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银杏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及3种氮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不同萌发状态的银杏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萌发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杏种子萌发期间蛋白质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在种子萌发初期随着萌发的进行逐渐增加,当种子露白、胚根快突破种皮时游离氨基酸含量迅速下降,而幼芽开始生长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又缓慢上升。蛋白酶的活性随种子的萌发逐渐增加,最大值达0.048 mg/(g.h),其后活性逐渐下降;肽酶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萌发开始阶段酶活性变化不大,当种子萌动时酶活性迅速增加,随后趋缓;硝酸还原酶活性也随着萌发的进行而增加,幼苗开始生长后酶活性逐渐下降。因此银杏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蛋白质的降解为幼苗生长提供重要的氮源,这一过程与3种氮代谢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油菜种子颜色与耐贮性的关系,以高温(40℃)高湿(100%)人工老化湘杂油631黄、黑粒种子为材料,分析不同老化时间下的萌发特性和抗氧化生理生化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老化加深的条件下,湘杂油631黄、黑粒种子的萌发率均显著下降,且黄籽的生活力下降明显快于黑籽;人工老化3d的种子相对于未老化的,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均有大幅度提升,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含量明显提升;抗氧化SOD和CAT活性均有显著提升,AsA含量明显下降;老化过程中,黄粒种子的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均高于黑粒种子,SOD活性和AsA含量明显低于黑粒种子,湘杂油631黑粒种子比黄粒种子具有更好的耐贮性,其耐贮性主要依赖于黑粒种子含有活性更多的非酶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种子中多个化学成分含量, 揭示弗吉尼亚栎种子化学成分特点, 以及土壤因子对其影响, 为弗吉尼亚栎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弗吉尼亚栎种子为实验材料, 采用分光光度法、GC-FID、ICP-MS法等测定种子中淀粉、脂肪酸、矿质元素等, 运用方差分析比较地区间弗吉尼亚栎种子化学成分的差异, 进一步基于相关性分析法揭示不同土壤立地条件对种子成分的影响效应。结果 弗吉尼亚栎种子淀粉含量(质量分数)为56.59%~68.59%, 支链淀粉(61.74%)占比显著高于直链淀粉(38.26%),单宁含量平均为30.14 mg/mL;种子油脂含量(质量分数)最高可达11.36%, 共含有10种脂肪酸, 其中油酸是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50%), 维生素E含量平均为358.44 mg/kg, 以γ-VE构型为主(97%); 每100 g种子中检测出的15种氨基酸总量为4 250.00~4 723.17 mg;种子中富含K、Ca、P等大量矿质元素,K的含量最高,平均达到6 460.20 mg/kg,微量元素中Na含量最高,为40.87 mg/kg;种子成分中单宁、含油率、必需氨基酸等地理有分布差异,其中单宁含量和含油率对立地土壤的响应最明显, 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941;土壤因子中主要表现为土壤盐度的影响最广,与种子中单宁、含油率、饱和脂肪酸等多个成分都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弗吉尼亚栎种子含油率较其他栎树种子的高, 且富含淀粉、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矿质元素等, 具有良好的工业开发利用前景;种子中单宁等成分对不同立地土壤的响应较为显著,主要受土壤中盐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对弗吉尼亚栎的种植选址、多功能利用以及弗吉尼亚栎种子的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归种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出当归种子的质量标准,规范种子供需市场,参考农作物种子的扦样、种子净度、千粒重、水分含量、种子活力、发芽率和健康度等检验规程,对岷归1号、岷归2号及其火药种子和野生当归种子进行品质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当归种子净度为93.43%~91.94%,千粒重1.5087~1.6888g,种子含水量12.19%~12.89%,种子活力48.50%~60.00%,发芽势33.00%~64.00%,发芽率65.50%~86.00%,病种率3.7333%~5.3300%,死虫和卵含量0.0362%~0.0806%;岷归2号种子、岷归2号火药种子和野生当归种子在千粒重、种子活力和发芽能力方面均优于岷归1号种子和岷归1号火药种子,其中野生种子中死虫和卵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子,但病种率显著低于其他种子。通过对不同当归品种及不同种子对比研究,提出了供生产应用的岷归1号和岷归2号当归种子分级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5.
Cd,Pb,Ni胁迫对地肤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地肤种子为试验材料,调查不同浓度的Cd,Pb,Ni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并测定萌发过程中种子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淀粉酶总活力、POD及SOD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胁迫使地肤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明显降低,而且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地肤胚根的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3种重金属处理降低了地肤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极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在萌发初期可激活地肤种子中的POD和SOD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对POD和SOD产生抑制作用。3种重金属对地肤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d,Pb,Ni,地肤种子萌发对Cd,Pb,Ni耐受的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为200,200,400 mg.L-1。  相似文献   

6.
