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渭干河灌区作物灌溉制度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溉制度随着作物种类、品种、产量水平、各生育阶段的生长情况及自然条件和农业设施的不同而各异,同时灌溉方法也决定着合理灌溉制度的确定,只有合理的确定灌水次数、灌水定额、灌水时间和灌溉定额,才能达到节约用水,科学灌水的目的,确保农业高产,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对渭干河灌区这样大型缺水灌区而言,研究和确定灌溉制度,具有非常重大的科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灌溉试验主要研究适宜不同区域的灌水方法、灌水技术、作物受旱反应和灌溉效益等,以寻求合理用水,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探讨作物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研究水与土壤、肥料、作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大力普及节水灌溉,建立和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新形势下,针对我省干旱缺水...  相似文献   

3.
灌溉水量分配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大系统分解一协调方法建立了灌区优化灌溉制皮及地而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谱系模型,模型中第一层子系统优化采用动态规划方法确定各种作物的灌水定额、灌水时问及次数;第二层平衡协调模型,通过线性规划方法确定了各时段地面水引水量、地下水抽水量及最优种植模式,以求达到灌区年净效益最大的目标.最后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永联试区的具体情况运用本模型加以计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塔里木盆地灌溉农业输水技术和田间灌溉技术的现状。详细描述了区域间在各种节水技术组合下,不同种植作物的水供需平衡优化模型。以总系统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考虑了灌溉面积、灌溉作物面积、水供应、需求及平衡、水输送及最大来水量、作物销售量、化肥需求量等。在模型中还引入了水价,买水约束。用线性规划软件包GAMS对该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令人满意。本模型为研究该地区水资源合理分配,提高水利用率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也可推广应用于其它相似地区的水资源利用领域。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北方灌区半干旱的不良农业环境,采用试验研究和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三坝灌区不同质地土壤、用4种灌水定额方案进行灌溉,分析了利用弃水蓄水灌溉对灌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弃水蓄水灌溉对灌区带来了有利的影响.灌溉可为作物生长提供水分、补充地下水、降低盐碱地的含盐量、促进作物增产、提高水分生产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利用弃水蓄水灌溉是对有效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农业灌溉管理的核心是用水管理,只有完善管理层次上的用水制度,才能有效推动高扬程灌区集约化和科学化管理。作者针对景电灌区用水管理中存在灌溉面积不断扩大,作物种植比例失调,灌水技术与灌溉制度滞后,造成作物生长期供需水矛盾日趋突出且制约灌区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展开一系列讨论。文章在优化灌溉用水,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旱稻品种HD297,以土壤-水分-大气-作物系统模拟模型(SWAP)为工具,以2003-2004年在河南柳园口灌区惠北灌溉试验站开展的旱稻不同灌溉制度试验为基础,应用不同灌溉制度下灌水水平、土壤水势、旱稻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及产量等试验资料,对模型模拟旱稻灌溉制度及作物生长的适应性进行了验证,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检验。结果表明SWAP适合旱稻不同灌溉制度条件下的作物生长模拟。在此基础上应用SWAP分析了无水层灌溉、淹灌、雨养3种水分管理模式下旱稻干物质总量和水分生产率,以及不同地下水埋深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灌溉模式以雨养模式水分生产率最高,其次为间歇灌溉,淹灌最低;地下水埋深对雨养模式的干物质总量和水分生产率影响最大,对间歇灌溉相关指标影响较小,而对淹灌模式则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水稻优化灌溉的经济效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传统灌水方式难以维持,尤其是水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后,农民首先考虑的就是灌溉的成本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而后才决定分配的数量和时间,以使灌溉获取更高效益。本文以查哈阳灌区水稻非充分灌溉试验资料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为Jensen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最大的优化灌溉制度模型,并采用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对建立的非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灌溉定额比当地节水灌溉定额省水22.4%,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提高323元/hm^2,从而为该地区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灌区内的多种作物并存,不同种类作物有其不同的需水规律的情况,探讨并建立了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灌溉季节内多种作物间水量优化分配的双层DP模型,该模型两个层次分别以水量优化分配和灌溉区经济效益为决策目标,可有效地实现节水灌溉高产稳产的优化策略。通过在景泰川灌区的实例应用,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浅水、湿润、雨养及常规(ck)4种灌溉方式对豫南单季稻节水灌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润灌溉为最佳节水灌溉方式,浅水灌溉次之。雨养灌溉受年际间降雨量变化的影响较大而不宜推广。灌水量与灌溉生长效率呈负相关。水稻的灌水高峰是水稻幼穗发育期。  相似文献   

11.
Water balance and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vital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icient irrig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observed data including microclimate and growing parameters of maize from 2009 to 2012,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 was estim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the FAO-56 crop coefficient approach and the Penman-Monteith model; the changes in soil water storage were estimated through the monitored water content at different depths from 0 to 3 m; the water content monitoring zone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ub-zones according to the water-balanc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oil layers and water monitoring data. On these bases, in combination of water-balance model, three aspects were analyzed: water-balance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ater-balanc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hree different sub-zones; and water-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en sunny days following irrigation. These analyses revealed severe deep leakage under present irrigation management, which could be remedied by limiting onetime irrigation practices and increasing irrigation fre- quency. Additionally,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different growing stages.  相似文献   

