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编往来     
我看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清华大学学生问布什:为什么美国总是讲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不讲和平统一!布什不作明确回答,只是把“和平解决”解释为和平对话,既不讲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对话,也不讲海峡两岸的统一,这是因为美国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美国从未讲过“反对台湾独立、支持中国统一”的话,从《上海公报》到以后的所有文件、声明,美国一直表示台湾问题要“和平解决”。所谓“和平解决”,无非是两条:一是和平统一,一是和平独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美国的对台政策是支持台湾当局走…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4):I0001-I0001
著名学者钱穆在《学龠》中谈到学问“出”与“入”的问题,他认为,进入学问步骤有四:第一步是专门之学。专读一书,专治一人、一家、一派,此均可谓之是专门之学。如读完一部《皇清经解》之后,方懂得清代考据之学,此亦是一专门。第二步是博通。  相似文献   

3.
南海断续线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权利及相关主张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直为中国政府所坚持。所谓"九条断续线",即我国在南海的传统疆域线。上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后,强行占领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并将其划归台湾(当时台湾为日本殖民地)总督管辖。抗战胜利后,当时的中国政府根据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的规定"三国之宗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  相似文献   

4.
台湾学者盛赞《朱子学刊》《上饶师专学报》台湾中国文哲研究所(筹)编辑出版的《国际朱子学会议论文集》(16开本,分上下两册,约计104万字),由钟彩钧教授主编。该书系1992年5月由该所主办的国际朱子学会议所发表的论文总集,共收与会论文57篇,其中,大陆学者撰写的论文10篇。上饶师专朱子学  相似文献   

5.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与《春秋》“义”“事”之争有莫大关系.在乾嘉实“事”求“是”的学术氛围下,庄存与提出“《春秋》非记事之史”,认为《春秋》之所书,皆“约文以示义”,是“不书”重于“书”;孔广森提出“《春秋》重义不重事”,认为孔子之《春秋》,虽然是因鲁史而作,然每每赋予了新义.虽然庄、孔两人严格上讲,都未必可视同于嘉、道之后的今文学者,然这样一种重“义”不重“事”的问题意识,事实上已为清代今文学之滥觞.  相似文献   

6.
2004年8月7~12日,由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星洲日报》联办的以“忠恕之道与促进世界和平”为主题的首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隆坡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及越南等地的200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里常用在动词前面的“所”字,语法界向来有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意见:多数学者认为“所”字是一个词,但是,对于它的词性看法不一。如马建忠的《文通》定它为“接读代字(代词)”,①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沿用其说,称之为“联接代词”;杨树达先生的《马氏文通刊误》反对把“所”字定为“代词”而称为“表被动的助动词”;②赵元任先生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叫它做“语助词”;③张志公先生的《汉语语法常识》和吕叔湘、孙德宣两位先生在《助词说略》里,都把“所”字定为“助词”;后来多数《现代汉语》都从助词之说,有的把它列入“结构助词”小类里。少数学者则认为这个“所”字不够“词”的资格,称之为  相似文献   

8.
一、《神思》的内容及对“神思”的不同解释“龙学”界历来十分重视《文心雕龙·神思篇》的研究并把它置于相当高的地位。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总纲,几乎统摄了创作论以下诸篇的各重要论点”。日本学者安东谅也说过:。“如果说《文心雕龙》有划时代的独刨性,是在下篇,可以把下篇开头的《神思篇》作为本书的枢纽来考虑”。《神思篇》的这一地位,正是它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决定了的。在这不足千字的  相似文献   

9.
周颖昕 《世界知识》2023,(24):28-30
<正>2022年12月,日本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以及《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整备计划》经内阁会议审议通过。这三份文件强调,从根本上加强防卫力量,才是“国家安全保障的最终保证”。为实现“从根本上加强防卫力量”之目的,《防卫力整备计划》提出,直至2027年,每个财年的防卫费预算最高可达43万亿日元。这条线是参照北约成员国军费在2024年各自应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标准划定的。《关于为从根本上加强我国防卫力确保必要财源的特别措施法案》(以下简称“《财源确保法》”)作为日本内阁向第211次国会提出的第一号法案,经众参两院审议表决,  相似文献   

10.
看中国     
《世界博览》2012,(6):10-11
外国人看北京精神 为什么不让老百姓自己来决定? 埃里克住在北京,他家门口刚刚挂出来一条横幅,上面是四四方方的几个大字“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是最新的所谓“北京精神”运动宣传。埃里克是《纽约时报》驻中国记者,他认为这些内容乏善可陈:“这是一个严肃的,强制性的宣传横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读起来就像是市政府对市民的一种威胁。”  相似文献   

11.
汉乐府札记     
班固《汉书·礼乐志》说:“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同书《艺文志》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由于有这两条记载,后来便有人认为乐府是在汉武帝时才建立的,如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便说:“武帝崇礼,始立乐府。”颜师古在注《礼乐志》那条材料时也说:“始置也,乐府之名盖起于此。”但《汉书·礼乐志》另有一条记载说:“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萧管。”司马迁《史记·乐书》也有一条材料说:“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舞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以增更,于乐府习常隶(肄)旧而已。”这又说明乐府之名在武帝前早已有之了。于是又有人认为班氏所记,显然自相牴  相似文献   

