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医患纠纷法律关系中,合意免责医疗行为的合意效力在理论与实践上颇具争议,为现行法提出了新的课题。认定合意免责医疗行为合意效力的基础在于对合意行为形式效力、内容效力以及意思效力的准确把握。从理论上与实践上明确合意免责医疗行为的私法效力有助于科学建构医患主体双方的责任分担与利益平衡机制。厘定合意免责的举证责任,强化合意免责的过错推定责任,完善司法公证制度以及医疗保险规制体系能够拓宽合意免责医疗行为的私法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对合阳县地质灾害进行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选用灾害点密度、坡型、坡高、坡度、岩土类型和人类工程活动6个因子建立该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GIS的信息量模型进行合阳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根据计算分析,最终将研究区划分为非易发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和高易发区4个区.其中高易发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16%,中易发区占总面积的4.47%,低易发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98%,非易发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1.39%.  相似文献   

3.
运用GML指数测算了2000—2015年知识溢出下的区域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与不考虑非合意产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知识溢出下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呈梯度变动趋势;当考虑非合意产出时,技术进步占主导地位;当不考虑非合意产出时,大部分省市的技术进步下降,效率改进上升,生态技术创新效率来源于效率改进;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的交互作用及其空间效应能显著提升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地理统计距离空间加权矩阵模型的结果更佳,东部地区尤其凸显,东部地区的知识、技术、创新等要素集聚性较强,促使其知识溢出对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岳鹏 《科技信息》2010,(17):165-166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首先通过对形合与意合进行概念限定,提出英语重形合和汉语重意合,并从形合意合的角度对英汉语言中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探讨了语言使用者的所特有的哲学观及思维习惯则是产生其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从上世纪起就业结构的变迁成为研究趋同性的切入点之一。以江淮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就宏观层面通过变异系数等指标对城市群三个产业的就业结构进行分解,得出二、三产业发达的城市对城市群趋同的作用力更大;同时利用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得出产业就业结构的变迁在地区趋同性中发挥可观的作用,结构比例的差异导致对地区趋同效应的贡献度的差异。与单纯说明趋同程度强弱相比,更侧重于说明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本身实力在改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所辐射出的对地区趋同程度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克下组油藏开发面临单井产量衰减快、含水高,水驱开发效果差,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明确,需要加强目的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评价。利用岩心观察、薄片分析等研究手段,对储层岩石学及储集特征进行分析;以压汞实验分析为基础,利用“主要流动空间”和“分形维数”分别从“量”和“形”的角度关注目的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程度,对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进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克下组储层岩性以砂砾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储层以低孔特低渗为主。“主要流动空间”反映渗流能力贡献率为95%的主要流动空间仅占整体储集空间的不到三分之一;受微裂缝影响,“分形维数”分布于2.6~2.7的样品孔隙结构相对较好,整体反映出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很强,最终主要利用上述两个参数对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进行合理评价,为后续高效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白豹地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3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方法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对储层进行研究.结果 白豹地区长3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长3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结论 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本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溶蚀作用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3储层的高渗带.  相似文献   

8.
严奕  邓若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5):3449-3455
有源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但其非均匀性问题影响着成像质量,非均匀性控制一直是器件研发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在分析CMOS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非均匀性的来源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3套不同层次的均匀性优化设计方案,分别从像素级、列级、芯片级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评价非均匀性问题。研究结果对于设计高均匀性的图像传感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合法的角度,认为有体动产所有权的转移,是一种合同行为;通过对合意原则和交付原则的比较研究和分析,认为在合意的基础上进行交付,是有体动产所有权合同移转的生效要件。这对于正确理解和完善我国合同法的相关条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通辽地区发现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6个家系的临床特征,探讨本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的发病特点和预后,提供HNPCC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西南滇、黔、桂喀斯特地区共建特色数据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了共建特色数据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列表介绍了滇黔桂虫草属资源52种和变种的情况,对其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虫草属是一个广布的属。从种的区系成分上可分为:1 广布成分(36 6%),2 热带成分(5 8%),3 亚洲成分(3 8%),4 东亚成分(26 9%),5 中国特有成分(26 9%)。表明了滇黔桂的虫草是以广布成分为主(36 6%),其次是中国特有成分和东亚成分,初步表明了中国是虫草的一个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列表介绍了滇黔桂灵芝科物种多样性情况。对其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滇黔桂灵芝科有80种和变种,隶属于4属。滇黔桂灵芝科的优势属是灵芝属,有61种和变种,占中国灵芝科种类的57 5%,其次假芝属17种和变种,占16 0%,鸡冠孢芝属和网孢芝属各为1种,各占0 9%。从种的区系成分上可分为:1 广布成分(7 5%),2 热带成分(28 8%),3 热带亚洲成分(12 5%),4 东亚成分(3 7%),5 中国特有成分(47 5%)。表明了滇黔桂灵芝科真菌是以中国特有成分为主(47 5%)。  相似文献   

14.
以滇黔桂结合部旅游资源禀赋的基本状况为背景,对广西百色市的旅游资源及其特色,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滇黔桂结合部旅游合作与发展中的百色市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描述了来自滇黔桂三个省区的革耳属8个种和变种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初步分析了它们的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报道了来自滇黔桂3个省区的香菇属4个种,并给出了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滇黔桂牛肝菌资源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列出了来自滇黔桂3个地区的牛肝菌目8科29属239种。根据资料初步分析了这3省区的牛肝菌资源和区系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区的贫困现状、程度及其特殊性;从自然环境脆弱性、生境严酷性、产业基础和结构、区域发展成本、人口压力等方面阐述了贫困的原因,从挟贫机制、扶贫内容、扶贫重点领域、优惠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该片区挟贫开发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列表介绍了滇黔桂多孔菌多样性情况。对其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滇黔桂多孔菌有259种和变种,隶属于72属。滇黔桂多孔菌的优势属是木层孔菌属,有24种和变种(占9.3%),其次是多孔菌属,有22种和变种(占8.5%),第三是栓菌属,有20种和变种(占7.7%)。从属的区系成分上可分为:1.广布成分(66.7%),2.泛热带成分(9.7%),3.热带亚洲—热带美洲成分(1.4%),4.北温带成分(20.8%),5.中国特有成分(1.4%);从种的区系成分上可分为:1.广布成分(27.8%),2.热带成分(34.0%),3.热带美洲成分(10.4%),4.热带亚洲成分(10.8%),5.北温带成分(13.9%),6.东亚成分(0.8%),7.中国特有成分(2.3%)。表明了滇黔桂的多孔菌是以热带成分为主(55.2%)。  相似文献   

20.
区域旅游竞合是区域旅游共赢的有效途径。地处滇黔桂结合部的百色市具有参与区域旅游竞合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百色市应根据区域地脉文脉尽快整合市内分散的旅游景区,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培养和引进各层次旅游人才,不断提升自身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