12.
华北平原区地下水超采严重,面对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迫在眉睫,现在河北省选取一些试点区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来缓解农业灌溉用水压力,不断压减地下水超采量。为了得知节水灌溉技术在试点区的推广应用情况,本次在河北省沧州市14个县选择典型地块进行小麦灌水试验。灌试验期跨越整个冬小麦生育期,灌水试验采用超声波流量计和体积法进行相互印证,并结合小麦生育期内用电量及灌溉次数对灌溉用水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管灌的试验和理论灌溉用水均高于喷灌,分别为5.68%和17.68%,低压管灌试验灌溉用水量总体比理论推算灌溉用水量高5.3%,喷灌试验灌溉用水量总体比理论推算灌溉用水量低8.5%。喷灌相对管灌节水效果更优,但喷灌相对管灌普适性较差推广难度大。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因地制宜,并增强灌溉设施建后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13.
秋浇对内蒙古义长灌域地下水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浇是河套灌区一种特有的灌溉制度,对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套灌区义长灌域为研究区,收集了研究区近30a的监测资料,分析义长灌域引排水盐量变化特征及秋浇对地下水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81—2010年研究区引排水与引排盐量变化趋势相似,引水量相对稳定,引盐量呈上升趋势;排水、排盐量变化幅度较大,增减频繁.研究区排水、排盐效果差,多年平均排水、排盐量分别占引水、引盐量的4.80%和11.06%,灌区长年处于积盐状态.秋浇占全年引排水盐量的比例较大,尤以排盐所占比例最大,多年平均秋浇排盐量占年排盐量的53.81%.秋浇对地下水位影响显著,秋浇前后地下水位相差较大,秋浇后地下水位为全年最高水位.秋浇虽具有良好的压盐效果,但不具备减少灌区积盐、改善地下水水质的效果.提高研究区排水排盐能力是改善义长灌域地下水环境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对科尔沁区丰田镇建新村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控制地块进行应用参数确定和田间工程设计。技术参数主要包括最大灌水定额、灌水周期;作物(玉米)灌溉制度设计;田间工程设计包括选定水源井、进行管网系统布置、确定工作制度、进行水力计算,最后选定系统所需的供水设备的总扬程和总流量,确定水泵的型号。  相似文献   

15.
以通杂108、通杂126为材料,分析了在不同灌水时期处理下产量及与产量有关的穗长、穗重、穗粒重、千粒重等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处理均比CK增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两品种产量及不同灌水时期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穗重、穗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从直接通径系数分析来看,穗粒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穗重通过穗粒重对产量影响的间接通径系数正向最大.  相似文献   

16.
推广雨水集蓄利用灌溉技术,规模化发展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是解决干平地区铁水问题、改各丘陵山区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对山西省祁县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水土资源、降雨、集流条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推广、发展集雨灌溉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折了集雨灌溉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发展前景,提出了推广和发展集雨灌溉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Drip irrigation system can achieve high uniformity. When the system is designed for uniformity coefficient equal or more than 70%, the water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can be expressed as a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further simplified to a linear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the irrigation scheduling parameters, percent of deficit, application efficiency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by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Using this effective model and the irrigation application, the total yield affected by the total water application for different uniformity of irrigation application can be determined. More over, this paper uses the cost of water, price of yield, uniformity of the drip irrigation system, crop response to water appl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of pollution and contamination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irrigation schedule. A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optimal irrigation schedule can achieve the effect of water saving and production incremen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schedule in which the whole field is fully irrigated.  相似文献   

18.
作物非充分灌溉制度的模拟优化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灌溉制度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率。以农田水量平衡模拟模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和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函数为基础,建立了以灌溉日期为决策变量的非充分灌溉制度模拟优化模型,利用单纯形搜索法来确定最优灌溉制度(以作物产量最高为目标)。针对北京1999年冬小麦返青后的实际情况,利用以上方法对冬小麦灌溉制度进行了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最优灌溉制度下的田间腾发量和冬小麦产量也相应增加,但其增加幅度却逐渐减小。在灌溉水量不足的条件下,应首先保证抽穗初期的灌溉,然后考虑在拔节期进行灌溉,可以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汾河三坝灌区浅层咸水利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汾河三坝灌区淡水资源短缺,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三坝线层地下咸水灌溉试验(1990~1995)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3.0~5.1g/l的咸水灌溉小麦、玉米、棉花和高梁,均比不灌的增产30%以上;在春季河灌和汛期集中降雨淋洗的条件下,作物根层土壤不积盐;实行咸淡水轮灌,增辟水源,改善水质,可获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动态耦合运算分布式地下水模拟模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技术路线,建立了干旱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耦合模型,该模型既可以对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优化调度,又可以合理控制区域地下水位.最后将耦合模型应用到黄河流域某灌区,并对灌区2020和2030年的水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同时对不同区域的地下水埋深进行了控制.研究成果可为干旱灌区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盐碱化防治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