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计算机控制仿形铣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新型三维靠模仪,在微计算机系统(16位)控制下,以宽调速 电机驱动的新型仿形铣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包括三向仿形等28种不同的工作方式, 加工精度高,加工圆截面的圆度误差不大于±15μm,在X4450铣床上试验成功。 该系统已为生产所采用。 文中讨论系统的构成,仿形工作原理,主机和 PC间的通讯,程序组织和实验结 果等.  相似文献   

2.
对用仿形磨削方法磨削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周边的仿形凸轮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根据凸轮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开发出一套设计和绘制仿形凸轮的CAD和CAG软件,采用该软件可以省去大量的繁复计算与绘图工作量,缩短设计制造周期,实现设计、绘图自动化。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径向仿形磨削的可行性依据,即被加工型面上每点对应的仿形压力角都应小于其极限压力角;推导出加工中仿形压力角及仿形机构允许的极限压力角表达式;进而提出提高仿形运动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1:1仿形磨削表面粗糙度影响因素和加工误差组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实用的保证均匀表面粗糙度的控制方法和仿形加工误差的计算方法。得出:可依据具体的磨削型面和仿形结构控制磨削工艺,保证稳定的表面质量;可通过伺服系统、磨具和仿形结构的误差及型面特性确定仿形磨削型面上每一点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高速水稻插秧机电液控制仿形系统.对于仿形过程的升降和中立两个阶段,提出将力位切换的控制方式运用到插秧机仿形系统的设计上来.根据仿形系统在不同阶段的性能要求,分别运用M 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仿形系统在升降阶段的位反馈式控制模型和中立阶段的力反馈式控制模型以及二者切换时的力位切换控制模型.并且,为了提高仿形系统的控制性能,采用模糊PID算法来对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研究表明,仿形系统采用模糊PID控制可以显著地提高其在不同工作阶段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6.
数控仿形加工控制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分析数控仿形加工关键技术,讨论了加工区域中运动路径生成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加工方式实时调度机制针对仿形加工中测头跟随控制问题,提出速度圆矢量分解算法,还给出了数控仿形系统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在曲面几何参数实时识别和密切曲率法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仿形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技术是曲面几何参数实时识别系统,由在端面上布有传感器点阵的盘形智能仿形头、曲面几何参数识别软件、仿形头姿态控制软件和姿态控制系统构成,仿形头姿态控制的原理是密切曲率法,由于几何参数识别系统可同时确定曲面上一点的坐标、法线向量、主曲率和主曲率的偏导数,故该技术既可用于高效率的实时五轴联动仿形加工,也可用于对三维实体模型进行高效率的数据采集,生成简捷的数学样条。该技术与CAD/CAM技术相结合,可以很方便地对实体模型进行修改,具有很好的柔性。  相似文献   

8.
仿形仪高速跟踪扫描模型表面的尖点区域时 ,其压偏量变化过大 ,会降低仿形加工的精度 .针对这一问题 ,应用自行设计的具有独立CPU的智能卡 ,根据模型表面的光滑性调节仿形仪的跟踪扫描速度 ,实现了仿形加工的自学习控制  相似文献   