苦瓜的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自动定氮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测定苦瓜 (Momordica charantia L .) 5个品种 (当地栽培苦瓜、长白苦瓜、长白 1号苦瓜、 89- 1苦瓜、 92 - 2苦瓜 )的干物质含量、维生维 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矿物质含量及其种子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 ,苦瓜果实含干物质 6 %~ 7% ,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 (P>0 .0 5 ) ;每 10 0 g嫩苦瓜中含维生素 C6 0~ 80 mg,可溶性糖 1.0 8~ 1.5 5 mg,品种间的差异都不显著 (P >0 .0 5 ) ;苦瓜果实的蛋白质含量为 1.3%~ 1.8%、总氨基酸含量为 1.3%~ 1.5 % ,种子蛋白质含量高达 39%~4 5 % ,各种成分相对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不同品种之间存在蛋白质多态性变化。苦瓜种子的营养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柠檬酸溶液浸泡向日葵种子,其发芽指数、发芽率、幼苗株高及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增强。壳聚糖柠檬酸浸泡液中壳聚糖的最佳质量分数是0.020。  相似文献   

8.
以信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20份特种稻为试验材料,采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对其种子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特种稻种子中的总体氨基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黑香稻与信粳糯631种子中总氨基酸含量相差26.64 mg/g;总的必需氨基酸以及各类必需氨基酸含量存在丰富的变异,特别是豫农32和矮秆香稻丸等特种稻品种内总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在20份特种稻种子中限制性氨基酸含量、杂环族氨基酸含量以及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来源于息县的矮杆香稻丸种子中赖氨酸含量、杂环族氨基酸含量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均相对较高.因此,针对信阳地区特种稻种子中总氨基酸含量、限制性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高的品种,可以考虑作为优质特种稻新品种选育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9.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检测了杉木、马尾松种子细胞质冻结和玻璃化形成的温度,并分析了种子内含物成分与细胞质玻璃化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杉木种子细胞质被检测到玻璃化状态的存在,其玻璃化状态形成的温度(Tg)为-52.386℃,杉木种子细胞质的冻结温度为-34.323℃。马尾松种子细胞质未被检测到玻璃化状态的存在,其细胞质在-24.826℃的温度下结晶。(2)杉木种子粗脂肪含量低于马尾松种子,且杉木种子低聚糖/蔗糖的比值(O/D值)高于马尾松种子的O/D值,说明较低的脂肪含量和较高的低聚糖含量有利于细胞质玻璃化状态的形成。(3)含水量与细胞质玻璃化状态的形成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0.
海边月见草种子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测定了海边月见草种子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种子含油率达30%,亚油酸含量很高,达71.8%,并含有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的γ-亚麻酸,此外,粗蛋白含量为19.98%,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27.3%,微量元素锌,铁和维生素E含量很高,分析测定结果为海边月见草种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杨酸对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食荚菜豌豆——青荷1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浸种12h,观察种子萌发及萌发过程中体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及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用较低浓度的水杨酸(10mg/L、50mg/L)浸种,对豌豆种子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但可提高发芽指数,使种子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并对豌豆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用较高浓度的水杨酸(100mg/L、150mg/L、200mg/L)浸种,对豌豆种子的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但种子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并对豌豆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含水率的金钱松种子在贮藏期间的发芽率、生活力以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金钱松种子临界含水率在3%~4%。含水率与发芽率、生活力以及POD活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相关性大小排序为生活力、POD活性、发芽率。(2)金钱松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SOD和POD活性与发芽率、生活力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各项指标与发芽率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S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OD活性、粗脂肪含量,与种子生活力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SOD活性、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MDA含量。(3)O.2-含量虽然与金钱松种子发芽率、种子生活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但是与种子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与MDA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4)金钱松种子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与其他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PEG胁迫对蓖麻种子吸胀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渗透胁迫对蓖麻种子吸胀和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种子吸胀速率均随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5%的PEG处理能促进蓖麻种子萌发,10%和15%浓度的PEG处理对蓖麻种子萌发起到明显抑制;蓖麻种子萌发期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均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5%的PEG处理蓖麻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0%的PEG处理蓖麻种子脯氨酸含量为最高;哲蓖3号种子的抗渗透胁迫能力强于其它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4.
