,但其空间分布不均衡,热点区较少;(3)温泉资源禀赋、坡度、周边旅游景区是保山市温泉旅游地的主要影响因素,交通路网、经济发展水平和海拔是保山市温泉旅游地分布的次要影响因素,影响力较弱的是河流.保山市应以腾冲市和隆阳区为核心区域,发挥其辐射和带动能力,形成点—轴—面的空间发展格局,使温泉旅游地空间布局由集中向均衡方向发展;通过增加温泉旅游地的数量,提升温泉旅游地与周边旅游景区的关联度,加大开发力度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5.
湖北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段,对于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长江经济带湖北段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锡尔指数等方法,对1998年~2016年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和演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虽有小幅减小,但差异仍较大,入境旅游经济差异明显大于国内旅游;2)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均主要来源于地带内差异,东部城市群内部差异是地带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3)旅游吸引物、交通可达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因素影响着长江经济带湖北段的旅游经济区域差异.长江经济带湖北段的旅游业还处于以极化为主的发展阶段,政府应从整体上进行布局和规划,充分利用武汉的发展优势,将宜昌、咸宁、荆州和恩施培育成增长极,发挥“黄金水道”联动东西两大城市群的作用,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借助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等方法,实证研究中国大陆31省域2012—2017年网络旅游信息流对国内旅游流影响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网络旅游信息流和国内旅游流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性,普通面板模型因未考虑空间效应而高估网络旅游信息流对国内旅游流的影响;网络旅游信息流对国内旅游流影响的直接和溢出效应显著为正,即网络旅游信息流不仅对本地旅游流有正向影响,还会通过空间效应促进邻近地区旅游流增长;在网络旅游信息流空间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规模、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及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国内旅游流存在不同的空间影响.最后就利用网络旅游信息促进区域间旅游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时空差异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时空交互视角下对京津冀旅游客流分布与演变进行探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ESTDA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对京津冀地区游客市场进行研究发现:京津冀旅游市场局部时空模式单一,呈环京津圈层递减态势;地市间在旅游市场上未发生显著跃迁,客流分布的空间格局稳定,与国内旅游市场相比,入境市场动态性强,优化潜力较高;国内市场协同增长为主,而入境市场以竞争关系为主.  相似文献   

8.
选取山东省为研究区,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Kriging空间插值方法研究了1990年~2014年全省旅游节庆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东省旅游节庆按其发展的差异程度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腾飞期3个阶段.2)节庆活动的多发频段是4~10月,其中,秋季最多,春夏之交居其次,两者比重合计超过全年的75%.年内季节性分布从萌芽期的“三峰三谷”型逐渐演变为发展期、腾飞期的“双峰双谷”型.3)旅游节庆持续时间的峰值多达8个,其长度在1周之内的节庆比重约为55%.4)旅游节庆持续时间及数量的空间格局均呈现“西弱东强”的特点,从西到东呈低、中、高 “三级阶梯状”.5)造成山东省旅游节庆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节庆资源禀赋、区域交通可达性和旅游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丁蕾  宋福临  吴小根 《河南科学》2012,30(9):1388-1394
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划分了国内外RBD研究历程的阶段,认为国内RBD研究因为外延缩小而产生了偏差.从特征、功能、类型与概念等方面对RBD的核心理论内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认为RBD是为了满足异地旅游者和本地居民的游憩需求而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在可达性良好的交通节点附近集中布置各种消费性商业服务设施形成的区域特定系统空间.以南京市夫子庙地区为例,从观光游览、休闲娱乐、购物、住宿和餐饮五大功能视角对夫子庙RBD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T"中心环绕型空间结构模型.指出了国内RBD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偏差:RBD的区位并非如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的一定在城市区域内,而是由旅游吸引物所在区域与主要交通道路或公共交通终端的节点位置决定,具有不确定性;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和交通可达性强是被国内研究忽略的RBD主要特征;商务、办公、会议等并非RBD的功能,而是传统CBD向RBD发展演化时CBD原有功能演替后保留下来的,并非RBD本身所具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很多研究者测算旅游资源空间容量时,仅从供给角度考虑,脱离了游客的实际游览过程,测算出的仅为理论供给值.考虑旅游资源的供给与游客流的实际时空分布两大因素,构建具有实践意义的旅游资源空间容量测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国家风景名胜区天柱山资源空间容量展开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Super-SBM模型测算2007年—2017年中国旅游生态效率,再结合可变时长Markov链和空间Markov链对其俱乐部趋同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索其时空演变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旅游生态效率虽整体水平不高,但呈波动上升态势;省域分布虽不均衡,但呈俱乐部趋同效应.2)不同时长下,中国旅游...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3年武汉市旅游市场调研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性高、客源吸引半径小、符合距离衰减规律的特征.2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已形成以武汉市为核心、依次向外拓展、梯度差异明显的三级圈层型空间结构,500 km和1100 km是界定三级圈层的两条地理空间分割线.3三级圈层的客源份额呈现7∶2∶1的比例分割形态,比例严重失衡.4通过相关性分析,空间距离和经济联系对来武汉旅游的旅游者数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和作用,其中经济联系影响最大,且与旅游者数量呈正相关关系;空间距离影响较小,且与旅游者数量呈负相关关系;而客源地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其作用不明显.5通过回归分析,基于经济联系强度拟合了线性回归方程.最后,提出拓展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旅游吸引物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给旅游者以积极效益的旅游地所有因素的总和,旅游吸引物空间组织及结构优化是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正面效益最大化和负面效益最小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山西省假日旅游统计的24处重点旅游区(点)为分析样本,用邻近地理指数理论得出山西旅游吸引物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呈大分散、小聚集的总体特征,进而用旅游地紧密度指数理论对山西旅游吸引物空间扩散予以设想,同时用引力模型理论对旅游吸引物空间竞争给以分析,为山西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做一定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2011—2016年安徽省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安徽省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演变、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人均GDP、公路里程、旅游总人数对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本地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对邻近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建议要因地制宜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方向;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由旅游发展型城市带动旅游增长型、落后型城市。  相似文献   

