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有些动物,包括你的宠物,可能会是部分色盲,但它们的视力在某些特定方面超过人类。生物对周围环境的视觉感知取决于眼睛对光线的处理。人类拥有三色视觉,意味着人眼中有3种光受体,也就是视锥细胞,能够感知红、绿、蓝3色;还有一种光受体,叫视杆细胞,可以感知少量的光,让我们在黑暗中也能看见事物。动物们处理光的方式大不同,有些生物仅有2种光受体,让它们变成部分色盲;有些动物则有4种,这让它们能够看到紫外光;甚至有一些能够侦测到偏振光——在同一平面振动的光。  相似文献   

2.
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古人类遗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仙竹  刘武  高星  尹功明 《科学通报》2006,51(16):1929-1935
近20年来, 关于现代智人起源的争论一直是国际古人类学研究关注的热点. 以时代较早的化石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为主要证据的“非洲起源说”支持包括现代中国人在内的现代人类的近祖来自非洲, 而以中国古人类化石材料为主要证据的“多地区进化说”更倾向支持本地区人类连续演化. 但中国距今100~50 ka前的人类化石缺乏已掣肘“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说”. 报道了最近在湖北郧西县黄龙洞发现的5枚人类牙齿化石、20余件石器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 初步分析显示人类化石特征与晚期智人相似, 石器兼具中国南、北旧石器时代文化特点, 动物化石显示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特征并反映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 对与人类化石同生层位的大型动物牙齿化石进行铀系和ESR法定年, 其年龄分别为距今94和44 ka, 而采自此洞中与人类化石同生层的石笋铀系年龄为距今103 ka. 从测年可靠性和动植物化石分析, 古人类的时代介于距今年103 ~ 44 ka之间, 有可能为距今100 ka左右. 这是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距今100 ~ 50 ka, 解剖结构具有现代人特征的人类化石, 对研究中国古人类演化和现代中国人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动物与人类战争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用动物帮助作战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地球上百万种动物,人类选来参与军事行动的仅是极少数.人类对动物军事利用思想的发展创造了军事仿生学.也可以说,动物参战孕育了军事仿生学的萌芽.而现代军事仿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信技术、侦察技术、观测技术、隐身技术都在从动物界觅寻新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千世界.什么事不蕴含学问,什么事不需要学习呢? 接吻是情侣间表达爱意的方法之一.也是一种甜蜜的享受。接吻也是人类区别于大多数动物的能力之一。人的嘴唇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它是外翻并撅起的。但人类并不是唯一有接吻行为的动物。大猩猩也会把它们的双唇碰在一起来表示兴奋、亲昵或和解。  相似文献   

5.
动物与人类战争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用动物帮助作战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地球上百万种动物,人类选来参与军事行动的仅是极少数。人类对动物军事利用思想的发展创造了军事仿生学。也可以说,动物参战孕育了军事仿生学的萌芽。而现代军事仿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信技术、侦察技术、观测技术、隐身技术都在从动物界觅寻新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章 《科学》2013,65(3)
正恩格斯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有思维。动物的大脑中只有实物,只有在人类大脑中才有抽象的符号系统,并用以进行思考。思维是指人脑在感知和记忆的基础上,为寻找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或者为了解决某些问题而进行的思考过程。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因此思维通常表现为一种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当然也包括某些非语言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7.
南非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具极为古老的骨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古老的现代人类祖先的完整骨架。研究人员认为,它是由猿进化成人类期间很多过渡性动物之一。这具骨架是由约翰尼斯堡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检验说明这一骨架大约有350万年,埋在约翰尼斯堡附近洞穴的岩石中。领导这一科研小组的兰·克拉克认为,这具骨架属于南方古猿属的一种猿人,这种动物正好存在于早期人类之前、最近发现的这具骨架看来能像人一样用双脚行走,但很明显也能像猿那样挥动双臂在树木之间穿行,据克拉克说,在确认这具骨架届哪个种类还需大约1年时间一在此…  相似文献   

8.
动物和人类很重要的区别之一是动物不会说话,但这并不证明动物之间没有"语言",其实动物有它们自己的表达方式,不同地区的同类动物甚至有自己的"方言".  相似文献   

9.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七月的流萤使诗人杜牧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流萤是发光的动物,我们的祖先曾将它应用于捕鱼。据《古今秘苑》记载:“取羊膀胱吹胀,入萤百余枚,系于罾足网底,鱼群不拘大小,各奔其光,聚而不动,捕之必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灯光捕鱼”。除流萤外,发光动物还有细菌、真菌、蠕虫、珊瑚、水母、鱼类、昆虫等等。然而说到人体发光,则大多数人都不知晓。 据报载,美国人法兰克和他的太太克雷顿以及女儿泰利,白天和常人没有区别,但当夜幕降临时,他们的皮肤会在黑暗中发光。科学家指出,这种光称为生物光。人们对此还很陌生,而说到生物电就不陌生了。现今医院作的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就是人体生物电的表现,利用生物电可以诊断许多疾病。生物电发出的光  相似文献   

10.
严防动物疾病向人类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禽流感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与动物共患疾病的严重危害。因此不少专家呼吁,要加强对动物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相关研究,严防动物疾病向人类传播。人类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动物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刘惠莉博士表示,人类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其他动物,曾经夺去了数百万人性命的天花、鼠疫、霍乱便是其例子。现代研究初步表明,目前约有100多种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但真正危及人类身体健康的人畜共患疾病有10余种,比如口蹄疫、艾滋病、疯牛病、猪链球病、禽流感、炭疽等。烈性传染病不仅给…  相似文献   

