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大跨径混凝土梁桥在长期变形分析时剪切徐变的影响,针对剪切徐变系数的取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扭转的剪切徐变试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并开展三组混凝土试件的剪切徐变试验研究;获取375 d的徐变系数曲线,利用现行规范模型的参数修正,对剪切徐变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并通过有限元对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扭转的剪切徐变试验装置可对构件进行有效加载;通过扭转剪切得到的徐变系数计算公式可用于试验数据分析;C30混凝土试验剪切徐变终极值为规范轴压徐变终极值的2.26~2.63倍,剪切徐变在受荷早期的发展低于轴压徐变,但后期逐步加速;受扭构件等剪切影响显著的结构徐变计算应考虑剪切徐变效应.  相似文献   

2.
徐变效应是混凝土材料的长期固有特性,通过短期试验难以分析混凝土构件强度、含水率等因素对徐变效应的影响规律。在混凝土试件加速干燥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加速干燥和未加速干燥混凝土试件的长期同步加载试验,探讨了加速干燥条件下混凝土徐变效应的变化规律。初步研究表明,加速干燥试验能减缓混凝土试件徐变效应的开展程度及发展速率,从而缩短混凝土长期徐变效应试验的观测周期。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行设计的杠杆卧拉式徐变测定装置对早龄期掺外加剂混凝土进行徐变特性试验研究,研究外加剂对于混凝土早期徐变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缓凝、泵送混凝土增强剂对混凝土早期拉伸徐变有一定的影响,在同水灰比及水泥用量条件下,加载时混凝土强度越低,徐变越大。  相似文献   

4.
新老混凝土组合梁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预应力作用下新老混凝土组合梁混凝土收缩徐变的试验研究,包括组合梁的挠度-时间曲线、混凝土应变-时间曲线及预应力损失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在预应力作用下组合梁的挠度、混凝土应变、新老混凝土界面间的应变差、截面曲率随时间的增长明显增加.虽然界面间的混凝土应变差值在逐渐增加,但是滑移值较小,界面间的粘结可靠.预应力前期的损失较大,随着时间的增长,损失逐渐减小.采用规范给定的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分析了预应力损失.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随时间变化的换算弹性模量建立了新老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有限单元法,为了验证建立的有限单元法的正确性,对试验梁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单元法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对三种C60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徐变试验,研究其徐变特性,与规范规定徐变系数对比,从而为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成果为我国新建铁路混凝土桥梁的设计与应用及有关规范的编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试验基础上对澳洲新规范(简称AS3600-1988)中混凝土收缩与徐变公式中的全部系数进行了推导,得出了计算公式,取代了规范中33条系数曲线,使混凝土长期受荷下非线性变形计算机求解成为可能,并对澳洲,美国ACI及欧洲CEB规范求解与试验结果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7.
杠杆卧拉式徐变装置测定混凝土早期徐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杠杆卧拉式混凝土徐变测定装置,并利用该装置测定早龄期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拉伸弹性模量、徐变以及拉伸强度,验证装置在测定混凝土早龄期徐变、弹性模量等参数的可行性。试验研究表明,采用该装置不仅可以测定混凝土的早龄期徐变、弹性模量,还具有不需要稳压装置保持测定荷载恒定不变的优点。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徐变测定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低于非徐变混凝土试件,加载龄期越早,极限抗拉强度降低幅度越大,证明了徐变对于混凝土的承载强度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跨度无碴轨趟颥墚的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种C60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徐变试验,研究其徐变特性,与规范规定徐变系数对比,从而为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成果为我国新建铁路混凝土桥梁的设计与应用及有关规范的编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恒温恒湿的实验室内进行混凝土受压柱的徐变试验.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徐变应变随时间发展的曲线对配筋混凝土与素混凝土的徐变应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钢筋能有效地抑制混凝土徐变.基于实测徐变应变数据提出了较精确的混凝土徐变系数预测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获得了普通钢筋对混凝土构件徐变影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徐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变为混凝土的特性,在实际工程中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提高对混凝土徐变的长期预测精度,是工民建设计中要解决的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论述了混凝土徐变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B3模型对混凝土的徐变进行计算,同时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在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对8根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进行抗剪试验,研究剪跨比、配箍率、纵筋配筋率对试验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构件的破坏形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相似,高强钢筋和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协同工作能力;在无腹筋情况下,随剪跨比的提高,梁抗剪承载力随纵筋率的增大抗剪承载力略有提高,但变形能力降低;采用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值比实验值小,说明规范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建议采用适用于纤维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剪计算公式,使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值更接近.  相似文献   