9.
火车车钩舌面经常需要进行焊补,传统的手工堆焊工效低且质量差,为配合仿形自动堆焊机的研制,本文设计了自动堆焊机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眦控制技术,两个伺服电机、一个步进电机驱动和三维精密工作台机械传动,实现三坐标、多道自动堆焊,保证S面精确成型。经过调试及模拟运行后表明,该控制系统能使焊枪运动轨迹为要求的S形,并使Z向工作台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下运动,保证了自动堆焊机的仿形精度和工作效率,达到其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仿形机构是免耕精密播种机的重要部件,通过对仿形机构受力分析,说明了平行四杆仿形机构的播种单体工作过程中不平稳之处,并对该机构进行了创新改进设计。用UG软件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通过运动仿真动画来观察仿行机构的运动过程,研究仿形机构的运动规律,得到开沟器位移曲线、加速度曲线、仿形角变化曲线、压缩弹簧位移曲线。结果表明:仿形结果与理论设计一致,并且仿形效果能够满足播种要求。该仿形机构可以使播种机整体减少了连续的震动,并提高仿形精度,在比较快的播种速度下使仿形轮保持与地面的接触,保持开沟器的稳定性与开沟深度。该研究对播种机仿形机构的参数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控仿形加工控制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数控仿形加工关键技术,讨论了加工区域中运动路径生成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加工方式实时调度机制,针对仿形加工中测头跟随控制问题,提出速度圆矢量分解算法,还给出了数控访形系统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CPU-GPU系统中基于剖分的全局性能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将应用移植到CPU-GPU异构并行系统上时优化策略各自分散、没有一个全局的指导思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剖分的全局性能优化方法.该方法由优化策略库、剖分工具库和策略配置模块组成.优化策略库将应用移植到异构并行系统上的性能优化过程划分为访存级、内核加速级和数据划分级3级优化;针对3级优化剖分工具库提供了3级剖分机制,通过运行时的剖分技术获取剖分信息;策略配置模块根据所获取的信息指导用户在每级优化中选择合适的优化策略.实验证明,基于剖分的全局性能优化方法可以明确地指导将应用移植到CPU-GPU异构并行系统上的全局优化过程,利用该优化方法后,以矩阵相乘和傅里叶变换为例的应用性能提升明显,最终性能相对于访存级优化最高可提高30%左右.  相似文献   

13.
非轴对称端壁成型及其对叶栅损失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叶栅非轴对称端壁成型的基本原理,探讨了非轴对称端壁成型的技术,利用三角函数构建了叶栅非轴对称端壁的型面,对5种不同端壁的叶栅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三维时均可压缩N-S方程组求解方法,对构建的非轴对称端壁的跨音速直列叶栅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非轴对称端壁可有效降低叶栅二次流损失,所建立的非轴对称端壁成型方法效果比较明显;成型过程中单峰幅值控制函数要明显优于双峰函数,单峰幅值控制函数中最大幅值约占5%叶高为宜,此时计算结果显示在叶栅128%轴向弦长处总压损失降低了约4.7%。  相似文献   

14.
利用垂直地震剖面资料波场可分离的特点,以下行波作震源函数,上行波作约束进行一维波动方程这代反演,同时给出了一种速生成梯度生成梯度矩阵的心算法。该法适用于井底以下地 预测以及阴钻反演,实际资料的算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随动仿形系统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性能指标试验与分析的结果。证实了随动仿形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了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井研制了一种宽型滑动轴承的油膜压力周向分布的仿真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这种方法对现场使用的滑动轴承也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用户画像工作中各模态信息不能被充分利用的问题, 提出一种跨模态学习思想, 设计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用户画像模型。首先利用 Stacking集成方法, 融合多种跨模态学习联合表示网络, 对相应的模型组合进行学习, 然后引入注意力机制, 使得模型能够学习不同模态的表示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差异性。改进后的模型具有精心设计的网络结构和目标函数, 能够生成一个由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组成的联合特征表示, 从而可以合并不同模态的相关特征。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模型优于当前最好的基线方法。  相似文献   

18.
Curvelet域垂直地震剖面波场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处理中上下行波重叠难以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VD)和Curvelet变换相结合的分离上下波方法.首先基于数据中随机噪声是统计平稳的假设,在Curvelet域通过分尺度选取阈值压制随机噪声,再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滤除部分下行波能量,最后根据VSP资料中上下行波在Curvelet域分布区域不同,进行上下行波场分离.合成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与f-k滤波方法和SVD方法相比,不仅提高了信噪比,而且减弱了边界上的波形畸变,得到了更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旋形图式和旋形装饰是楚器物装饰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由楚人创造的、普遍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样式,是对原始旋纹的继承和发展。透过形态看观念,楚旋形图式既内含着楚文化的宇宙哲学观念,又因表征楚风楚俗而隐含了楚人的宗教信仰。作为较早出现的结构样式,它对秦汉以及后世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风廓线雷达的探测威力和我国对流层大气湍流常数(C2n)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结合目前对流层风廓线雷达的研制经验以及我国北方地区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与探讨,介绍了风廓线雷达的组成原理,推导了风廓线雷达方程和最大探测距离估算公式.各地区C2n的变化是造成目前风廓线雷达探测距离估算误差的主要原因,试验数据表明,我国北方地区对流层-C2n(均值)随季节的起伏小于边界层-C2n随季节的起伏幅度.此外,信号处理损耗也是风廓线雷达威力估算时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