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行科研工作,经林业部批准,1990年4月陕西省首次成功地活捕了两只成年雄性羚牛.陕西的羚牛属秦岭亚种,分布在秦岭14个县,主要栖息在海拔2200-28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及针叶林林带内.这次活捕羚牛的地点选在城固县板凳乡中坪林场.羚牛具有按季节垂直迁移的习性.特别是春季  相似文献   

2.
对陕西产腹蛇二亚种-秦岭亚种和短尾亚种血液形态学作了研究,鉴识了各类血细胞形态,并在两亚种间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秦岭是我国羚牛的主要产地之一 .本文阐述了秦岭地区的自然条件、羚牛的分布、生活习性 ,探讨了秦岭地区羚牛受伤的原因 .  相似文献   

4.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又名扭角羚,属偶蹄目,牛科。它的形态、结构介于牛羊之间,在我国有两个亚种,即秦岭亚种和四川亚种。羚牛是我国特有的高山珍贵动物,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羚牛的吻,鼻宽大而裸露,前额向上隆起,双角扭曲奇特,所以在动物园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对动物学的研究也有重大的科学意义。羚牛在野外分布地区狭窄,数量不多,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衍后代难度很大,至今仅有几家动物园饲养和繁  相似文献   

5.
陕西蝮蛇二亚种血液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产蝮蛇二亚种──秦岭亚种(AgkistrodonhalysginlingensisSong)和短尾亚种(A.h.brevicaudusStejneger)血液形态学作了研究,鉴识了各类血细胞形态,并在两亚种间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刘元村 《科技潮》2007,(9):56-57
羚牛为我国的珍稀动物,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肃和陕西南部均有分布。它们生活在海拔l500米~4000米的高山上。这些地方山高谷深、地形崎岖,气候、环境严酷。对于许多动物来说,在这里是不能生活的,而对于羚牛来说,这里却是它的“宜居”之地。它们把悬崖陡坡当成“健身房”和运动场,把竹林、灌木丛作为隐身休息的“卧室”,繁衍栖息。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2016,(4)
正秦岭因"中国地理上最著名的南北分界山脉"和"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而被人们所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秦岭有那么多的蝴蝶。秦岭是我国南北方地域和气候的分水岭,它横亘在中国的腹地,东西绵延1 600余千米,跨越甘肃、陕西、河南三省,当然最主要的部分在陕西,因此陕西也简称"秦",亦有"三秦"之称。秦岭的主峰太白山海拔3 767米,是我国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一高峰。秦岭山高林密,道路险峻,有些地方人迹罕至,很多珍稀的动植物得以保存,大家耳  相似文献   

8.
程醉 《少儿科技》2013,(6):38-39
关于我国特有的大型哺乳动物,陈二毛知道除了大名鼎鼎的熊猫,在秦岭地区还生活着秦岭羚牛。然而,由于秦岭腹地山路崎岖、荆棘密布,秦岭羚牛一直鲜为人知,充满神秘色彩。不过,在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国国宝级野生动物展示会上,陈二毛了解到了它们的真实一面。  相似文献   

9.
陈慧爱 《科学世界》2005,(10):88-91
生息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云南西部、四川、甘肃、陕西秦岭一带的扭角羚是牛科中的稀有动物。在已知的四个亚种中,特别是生息在以陕西省为中心的中国中部地区的金扭角羚更是具有美丽的毛皮。随着生息地的不断开发,不管哪一亚种的扭角羚,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秦岭大熊猫局域种群的划分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至2002年对秦岭的大熊猫开展了全面的专业性的第三次调查,对其种群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可划分为6个亚种群.提出了陕西大熊猫局域种群的观点,讨论了秦岭大熊猫局域种群的形成因素、种群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动态发展趋势,为陕西省有效保护大熊猫及栖息地、合理布设保护区、选择巡护监测重点等方面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春,陕西省楼观台林场修路队,在秦岭梁顶修路时,捕拾到一只因母羚牛受惊而遗弃的4日龄小羚牛,并将它送到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饲养抢救研究中心喂养。这只小羚牛雄性,体重5公斤,体长61厘米,体高51厘米;能站立走动,但身体比较虚弱,且因饥饿不停的发出“哞哞”的叫声。脐带未干,体色呈浅褐色、柔软无光泽,四肢色深,面部呈浅褐色,吻部及两耳为深褐色,背部棕褐色。起初我们用开水冲牛奶粉200克,倒在盆里喂小羚牛,但  相似文献   

