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良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7):18-22,27
不管对科学发现进行语义分析,还是对科学发现活动本身进行历史探究,我们都会发现,科学发现除了具有社会、历史和心理上的属性外,它在本质上乃是新假说的产生、选择、修正、接受和解释的逻辑过程,其逻辑机制正是皮尔士与汉森等所倡导的溯因推理。而且,现代认知科学的新成果促进了溯因推理形式的不断完善,人们意识到在新假说产生与选择中背景理论与背景知识的重要作用,创新了溯因推理的推理形式,令人满意地回答了溯因推理何以能够以及如何能够成为科学发现的逻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怎样获得和接受定律或理论的问题,亦即科学推理问题,是科学方法论的中心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如何发现和如何证明?发现和证明定律或理论要依据什么推理规则?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许多科学方法论家从亚里士多德到穆勒都认为科学家依据固定的推理规则既能够发现也能够证明科学真理,科学是得到证明的确实可  相似文献   

3.
有关科学推理研究的传统路径属于关系范式,以计算知识论为代表的新型路径则属于程序范式。计算知识论路径起源于语言学习的研究,而Kelly是将计算知识论运用于科学推理研究的集大成者。程序范式下的科学推理研究围绕科学推理问题的可解性和科学方法的逻辑可靠性展开,具有规范性、先验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依据程序范式下的计算知识论路径,局部不完全决定性问题得到了细致的分析,发现逻辑在科学哲学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有力辩护。程序范式为科学推理研究提供了完整的分析框架,从可靠探究的角度重新确定了科学推理研究的基本问题,对未来的科学推理研究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辩护是科学假说转化成科学原理的必经阶段,归纳法是科学辩护的基本模型。旧归纳之谜引出了科学辩护的合理性问题。溯因推理作为一种广义归纳法,同样遭到旧归纳之谜的质疑。除了科学发现功能,溯因推理还可以视为一种有效的科学辩护模型。人工智能中的溯因推理的辩护特征,充分表明归纳推理在方法论上的固有缺陷,尤其是科学确证中的证成问题。对科学辩护进行方法论上的保证,为科学辩护而辩护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最佳说明推理源于溯因推理,在一种推理过程中同时对科学假说的产生和评价作出了说明。文章考察了最佳说明推理的基本概念;从新假说产生即科学发现的视角,重构了皮尔士的溯因模型;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最佳说明推理与溯因推理的异同,比较性地评价了两者作为科学探究模式的优劣;最后,尝试性地得出几条结论。  相似文献   

6.
范·弗拉森促使关于最佳解释推理(IBE)的争论集中于IBE与贝叶斯推理的相容性,但是他用动态大弃赌定理作为论据来批判IBE是一种误导。通过对IBE作出狭义、中义和广义的区分,可以更为细致地考察和发展范·弗拉森的合理观点,得出结论:IBE不是独立的推理,无论是科学辩护方面还是"助发现"意义上的科学发现方面,IBE都是相容于贝叶斯推理的。  相似文献   

7.
利奥塔将后现代主义与科学哲学相结合,通过对科学与叙事之间关系的考察来揭示引发现代科学合法化危机的根源。他借助于语言游戏,将科学知识视为是一种语言游戏及其规则来解构现代科学的霸权,进而诉诸于悖谬推理来为后现代科学进行合法化。利奥塔对于科学的后现代反思,深刻揭示了现代科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它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促使我们去反思现代科学,反思现代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哲学中的推理规则",不仅浓缩了牛顿时代有关科学方法论的许多内容,而且还蕴涵着在此之后有关"科学发现的逻辑"问题的历史变化的思想根源,甚至这一规则也可以作为今天"复活发现逻辑"的一个典型的科学史范例.  相似文献   

9.
C.S.皮尔斯是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和逻辑学家。他以科学家作为职业,却常常又声称科学研究是为了逻辑目的,喜欢把看书塑造为逻辑学家,另一方面,他把逻辑学视为科学,丰富的科学经历刺激了他在逻辑学领域的诸多创造性贡献,实际上,考察他的研究道路为我们从事推理工作的科学家和从事推理研究的逻辑学家都提出了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前,尽管与气候相关的科学知识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并没有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提高。本研究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当前在公众气候素养提高方面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气候科学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争议、气候变化沟通的不确定性以及科学共识的缺乏导致公众认知之间的鸿沟加大是其主要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气候变化的科学不确定性短期内无法解决,但气候变化沟通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改善气候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提高,即通过类比推理、论证推理和反驳性推理等三种方式,注重非正规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对社会科学与气候变化相关知识进行融合以提高公众的气候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