12.
对12根配置500 MPa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抗剪性能试验,并对其抗剪性能、裂缝宽度和挠度进行分析.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能很好地预测高强箍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在验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抗剪强度设计值不应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设计值的80%;在应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构件受剪切产生的挠度时,应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混凝土剪切力学性能,设置单轴剪切和考虑轴压作用剪切力学试验,应用材料剪切试验机得到不同加载工况下混凝土破坏形态和剪切位移—荷载曲线,通过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轴压作用使得平行剪切向混凝土侧面形成一定的斜裂缝,同时使得剪切位移—剪切荷载曲线存在荷载稳定阶段;随着轴压比的提高,混凝土剪切应力和剪切位移明显增大,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对混凝土剪切力学性能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钢板-砖砌体组合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托换改造技术.为了掌握钢板-砖砌体组合梁的受剪性能,完成了6根组合梁的静载试验,研究了钢板厚度及螺栓间距对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分析了组合梁受剪破坏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钢板与砖砌体两者互为帮助、共同工作,剪压区砌体与钢板的破坏并无明显先后顺序.组合梁的破坏总是始于剪压区钢板的局部屈曲,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侧向钢板的厚度,螺栓间距在一定范围内对承载力影响不大,但是螺栓的布置形式对钢板的失稳破坏形态及承载力起决定性作用.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对梁两侧上端进行加强约束从而提高梁的抗剪性能.此外,本文给出了组合梁抗剪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钢筋混凝土开孔梁是降低建筑层高的有效途径,但迄今仍缺乏对开孔梁系统的、多参数的试验研究。本研究进行了20个腹部开设矩形孔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件在集中荷载下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梁开设孔洞后,其抗剪承载力下降,其挠曲变形特点也不同于一般的实腹梁;孔侧配置加强箍筋和加强斜筋都可以提高开孔梁的抗剪承载力,当孔侧加强腹筋和弦杆的配箍足够大时,可避免梁发生剪压破坏;孔洞上方混凝土可视为偏心受压杆件,孔洞下方混凝土可视为偏心受拉杆件,两种杆件的杆中均存在反弯点。文献[6]的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估开设矩形孔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徐变效应对钢骨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影响.给出徐变函数数学模型,应用黏弹性理论,建立钢骨混凝土梁徐变效应分析模型,研制钢骨混凝土梁徐变效应分析计算程序,研究了钢骨混凝土简支梁在徐变效应影响下的承载能力、应变变化、变形性能及交接面滑移等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沿梁长范围内,跨中截面处的弯矩、应变和变形最大,滑移最小;在荷载作用后的初始阶段,跨中弯矩、应变、变形和滑移均有明显变化,之后各参数值随着时间的增长趋于一定值.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受剪性能,考虑纤维掺量、剪跨比、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制作9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对其进行受剪性能试验.根据试验得到的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和受剪承载力实测值,分析不同参数对试件的破坏形态、受剪承载能力、刚度和剪切延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裂缝间的纤维可延缓裂缝发展、减小斜裂缝倾斜角度、提高构件受剪性能,且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较普通混凝土梁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剪切延性.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考虑了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对受剪承载力的贡献,建立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通过国内外26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试验数据对其进行验证,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之比的平均值为1.049,标准差为0.107,变异系数为0.102,二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对3种C60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徐变试验,研究其徐变特性,并与规范规定的徐变系数进行了对比。对一座85+135+85m的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模拟施工全过程,分析计算了铺轨后20年间由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引起的徐变变形。将试验结果应用到实桥后期徐变变形的预测中,从而为该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我国新建铁路城际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与应用及有关规范的编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