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国目前对高职教育生均培养成本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这给实践带来一系列问题。科学界定高职教育生均培养成本项目,准确设计标准生均培养成本测算模型,是完善高职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与学费分担比例,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成人文盲率和生均教育投入三个指标,构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测算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进步指数,并比较各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程度,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首先建立生均成本的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多元化的收费模型.过程中利用多元化的观点,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的教育层次。计算得到某地区某类高校某专业某类教育层次的学费收入.通过模型优化的对比测算,得知高等教育成本与当前学费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前高校收费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现状,根据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理论提出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建议,引入了先进制造企业广泛适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结合高校教育成本的特点,选定教育成本作业项目、确定作业成本动因,分析、归集作业成本,最后核算教育成本.再结合重庆市某大学的教育成本核算实例,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出的生均教育成本与作业成本法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发现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更能真实地反映出高校教育成本.  相似文献   

5.
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高职衔接是关系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寻求中高职教育的良好衔接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优秀的中职学生(包括实践技能优秀者)提供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同时也希望对稳定和进一步发展中高职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分析目前几个常见衔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五年一贯制”的理想形式和“3+2”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浅议高职教育中的“三个面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瑛 《科技资讯》2009,(31):220-220,222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提出的“三个面向”,在高职教育中得到了新的诠释和发展。笔者在本文中尝试着提出了高职教育中的“三个面向”—即“高职教育要面向学生,面向企业,面向社会。”随着这一在高职教育中新的“三个面向”的深入和发展,高职教育必定能够更加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为广大的高职学生找到一条更快、更好、更容易成功的便捷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督促各地依法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建立健全教育投入长效机制。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督促各地落实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推动建立健全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规范学校收费管理。推进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加强改进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加大教育经费使用监管力度,推动财务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8.
论高职教育的能力基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职教育在其教学过程中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符合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却将“能力培养”变成单纯的职业技能实训,实行片面的“能力培养”教育,偏离了高职教育方向。为此,对高职教育“能力”内涵,“能力”范围的界定,能力与职业的关系等方面,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汤红军  吴蜀湘 《科技信息》2007,(16):209-209,66
通过对高职学校“CBE”教育模式的借鉴分析,审视“CBE”教育模式在高职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提出高职教育教学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政府逐渐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投资,资源分配和资源利用处理不当容易造成资源流失,造成财政支出大量浪费。本文探讨教育成本概念的内涵,以Y师范学院为实例,通过分析测算过程及测算结果,对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展开进一步的思考,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加强教育成本核算基础数据建设,在会计核算中增加成本辅助核算,将经费预算执行分析与教育成本管理相结合,实行教育成本报告制度等建议,完善师范高等教育成本管理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彭波 《科技信息》2012,(33):226-227
高等职业教育自从1985年大规模启动发展以来,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其规模不断发展状大,在可持续发展上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社会上对高职教育存在的误解和偏差;国家对高职教育缺乏政策上的支持;高职院校缺乏“双师型”师资人才等一系列因素在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主要采取以政府和个人为主,社会和学校为辅的结构模式。但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政府分担的不足性和个人分担的超负性日益明显。为了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支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增加补偿,同时注意完善高职院校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农业中高职教育"3+2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20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中高职教育“3 2模式”在我省则刚刚起步,尚在探索研究阶段。我院于2004年与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联合试点了“3 2模式”的中高职衔接办学,当年招收了140名初中毕业生,并于2005年扩大为8所中职校,招收学生1780  相似文献   

14.
发展高职院校的“双证制”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在实行“双证制”教育时必须做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和政府财政投入的增加,并规范高职院校的运作,加大对“双证制”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充分利用《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和《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的相关资料,截取2008—2014年七年中的相关数据,对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在免学费政策实施前后生均投入经费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指出了免学费条件下该省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投入经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生均经费保障机制的对策,以期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认真学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努力理顺高专办学的新思路。“现代化”要求发展高等教育 ,必须充分认识“高职”的“现代化”教育职能 ,要从手段上努力改革 ,使高职教育更好地面向现代化。从发展战略上看 ,我校必须通过改革加强高职的职能建设。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不断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相适应,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一支具有高职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搞好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重视专业教材建设,编制一套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创造条件,积极推动高职专业毕业生“多证制”的实施,建立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职教育的"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对高职教育发展的作用,介绍了国外高职教育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我国高职教育实施“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成本分担(教育收费)问题,一直是社会和百姓关注的焦点。教育成本分担是教育产业性的必然产物,是解决旺盛教育需求的必须之举。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成本分担应该以政府为主、个人(或家庭)为辅。人们对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并没有大的异议,而是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和学校收费标准偏高存在许多希望和批评。各级政府及其决策者应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国际“通例”和本国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国家和个人(或家庭)的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并通过立法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20.
探索中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之路,应协调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整合资源、注重内涵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水平;降低收费水平,促进高职院校良性发展;设立高职教育投资公司,降低校企合作成本,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