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S^2-,SO3^2-与Cu^2+生成盐的溶解特性,用已知过量铜盐沉淀S^2-,剩余Cu^2+用电量分析法测定,间接计算S^2-量。方法准确,可直接测定多价态硫化物复杂体系中两价硫量,S^2-量高时,更宜采用本法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验证实,佛尔哈德法银合金中的银,Cu^2+超过一定浓度有干扰,主要来自Cu^2+的颜色和可能是一种可溶的配合物,并不是生成Cu(SCN)2沉淀。  相似文献   

3.
在H2SO4 介质中, 氯酸钾可以氧化曙红而使其褪色, Cu2 + 对此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从而建立了测定Cu2 + 的新方法. 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5 ~20μg/L, 检出限为0-22μg/L.  相似文献   

4.
用极谱法研究了铕与有机磷酸(P)、丝氨酸(Ser)、半胱氨酸(Cys)等形成的二元体系Eu^3+-P、Eu^3+-Ser、Eu^3+-Cys和三元体系Eu^3+-P-Ser、Eu^3+-P-Cys。考察了各种配合物形成的条件、电化学性质,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结果发现,其稳定常数随有机磷酸烷基取代基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在HAc—NaAc介质中Cu3+与I-、SCN-反应生成I2,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2O3还 原I2,最后用电生I2回滴定过量的Na2S2O2。实验表明,用这种方法测定铜可行的,检测量可达 10-7数量级.  相似文献   

6.
用FT-IR、UV-Vis和XPS等分子光谱和电子能谱方法研究了铜在Fe(CN)^3-6溶液中的腐蚀过程,表面膜的形成及其改性。结果表明,腐蚀膜主要由Cu^1+4Fe^Ⅱ(CN)6(大量)和Cu^2+2Fe^Ⅱ(CN)6(少量)组成,并夹杂有K4Fe(CN)6和K3Fe(CN)6;  相似文献   

7.
脱乙酰基甲壳素选择吸附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壳聚糖对Cu2+的选择性吸附,以壳聚糖制膜,对在pH10.0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Cu2+与锌试剂形成的络合物进行选择性吸附,分光光度法测定。在1.0~4.0μg·mL-1Cu2+-锌试剂络合物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2,最低检测限为0.3μg·mL-1,本方法应用于工业电镀液中Cu2+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向被测水样中加入适量Bi^3+和Na2S,使水样中Cd^2+、Cu^2+、Pb^2+与Bu^3+一起形成硫化物的共沉淀。将沉淀物用热稀硝酸溶解,定容后,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通过沉淀富集,可以测定水样中用直接火焰吸光光度法无法测定的低浓度Cd^2+、Cu^2+和Pb^2+。  相似文献   

9.
利用I^-,SCN^-都对Ce(Ⅳ)与As(Ⅲ)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特点,动力学荧光法测定I^-1,SCN^-含量,又利用SCN^-对上述氧化还反应的催化活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失去的特点。选择性测定I^-,进尔计算出SCN^-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抗坏血酸对Cu~(2+)与TPPS_3配位反应促进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可见吸收光谱法和直流极谱法研究了抗坏血酸对Cu(2+)的还原性、Cu(2+)的还原状态、抗坏血酸浓度及溶液中溶解氧浓度对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TPPS3)配位反应的影响。实验证明,在抗坏血酸存在下,Cu2+与TPPS3可能的配位反应机制为;抗坏血酸首先将Cu2+还原为Cu2+,Cu2+与TPPS3生成很不稳定的、对溶解氧非常敏感的Cu(Ⅰ)-TPPS3中间体,此中间体一旦生成立即被溶液中的溶解氧氧化为Cu2+(Ⅲ)-TPPS3配合物。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透析后活性降低及凝胶过滤分离获知,玫瑰果对活性氧的清除,除了SOD的作用外,大部分来自小分子物质。考察了维生素C与玫瑰果中L-SOD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Schaal耐热实验法,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温度、时间对猕猴桃籽油自氧化过程的影响以及不同抗氧化剂对猕猴桃籽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时间对猕猴桃籽油的自氧化过程有显著影响,温度的影响更明显;TBHQ对猕猴桃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均对TBHQ与PG复配而成的复合抗氧化剂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且抗坏血酸的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优于柠檬酸;添加0.015% TBHQ+0.005% PG+0.01%柠檬酸或0.015% TBHQ+0.005%PG+0.01%抗坏血酸复配而成的复合抗氧化剂,可使猕猴桃籽油在20℃条件下的预期贮藏时间从2个月延长至13~14个月.  相似文献   