12.
台湾《联合报》去年12月31日刊发社论文章《从拖泥带水的一年反思“台湾病”》。文章称,2012年,台湾地区以马英九得票过半赢得连任揭开序幕,但却随即以其民意支持度骤降至18%以下苦苦撑完一年,可以说是一章险恶的启示。这条直线下坠的抛物线,与其说是马英几个人魅力的消褪,不如说是台湾“自满年代”的终结。  相似文献   

13.
王燕  李利 《科技信息》2007,(33):263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与大陆同根同种,同文同语,海峡两岸的课程文件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本文通过对台湾《纲要》和大陆《标准》两个文件教学评价的比较,对两地英语课程文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对奈良、平安时代日本及同斯新罗在算学教育中使用的教科书《六章》和《三开》的作发属提出不同看法,否定了日本者认为这两部书是由新罗传入日本的,以及韩国学者认为百济人作品的说法。通过对中、日、朝古代数学教育史料的分析和比较得到了新的结论:①《六章》《三开》即不是由新罗传入日本,也不是出自百济人的作用品,它们都是由中国传入的数学书:②这两部书都是唐以前的作品,其作者是北魏时期的数学家高允。  相似文献   

15.
李永凯 《科技信息》2007,(18):180-181
被称为中国“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为世人描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仲卿与兰芝的遭遇至今令人唏嘘不已。多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是乐天的,是缺少悲剧精神的,故中国文学中缺少纯粹的悲剧,尤其是爱情悲剧更显得苍白而无力,而焦刘之爱情悲剧,无疑有力的反驳了这一论调。焦刘的悲剧根源不在其他,而在于情理之冲突,情感与伦理的冲突是中国古代社会无法调和的自在的矛盾,《孔雀东南飞》为我们明晰的展示了这一主题。从文本所展示的故事构架来看,仲卿与兰芝的悲剧是自然而然的“人生之所固有”的悲剧,故可以视之悲剧中的悲剧,是华夏悲歌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16.
龚迎春 《世界知识》2012,(20):24-26
日本外务省1972年3月发表"关于尖阁诸岛领有权问题的基本立场",试图从法理角度论证其对我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以下简称钓鱼岛)拥有主权. 日本政府主张,钓鱼岛在1895年1月通过阁僚决议将其编入本国领土时是无主地,日本是根据国际法上的先占理论取得了对钓鱼岛的主权.1895年5月中国清政府根据《马关条约》第二条第2款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中不包括钓鱼岛,日本根据1951年《旧金山和约》第二条放弃的"对台湾、澎湖之所有权利、权利根据与请求权"中也不包括钓鱼岛.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校青年学者汪义生同志与江西大学副教授公仲同志再度携手合作,编著了《台湾新文学史初编》一书(艾青作序,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冯牧和一些台湾文学评论专家称此书“比较实惠、正确、历史地概括了台湾文学的面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报》等都作了报道或评介,可见其影响之大.《初编》约31万字,分上、下编,共11章。它以史为线索,综合论述了台湾在日军占据时期和进入当代社会近70年来(1920——1988)的文学发展概况,资料丰富,视野开阔,力求从广泛的联系和历史的纵深中把握台湾新文学的历史风貌和基本特征,给人以强烈的整体感和历史的发展感,比较清晰、准确地揭示了台湾新文学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关孝和对《授时历》中弧矢割圆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廓清关孝和对《授时历》中求黄赤道差、黄赤内外差的几何算法的基本线索。方法 历史分析和献考证。结果 详细分析了关孝和对《授时历》中“论黄赤道差”、“论黄赤内外差”和“论白道与黄赤道差”前两条的解释和图说。另外,关孝和根据传入日本的《天大成管窥辑要》的原顺利解决了第3条中的白道交周问题。结论 认为由于原过于简单,所以关孝和的工作具有创造性。关孝和在17世纪前的日本是绝无仅有地完全弄懂了《管窥辑要》的一位学。  相似文献   

19.
《诗经·大、小雅》总的来说,它是一部反映周王朝兴衰的历史。 “正《大雅》”是指《大雅》《文王之什》和《生民之什》中从《生民》至《卷阿》八篇,共为十八篇。它应属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关于《大雅》这十八篇的创作年代,各家说法不同:东汉郑玄认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时代的诗,《生民之什》从《生民》至《卷阿》八篇为周公、成王之世诗。朱熹认为:“正《大雅》……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今按《文王》首句即云‘文王在上’,则非文王之诗矣。《大明》、《有声》并言文武者非一,安得为文武时所作乎?盖正雅皆成王、周公以后之诗,但此什(指《文王之什》)皆为追述文武之德。……”总之他们均认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诗。  相似文献   

20.
赵红 《科技信息》2009,(20):I0117-I0117,I0119
“杂”在文学上一般表示内容的博杂,《文选》首次专立“杂诗”一类,历来被认为内容庞杂而不受重视。文章首先对“杂诗”这一概念重新进行了界说,指出其“诗题”和“诗体”的两重含义,通过分析《文选》“杂诗”的著录情况,进而探究此类诗歌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