11.
吴汝康 《科学通报》1964,9(8):701-701
关于人的概念,我和安志敏先生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分歧在于两个根本问题:1.什么是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类”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人与猿的分界标志;2.从猿转变到人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个过渡时期以及这个过渡时期是否属于人的进化系统。一关于劳动创造人类理论的理解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首先从人类生产财富的劳动出发,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理论,接着把现代人与现代猿作了详细的比较,顺次指出了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各种特征有:直立行走、  相似文献   

12.
正画家们反映美好生态关系的绘画创作一般都是出于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可以说,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独特的"条件反射";而抨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创作倒可能是被迫进行的——这说明了大多数人对生态图景的审美情趣基本一致。表现生物之间关系的生态绘画现在,具有一定生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在显微镜发明之前,昆虫世界是人类所能观察到的最小的生命世界。动物、植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其他生物之间甚至环境之间存在着千丝  相似文献   

13.
探索恐惧     
研究表明,当某件糟糕的事情发生时,人大脑的一部分开始独立思考,储存自己的记忆,这样下一次碰到类似的威胁时,就可以挽救自己. 人们总是认为人类在许多方面比动物高级,但烦人的迹象正不断出现,它们表明,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常常是模糊不清的.使人惊讶的不仅是动物比人们想象的要聪明,或者它们也有已很稳固的文化、也使用工具并且显然也有记忆,相反,人类的动物性远比人们自己愿意承认的多得多,这一点同样使人傲气大减.  相似文献   

14.
<正>第二个机器时代与第一个机器时代的区别在于智能。第一个机器时代的机器取代并倍增了人类和动物的体力劳动,第二个机器时代的机器将取代并倍增我们的智慧。未来,每5个人就拥有1台机器人。不仅工业型机器人大量进驻工厂,愈来愈多的服务型机器人也悄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制造业、生活中的重要成员。但这也引发新的争议:这些不用吃饭、全年无休、越来越智能化的机器人,到底是人类的帮手还是对手?它们会不会大举抢走工人"饭碗"?对此,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5.
动物和人类很重要的区别之一是动物不会说话,但这并不证明动物之间没有语言,其实动物有它们自己的表达方式,不同地区的同类动物甚至有自己的方言。非洲长尾猴的叫声是它们相互沟通的语言。它的叫声结合其不同动作表达不同的意思:当它抬头仰天叫时,意在通知同  相似文献   

16.
徐桂荣 《自然杂志》2017,39(5):371-377
讨论了生物的创新进化,介绍了创新进化的概念及其遵循的规律,着重分析人类进化中创新进化的表现。早期人类创新进化的主要体现:直立行走解放了手;人工生火、用火是主动取得能源和主动使用能源的开始;熟食取得充分的营养,使脑功能完善;抽象思维的发展是物质的演绎,同时又回过头来改造物质,这是其他动物做不到的,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主动取得能源,主动生产食物,这种劳动是任何动物不可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7.
1.发生史决定构造人类的生存与土壤有密切关系,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份和水份而生长发育,人类喜欢自然界绿色的颜容,利用绿色的产物作为粮食、衣料、燃料和建筑材料,构成了人类的文明。众所周知土壤是植物光合成生产的支承体,这个背光的隐藏于土壤的空间是一个黑暗的世界,人粪和动物的粪尿,动植物遗体等废弃物最后又回到了土壤,经过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等的活动被分解为  相似文献   

18.
至少在陆地上,人没有毛这种独特现象是显而易见的。所有动物或是有鳞,或是有甲壳,或是有羽毛、毛、刺,或是有河马与象那样厚厚的角质化皮肤。没有毛和羽毛的光滑皮肤,能预防干枯的皮肤(不同于蛤蟆和鲵),这在生物学上无疑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区别,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也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区别。然而,我们也多少知道,到目前为止。人类学中的这一特征并没有被真正看成是智人形成中的重要方面。这样的疏忽,看来首先是因为作为要求严格的科学的古人类学,其基础是有凭有据的证明——化石、制作工具的对象、精确确定的古人类遗址的地层时期。光滑的皮肤,甚至是一般的皮肤,都没有留下直接的痕迹。读者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正确的问题:为什么要谈光滑的皮肤?同人类起源问题完全无关的工作使我们产生了这个想法。我们不是人类学家,通过研究皮肤的电性质和光化学性质、皮肤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使我们得出结论:皮肤是重要的进化标志。这也意味着,光滑皮肤的形成对人类起源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已知的人与动物的生物学区别中,三个不可缺少的特征是:直立行走,活动自如的手和发达的大脑。我们认为还应该加上第四个特征,即第二信号系统——光滑皮肤的出现。必须综合地研究这整个四重奏团,尽力在时间上安排这些特征出现的顺序。我们的课题是再现人类起源的场面而不破坏经典的三位一体的严整概念,在现有概念的基础上,补充在我们看来至少是重要的第四个区别。为此要利用象医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心理学这样一些其他学科中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家说;人是细胞的聚集体。天文学家说:人是星河的孩子。化学家说:人是碳原子的产物。文学家说:人是唯一知道羞耻的或者需要羞耻的动物。神学家说:人是犯罪和赎恶这出大闹剧中恭顺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感情有父母的慈爱、朋友的友爱、男女相恋的情爱,以及大众奉献的爱心,等等,这些都是高级动物所独有的精神活动。那么,除了人以外,其他的动物具备这种爱吗?从社会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动物之爱的本质是由遗传的利己基因所决定的利他行动。应该说动物的爱是在物种淘汰、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形成的。为此,动物之爱不能以人类的感情标准来衡量,因为一些行为对人类而言可能意味着绝情绝义,但对动物而言恰恰表示了一种爱意。那么动物又是怎样示爱的呢?与人类的爱有什么异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