13.
细胞分裂类激素吡效隆1号处理猕猴桃后, 果实体积增大,含水量提高,但总酸、可溶性糖, 总灰分的鲜重百分含量和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降低,果实风味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4.
野生毛樱桃生长期矿质营养含量变化与果实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野生毛樱桃生长期果实生长与叶果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果实中Cu,Zn,Fe,Mn,Ca,Mg元素含量与果实生长呈负相关,其中Zn,Mg元素达显著水平;叶片中Cu,Zn,Fe,Mn,K元素含量与果实生长呈负相关,其中K元素达显著水平.叶片中Ca,Mg元素与果实生长呈正相关,其中Ca元素达显著水平。果实中各营养元素(除K外)生长期变化相互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Ca与Mg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Zn,K均与Ca,Mg元素呈极显著负相关;Cu与Ca元素呈显著负相关;K与Zn,Cu元素呈显著正相关;Zn与Cu,Mn元素均呈显著正相关。叶片和果实中矿质营养元素间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煅烧牡蛎壳粉对‘南岛无核’荔枝园土壤酸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设置CK组和T1~T3处理组,分别施加牡蛎壳粉0,1,2,3 kg/棵进行田间试验,并对土壤的pH值、容重和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进行10个月的跟踪测定,在荔枝果实成熟后进行单果重、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1组的土壤pH值由5.09提升至6.13,上升1.04,果实单果重提升20.79%,果实硬度升高52.14%,糖酸比、固酸比均有显著提升;T2组的土壤pH值由5.01提升至6.33,上升1.32,容重由(1.46±0.04)g/cm3下降至(1.28±0.02)g/cm3,果实硬度、糖酸比较对照组分别增加58.92%和42.32%;T3组的土壤pH值由5.08提升至6.27,上升1.19,土壤容重由(1.46±0.03)g/cm3降至(1.26±0.03)g/cm3,果实单果重和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8.35%和31.86%。可见,煅烧牡蛎壳粉能显著改善‘南岛无核’荔枝土壤酸化现象,降低土壤容重,促进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进而显著提升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6.
红平菇的生长特性及其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红平菇的生产栽培条件及其子实体营养成分组成,结果表明:红平菇一级培养的较优条件为PDA培养基,pH 6~7,温度25~28℃;二级培养的较优条件为液体摇瓶培养;三级培养的较优条件为散射光,光照强度为1 020lx,昼夜温差较大.红平菇子实体营养丰富,包含氨基酸、维生素、脂肪、还原糖、纤维、矿物质等成分,属于低脂肪、高蛋白的健康食品,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6年生黄花梨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套袋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套白色单层塑料袋和对照相比,在5月中旬黄花梨果实套双层纸袋后果面光洁度显著提高,病虫果发生率降低,着色趋于一致,果点变小、数量减少,明显改善了果实的商品外观,增加了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的含量.尽管果实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略有降低,但不影响果实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8.
火棘果实成熟期中生物学特性及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火棘果实成熟期生物学指标和营养成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粒果实直径、平均每粒果实重、100粒果实果肉重、100粒果实种子重均随果实成熟度的变化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果肉水分、还原糖和灰分的含量在果实完全成熟前是缓慢增加的,随后又缓慢下降。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实成熟前期逐步增加,至几乎完全成熟时达到顶峰,然后含量又下降。粗蛋白的含量随果实的成熟度的变化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矿质元素中的Cu、Zn、Ca、Mg、Pb等的含量也各有其规律。该研究为适时合理采摘利用火棘果实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果实性状和品质参差不齐问题,测定了70份沿河县沙子空心李种质的果实纵径、横径、平均单果重、白利糖度、酸度和糖酸比,利用相对值综合比较法筛选出LQG-5、XZM-6、LT-3和LYK-9等为适宜示范推广的大果型、口感优的优良种质。为沿河沙子空心李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提升空心李产品品质、促进果农增收及推动空心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