12.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研究了陕西蝮蛇三亚种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结果表明,蝮蛇短尾亚种仅有5条带,中介亚种和秦岭亚种各显6条带,其中,中介亚种LDH_5分化出一条亚带,秦岭亚种LDH_1与LDH_2间出现一染色稍深的同工酶带。三者间酶带的含量与分布亦有不同。可见,三者间在糖代谢的方式上存在着一定差异。这对应用LDH同工酶分析法解决蝮蛇分类问题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0月~2001年10月,采用样带法,并结合访问调查,对210国道牛背梁保护区段公路两侧羚牛扩散情况进行了监测.在监测样带内总计发现羚牛82头次,主要集中在西平沟一秦岭梁—干沟一带,以西平沟—秦岭梁段活动最为频繁;有64.64%的羚牛活动在相距公路10~100 m处;在国道两侧的活动时间以下午和傍晚为主,主要集中在17:00~19:00时.仅有7头次羚牛(占总数的8.53%)穿越公路完成了扩散.  相似文献   

14.
保护区基本情况秦岭呈东西走向横贯中国中部,绵延1500千米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山脉东段,地处柞水、宁陕和长安三县(区)的交汇区域,秦岭主脊自西向东从保护区中部通过。保护区东西长28千米,南北宽15千米,总面积164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及其栖息地。1988年,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加入"人与生物圈"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相似文献   

15.
秦岭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和渭河之间。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是我国地理上南方和北方的重要分界线,也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主要分水岭。优越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食物资源,为珍稀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庇护所。笔者曾经三次前往秦岭对羚牛进行野外生态与数量调查,并先后参与抢救过多只老弱病残的羚牛,获得了许多丰富的资料。去年三月下旬,我们又一次来到秦岭北坡。由陕西省林业厅动物站、楼观台林场动物饲养场及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组成的考察组,从楼观台森林公园进山,沿田峪河经栗子坪步行50公里抵达金牛坪。金牛坪是羚牛经常出没之地,也是此次考察的  相似文献   

16.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有羚牛指名亚种分布 ,从而使羚牛在云南境内的分布南限南移到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瑞丽片的等嘎地区 ,且垂直分布方向上 ,海拔高度已从 190 0m下降到 1 1 0 0m .  相似文献   

17.
<正>2014.8.11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和淮河分界线两边的气温、降水、干湿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河流水文特点、农业状况、土壤植被等差异,秦岭南北坡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野生动物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贵品种,鸟类有国家一类保护对象朱鹮和黑鹳。秦岭现设有国家级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和佛坪自然保护区。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被并称为"秦岭四宝″,在秦岭里,还藏匿着(?)羚、斑羚、野猪、黑熊、林麝、小  相似文献   

18.
西藏的羚牛     
经过1983——1985年西藏全区自然保护区区划和1987—1991年西藏自治区珍稀野生动物考察。笔者对西藏羚牛的两个亚种的基本情况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参考近年国内外资料,已知西藏羚牛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部的横断山脉伯舒拉岭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东部。采用样方轰赶调查法推算,西藏地区羚牛种群数量为4523±754头。目前,西藏的羚牛受到西藏地区各级政府的重视,并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但资源浪费和乱捕滥猎仍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陕西蝮蛇蛇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分布的日本蝮蛇短尾亚种(Agkistrodon blomhoffii breuicaudus),秦岭蝮(A.qinlingensis)及中介蝮(A.intermedius)的蛇毒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结果表明,蝮蛇蛇毒电泳具有种的特异性,三种蛇毒泳图谱无论在带的数目,含量及分布特征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三者之间应为种间关系。  相似文献   

20.
《科技潮》2006,(6):51-51
陕西蝴蝶学专家寿建新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袁向群近期发现了虎凤蝶一个新种和一个新亚种.并根据其具体的生物学形态特征而为其取名“周氏虎凤蝶”,“中华虎凤蝶陕南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