15.
基于长江经济带1998—2018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自下而上"法测度其旅游交通碳排放量,探究其时序演变特征与空间格局,并建立旅游交通碳排放的Kaya恒等式,运用LMDI分解法揭示不同驱动因素对旅游交通碳排放变化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1)关于时序变化趋势,长江经济带旅游交通碳排放整体呈上升态势,大体可以划分为...  相似文献   

16.
旅游流作为地理学与旅游学的交叉领域,一直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当前旅游流研究多从现实角度探讨,未考虑到虚拟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流动,缺乏对虚拟旅游流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本文将百度指数中的搜索指数作为虚拟旅游流分析数据,利用ArcGIS和Geoda软件解析了长江三角洲虚拟旅游流空间格局,通过模型对比选取半参数GWR模...  相似文献   

17.
1997—2011年时间序列上国内各地区旅游流规模时空差异的分析结果显示:国内旅游流规模区域间的绝对差异逐渐扩大,相对差异呈现出缓慢下降、波动发展和快速下降3个发展阶段.各年份国内旅游流规模全局Moran’s I值均为正值,国内旅游流规模分布存在着一定的空间集聚性,Moran散点图显示的各年份区域旅游流规模空间分布特征没有太大差异.LISA聚集图和局部Moran’s I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动,逐渐形成了以山东、江苏和安徽为核心的发达国内旅游业聚集区,而新疆和甘肃一直处于冷点区域,四川和海南则一直为HL和LH的显著代表区域.  相似文献   

18.
以宁波市宁海县为例,以社会网络分析为基础理论,利用Ucinet6.0对宁海县旅游大数据平台中的节点线路模块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Arcgis10.3空间可视化手段,探究微观尺度旅游流移动规律以及由此形成的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并解析其空间效应.研究表明宁海县旅游流的整体密度较高,呈现出由城区中心节点向周边乡镇次级中心扩散趋势;城区中心的大观文化园和柔石公园等文娱休闲类节点是重要的旅游流集散枢纽,对其他乡镇旅游节点有较强的拉动作用,次级观光游览类节点是宁海县旅游发展的薄弱环节;交通是影响宁海县旅游流空间集散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归纳出旅游流空间集聚、空间扩散、空间联动效应,并据此提出构建全域化旅游网络空间新格局,打造特色鲜明的多目的地旅游精品线路,以及构建多元化旅游交通网络新体系等,旨在将宁海县打造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软件,采用人口密度、人口结构指数、空间自相关等研究方法,以黄山市为研究对象,定量测度案例地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黄山市人口总体上呈现出"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的分布特征,其中屯溪区是黄山市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黄山市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呈正的空间相关性,具有"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的分布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山市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日趋明显.海拔、城镇化率、交通、旅游发展、政策等是影响黄山市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以上海崇明岛为例,以长江隧桥贯通以及上海世博会为人类活动影响驱动因子,从时空角度选择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研究人类活动对岛屿型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以及崇明岛旅游业发展限制因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崇明岛内水环境以及宾馆接待能力良好;入岛交通从以轮渡水上交通为主演变为隧桥陆上交通为主,隧桥陆上交通在"井喷式"旅游后逐步减压,但旅游旺季入岛交通限制因子也从轮渡水上交通变为隧桥陆上交通;崇明岛旅游发展的最大限制因子目前是旅游旺季的游客接待能力以及岛屿内部固体废弃物的清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