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地学期刊的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资料的统计和分析对比,对我国20世纪前半期地学期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是中国地学期刊的发源地,其地学期刊是随着中国地学会、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地质学会及其他地质研究机构的成立才得以繁荣发展地;华东地区的地学期刊发展于20世纪20年代末,是随着中央地质调查所的迁入、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地方地质研究机构和一些学会组织的成立而发展的;西南地区的地学期刊是随着抗日战争爆发,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一些学会组织的内迁,以及地方地质研究机构的成立而繁荣的;中南地区的地质期刊主要由地方地质研究机构创办,地理期刊主要由高校创办,学会组织创办的期刊偏重于矿业;西北地区的地学期刊数量较少,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但中国最早的石油地质期刊在此创办。结论认为,中国地学期刊是依托中心城市而发展的,且受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影响较大,地质研究机构、学会和大学是创办地学期刊的主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南地区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岩层活跃,区内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不良地质现象十分严重。地质问题成为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问题之一。下文主要介绍在西南地区不良地质条件下选择合适的铁线路位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是我国产煤大省,全省50% 以上的煤矿为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地质灾害严重制约全省煤炭工业的发展.根据大量原始地质资料和矿井瓦斯突出案例,综合分析和研究了河南省煤田瓦斯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煤系地层的岩性岩相、构造变形及煤岩变质程度是控制矿井瓦斯突出的三大主要因素.此外,还提出了相应的瓦斯防治对策,对我国东部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又是接壤邻国的重要发展之地,其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部备受关注的地方;农村教育维系着中国教育的大半部分,其教育体系一直经受着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但其教育质量一直不高.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是西南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石,体育教育更是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学生体质问题的关键,本研究以此为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发展进行分析,旨在从问题的根源出发,为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南地处青藏高原东侧,受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持续隆升的影响,金沙江及其主要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以及澜沧江、怒江等深切成谷,形成高山峡谷的地貌景观。特殊的地域地质环境,不仅导致西南地区高边坡“景观”发育,构成这一地区人类活动的主要地质环境;而且导致由于高边坡失稳造成的崩滑地质灾害极为频繁,并且具有规模大、机理复杂、危害大、防治难度高的特点,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构成影响和制约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环境地学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大规模的利用自然资源,化石燃料的肆虐利用等因素导致温度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暖。若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理来进行分析,温度的升高产生的一系列因素对于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起着主要的作用。温度升高导致中国部分地区降雨的增多,部分地区降雨过少,山顶冰雪融化加快,从而促进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气候变暖主要对中国这几类地质灾害的影响比较大,如斜坡地质灾害(崩、滑、流的加剧),土地退化地质灾害(沙质荒漠化、沙尘暴)等灾害。气候变暖对中国地质灾害的影响也会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本文针对气候变暖导致这几种地质灾害加剧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分析各种灾害可能在中国发生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7.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入世的成功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开发和建设,为西南地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本文着重从目前西南地区所处的优势,公务员队伍的现状以及应对的措施来思考西南地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验室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结合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的国家目标,立足于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开展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深度市场化的快速推进,那种与计划经济一脉相承的纵向经贸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为了真正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西南地区经济贸易的协调发展,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坚持区域市场整体协调发展的五大原则,建立市场化的西南地区区域经贸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际地质工程与地质灾害新技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23-27日在长春市隆重召开。大会以“国际地质工程与地质灾害新技术研讨”为主题,由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主办。学术负责人为佴磊教授。到会中外来宾共计64人,外加本院研究生(硕士生加博士生)40人,共计104人。其中外宾15人,日本4人,俄罗斯9人,土耳其1人,中国香港1人。大会共收到中国论文21篇,外国论文9篇(均宣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破除解放前地质机构遗留的分割局面,实现中国地质学界的大统一与大团结,全国地质机构进行了大改组.当年的亲历者记述了这一调整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随东莞党政代表团考察了西南地区,感受到西南地区生态优美、人文荟萃的魅力,感受到西南地区大开发、大建设的魄力,感受到西南地区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论大西南远古地理环境与"西南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智雄 《凉山大学学报》2003,5(1):112-116,120
本文试从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古地质学,考古学,分析大西南远古地理环境与“西南夷”的关系,其一,地理环境对远古人类的影响与作用近乎是决定性的;其二,川滇古陆得天独厚的远古地理环境,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黄色人种的摇篮;其三,我国迄今出土的远古人类化石,大多数在川滇古陆上;其四,元谋人及其使用火对川滇石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黄色人种的摇篮有着极其关键而重要的意义,并批驳了以氐羌说为代表的几种关于中国彝族远古起源的立论存在的种漏洞,从而推论元谋人后裔“西南夷”是大西南地区的土著居民,而彝族作为“西南夷”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大西南地区的土著民族。  相似文献   

14.
干热河谷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准确、高效的对干热河谷区地质灾害环境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遥感图像数据,对地质灾害(滑坡、崩塌堆积、泥石流沟和倾倒变形)的解译特征及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该区地质灾害可行的判译标志,并通过现场调查验证了它的实用性、正确率为今后该类型地区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聚焦岩爆机理探索中国现阶段的岩石工程规模大、难度高,很多工程的开发进入了深部地下空间,不少工程遇到岩爆现象。岩爆机理及其预测预报预警的研究已成为中国岩石力学界必须致力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  相似文献   

16.
焦雪峰 《太原科技》2003,(4):30-30,32
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探讨了杜儿坪矿矿区陷落柱分布规律,对其进行了分类,并浅谈了陷落柱的形成机理,从而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植物的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收》第一册,中国西南地区共有濒危植物(除去稀有和渐危植物)28科,41属,52种,笔者对这些植物的生活型、分布区类型、地理分布和植物区系分布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表明:从属性的分布区类型来看,西南地区37属濒危种子植物中,热带分布型有16属,占种子植物属的43.3%,温带分布型有19属,占51.4%,中国特有分布型只有2属,其中1属为西南地区特有属,说明属的特有分布现象不明显;从西南地区52种濒危植物的水平分布来看,有33种为西南地区特有种,占63.5%,说明种的特有分布现象明显;西南地区跨越了我国仅有的2大植物区,5个地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  相似文献   

18.
文中对在青海高原地区引起边坡岩体变形破坏的滑坡现象进行了有关理论及防治措施的讨论,并评述了多种防治措施的利弊,提出了今后滑坡的防治应充分注重与环保绿色工程的同步进行,并应用与研究现代新技术防治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依据珠江三角洲的地质环境及气候条件,结合地质环境质量及已知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的组合和灾害的发育程度,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考虑环境质量及地质灾害分布的共同影响,对珠江三角洲的环境地质进行分区评价,把珠江三角洲划分为Ⅰ.西部山地丘陵中灾害、地质环境质量良好区、Ⅱ.东北部平原丘陵中灾害、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Ⅲ.中部三角洲平原弱灾害、地质环境质量差区和Ⅳ。南部丘陵重灾害、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四个区,并对每个分区的环境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为珠江三角洲的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和治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对地质灾害的预报和预防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际资料,详细论述了南村的地质灾害现状,初步分析了南村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并讨论了校区地质灾害应采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