枫香种子成熟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枫香果实的含水量、粗脂肪含量、果实比重等方面来探讨枫香种子成熟的指标与成熟期。结果表明:种子粗脂肪含量可作为机香种子成熟的精确指标;枫香果实的含水量可预测枫香种子成熟期;果实比重及颜色的改变不能作为枫香种子成熟的精确指标;南京地区枫香种子于10月上旬成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种子形态特征与营养成分的地理变异规律,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米槠天然分布区13个种源357个单株的种子,测定种子表型(种子长、种子宽、长宽比、体积、表面积和千粒质量)及其营养成分(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米槠种子6个表型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江西定南(JXDN)的种子长、宽、体积、表面积及千粒质量均最大,且与其他种源差异显著;而安徽祁门(AHQM)的千粒质量最小,仅为江西定南的66.23%,且种子长、宽、体积、表面积均较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1.80%和21.76%,而且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种源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营养成分含量在不同种源间相差很大,存在丰富的变异,种源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4.06%和30.62%。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8.15%,种源内变异是其表型特征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淀粉含量与千粒质量和种子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长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酿酒葡萄种子中的酚类物质和抗氧化物活性特点和价值。方法 以3个酿酒红葡萄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比较葡萄发酵前后种子中酚类物质和各抗氧化物活性,为科学利用发酵后葡萄种子中功能物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不同品种葡萄种子大小及种子中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其中马瑟兰葡萄种子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3个品种发酵后种子中总酚和单宁含量损失量小于其葡萄果实种子中含量的35.98%。赤霞珠葡萄发酵后种子中类黄酮含量为8.51 mg/g,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赤霞珠和马瑟兰种子中原花色素物质含量发酵前后差异不显著,品丽珠葡萄种子中原花色素物质发酵后仅降低了8.78%。3个酿酒品种发酵后种子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均保持在60.00%以上,表现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酚类物质和抗氧化物质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单宁与DPHH清除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类黄酮与DPHH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 酿酒葡萄发酵后种子中酚类物质损失量较少,其较高含量的抗氧化活性物质仍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研究了山楂种子各部位中GA3、IAA、ABA含量在不同采收期、室温干藏和层积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提早于8月25日采收的种子IAA高于、ABA低于9月10日采收的种子。变温层积过程中,前期GA3、IA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3~4个月后有所下降,到154d左右时,均以8月25日采收种子较9月25日采收种子含量高,ABA含量总的趋势是层积前期上升,后期有所下降,比较种子萌发情况,可以认为GA3、IAA对打破休眠、促进萌发有一定作用,而ABA则是抑制萌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的方法,研究栝楼种子吸胀前期、吸胀期、萌动期、胚根伸长期、萌芽期及幼苗期6个时期的总黄酮含量及变化规律。各萌发阶段的栝楼种子经石油醚脱脂后,以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比色法测定各萌发阶段栝楼种子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栝楼种子中总黄酮含量较低,约为1 mg/g,整个萌发阶段总黄酮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至幼苗期总黄酮含量已达2.7 mg/g。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及开发利用栝楼种子提供了参考,为人工调控栝楼种子中总黄酮含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NiFeNb为种子层,制备(Ni82Fe18)1-xNbx(35 )/(Ni82Fe18)(150 )/Ta(30 )系列膜,并对其颗粒大小和磁滞回线等进行测量,探讨种子层中Nb含量x对坡莫合金磁滞回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iFeNb作种子层能更好地改善坡莫合金的微结构.种子层厚度为20 ,Nb含量为24 4%时,磁滞回线有最小的回线面积、矫顽力和较小的不对称性.种子层影响坡莫合金磁滞回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附激活能等因素造成种子层具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进而使坡莫合金具有不同的微结构.  相似文献   

20.
对曼陀罗种子形态特征及营养成分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①曼陀罗种子外形呈肾形,种皮灰褐色至黑褐色,革质,表面粗糙,电镜下观察具梯纹凸起;属双子叶有胚乳种子。种子长宽厚大小为3.14 mm×2.55 mm×1.29 mm,单粒重6.15 mg。②曼陀罗种子萌发所需时间较长,土培、室温约需8 d;种子萌发时子叶出土,形成子叶出土幼苗。③曼陀罗种子粗脂肪含量为190.8 mg.g-1,明显高于可溶性糖(24.4 mg.g-1)和蛋白质(82.2 mg.g-1)等内含物的含量;还含有K,Na,Ca,Mg,Fe,Zn,Mn,Cu等多种矿质元素,且K,Na,Ca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