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会讯、书讯     
第四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会议通知第四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会议通知第四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会议定于2011年5月22-24日在湖南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召开。第四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年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国防科技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一)工程演化理论和案例研究(二)工程哲学基本理论问题和案例研究(三)中外重大国防科技工程的案例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第四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会议定于2011年5月22-24日在湖南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召开。第四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年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国防科技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一)工程演化理论和案例研究(二)工程哲学基本理论问题和案例研究(三)中外重大国防科技工程的案例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第四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会议定于2011年5月22-24日在湖南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召开。第四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年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国防科技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一)工程演化理论和案例研究(二)工程哲学基本理论问题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工程与哲学之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评析工程师和哲学家对工程与哲学交叉领域的代表性观点,表明工程师完全有能力通过思考工程哲学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工程,更好地建构工程/塑造社会;哲学家们应该切入工程实践塑造出来的社会现实,重建自我认同以赢得社会的承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三结合"传统仍然是促进"工程走向哲学"和"哲学走向工程"的现实依托.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中国哲学事业的发展,促进各学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11家全国性哲学学会拟共同举办中国哲学论坛(2011)。这是继2004年首届中国哲学大会以后的中国哲学界又一次盛会。为举办好这次论坛,特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哲学创新与当代中国发展。  相似文献   

6.
梁军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5):49-49,93
2007年全国工程哲学学术年会于7月24日至26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会议以工程哲学为主题,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根本目的,着重探讨了工程哲学与工程教育、工程哲学与工程伦理,工程哲学与和谐社会建设三个方面的问题。本届年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工程研究中心以及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承办。年会与中国工程院第64场“工程哲学与和谐社会建设”工程科技论坛两会合一,衔接举行。与会代表同时参加了年会开幕前一天举行的工程科技论坛。参会代表共有68人,其…  相似文献   

7.
简论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一般的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不同的。一般的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围绕着模式创造为核心的真理、价值与理想的关系问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需要首先从科学活动,技术活动与工程设计、工程创造活动的区别说起。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程哲学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是工程师、工程管理者、哲学工作者"三结合",相互学习、合作研究工程哲学。开展工程方法论研究是当前工程哲学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方法、方法论、工程方法、工程方法论等概念的相互关系,指出工程方法论研究应该研究体系结构、协同化、非线性相互作用和动态耦合、程序化、和谐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工程哲学和周易哲学是新世纪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两个重要方向。本文从工程时代的到来和哲学发展的趋势,探讨工程哲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树立工程意识的哲学意义和工程哲学的重要内容。文章还提出用科学的精神和现代人文理念研究周易,倡导科学思维和周易思维的结合,强调具有中国特色的周易思维的科学化以及当代社会迫切需要创新易学文化。 作者认为,当代自然辩证法界,研究工程哲学才能跟上时代需要,研究周易哲学才能体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程哲学研究有两个主要视角:一个是以"工程"为核心范畴去阐发社会工程哲学,可称为规范性社会工程哲学;另一个是以"社会"为核心范畴来探讨社会工程哲学,可叫做反思性社会工程哲学。对于反思性社会工程哲学而言,它有三个基本问题需要研究,即社会工程的本体预设、社会工程的认识基础和社会工程的价值维度。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去解决社会工程的根源性和基础性问题。反思性社会工程哲学体现了辨证理性的实践自觉,对于超越工具合理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丘亮辉  王德伟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2):107-107,111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举办、上海大学和上海宝钢集团协办的中国工程哲学年会,2005年9月28-30日在上海宝钢宾馆举行.参加年会的学者同时参加了中国工程院举办的工程科技论坛第四十场--"科学发展观和工程哲学"的报告会.本次大会主题集中,是一次工程哲学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会议.  相似文献   

12.
技术与工程,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是两个既相关联又有差异的研究领域.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对话,并试图对二者关系做一梳理和探讨.文中当代德国著名技术哲学家波塞尔教授认为,就技术哲学是与工程哲学的关系而言,尚无必要把二者划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研究领域.文中强调了技术(工程)不同于科学的特质在于其中所包含的意向或价值因素.工程中使用的是人工制品,工程哲学是否属于技术哲学,取决于有关的定义.从理论的意义上看,工程哲学已经预设了技术哲学.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共西安市委、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日前在西安召开,中国工程院王礼恒、刘德培等18位院士,以“工程哲学与和谐社会建设”为主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提出了许多创见性观点,深化了工程哲学研究,推动了工程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第6届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11月中旬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现向全国科技哲学界征文。"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学术会议"是国内科技哲学界对现象学情有独钟的学术同仁们发起的一年一度的学术会议,旨在弘扬科技哲学学科中的"哲学"品格,沟通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营造"纯粹"的学术风气,为  相似文献   

15.
第6届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11月中旬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现向全国科技哲学界征文。"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学术会议"是国内科技哲学界对现象学情有独钟的学术同仁们发起的一年一度的学术会议,旨在弘扬科技哲学学科中的"哲学"品格,沟通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营造"纯粹"的学术风气,为  相似文献   

16.
第6届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11月中旬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现向全国科技哲学界征文。"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学术会议"是国内科技哲学界对现象学情有独钟的学术同仁们发起的一年一度的学术会议,旨在弘扬科技哲学学科中的"哲学"品格,沟通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营造"纯粹"的学术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全国工程哲学学术年会于7月24日至26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会议以工程哲学为主题,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根本目的,着重探讨了工程哲学与工程教育、工程哲学与工程伦理,工程意识和工程思维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弘扬了“工程师和哲学家的联盟”精神,推动了工程哲学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次年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工程研究中心、哲学系以及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承办。2007年全国工程哲学学术年会与中国工程院第64场“工程哲学与和谐社会建设”工程科…  相似文献   

18.
第6届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11月中旬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现向全国科技哲学界征文。"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学术会议"是国内科技哲学界对现象学情有独钟的学术同仁们发起的一年一度的学术会议,旨在弘扬科技哲学学科中的"哲学"品格,沟通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营造"纯粹"的学术风气,为"后自然辩证法"时代的到来做准备。  相似文献   

19.
西方工程哲学研究初具雏形,但目前学者对工程哲学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尚持怀疑的态度。西方工程哲学孕育于技术哲学但又不等同于技术哲学,作为对技术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其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工程实践是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和解的场域;工程人造物是两个传统交融的结合点;工程哲学在理论层面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33场工程科技论坛暨第一届全国工程哲学年会,2004年12月7-8日在北京科技会堂隆重召开,与会代表和听众200余人,包括10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武钢、宝钢等一批知名企业的老总,并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等10多家媒体记者到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国政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朱训理事长在闭幕式上讲话.论坛围绕"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殷瑞钰等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李伯聪等4位全国知名自然辩证法领域专家作了大会主题报告,与会代表就工程哲学进行了小组研讨和大会交流,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全国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现就大会论坛报告的主要内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