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搞好作文批改?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尝试.我在作文教学中,过去总是采取学生写、教师改的方法,一学期下来,教师为批改作文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学生往往收效甚微.1995年,我带了两班初三语文,每班有学生70多人,批改作文如采取老办法,势必精力、时间跟不上.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在作文批改中进行了一点改进,就是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把学生自改、互改和教师评讲结合起来.一学期下来,学生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水平大有提高,自己也不再为批改作文大伤脑筋了.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陷入困境,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对老师批改过的作文视而不看。为了改变现状,教师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改变惯常的批改方式,从“学生自批互改,教师浏览批改,课堂重点讲评”等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一霖 《科技信息》2012,(32):I0129-I0129
英语作文批改是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分三个层次进行:学生互相批改、教师批改、课堂集体批改。这三者相结合的英语作文批改模式,体现了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同时又重视教师在作文批改中的指导作用,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般教学规律。因此,合理地运用这一批改模式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必然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叶老曾经指出:“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改作文,不待老师改。”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做——教师改,每篇作文,教师从错别字、标点符号、语句,批改非常精细,还有眉批、篇批,  相似文献   

5.
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中极其重要却又难以取得很好效果的环节。学生每写一篇作文,如能反复推敲,改去疵病,不仅可以文通字顺,提高作文质量,还可以从“改”法中悟出“写”法,历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过去的作文教学评价,往往与作文指导截然分开,先作后评,生作师评。一个学生写一篇作文,从命题、指导、写作到评改,以教师始,又以教师终,教师精批细改,非常辛苦,而学生却只关心等第或分数,很少细细地去反思教师的批改和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6.
作文批改的尝试赵平辉,侯建平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师的最重的负担。作文批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过去一些学校领导对此似乎若明若暗,不切实际地提出“精批细改”、“全批全改”的要求,检查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往往只看老师改了多少,作文本上的...  相似文献   

7.
要摆脱儿童作文的“苦作”状态,让“习作”变为“喜作”,教师必须在作文教学中赋予教师角色更丰富的内涵,使作文教学更有效,使习作训练更高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向导”,学会给学生“指路”;做“好朋友”,以平等的交流方式与学生沟通,培养师生合作意识;做好“教练”,在学生自练自悟的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最需要的指导;做好“读者”,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的作文,让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与满足。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陷入困境,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对老师批改过的作文视而不看.为了改变现状,教师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改变惯常的批改方式,从"学生自批互改,教师浏览批改,课堂重点讲评"等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六步操作法”指“教师导改——学生自改——小组互改—集体修改——教师评改——旧文新作”的教学流程。它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思想,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能作文能力,给学生创造一种崭新的、全体参与的作文训练方式。本操作改变了传统教师批改作文的观念,把习作的批改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批改的全过程,教师只做引导和评价,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推行已有一段时间,而作文教学仍是停留在改革的边缘,让人无所适从。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所有学科教学中最费时费力,而且低效的。为评改学生的作文,教师可谓费心费力,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然而效果却微乎其微。就学生作文的现状而言,“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极为严重,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再加上作文讲评时教师“一言堂”、“目中无人”。这正是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作文教学费时低效的严峻局势,迫使我们研究如何教会学生自主性评改作文。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制约作文教学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文批改难,尤其写作文评语难。作文评语,是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劳动从形式到内容的总结性评价。如果把学生的作文比作花朵,那么教师的评语则是映衬花朵的片片绿叶,如果没有绿叶不断供给养料和水分,花朵就会枯萎,直至凋零。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想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批改学生的习作上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讲究评语的写作艺术。一篇成功的作文再加上一段精彩的点评,岂不锦上添花,一篇即使不成功的作品,如果有老师中肯的点评,也会让学生读完教师的评语后“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认真践行以下“三个转变”,就会改变学生不愿写、不会写和没得写的状况。 一、激趣,变逼迫着“遵命而作”为自党的“有为而作”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动力之一。《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中学和中师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窘况.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费时费力批改而功夫近于虚掷.如何改变现状,摆脱窘境,使学生爱写作文、写好作文呢?我认为可以用古人重视启发教学的一句经验之谈指导作文教学.《学记》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是说教师要引导、鼓励和启发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不要压抑他们,也不要代替他们作结论.既然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那么,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尤其需要引导和训练.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训练中获得写作知识,掌握写作技巧,形成能力、发展智力,这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点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作文中的“假话现象”除了与应该应试教育中教师的“指挥棒理论”和学生的“分数第一”心理有关外,还和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本文剖析了产生“假话现象”的深层原因:一、在教学中没有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作文观念和作文态度;二、许多教师采用“先导后写”的不正确教学模式。要克服这些弊端,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一种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应该也必须指向并体现学生良好素质的发展。可是,现在的作文教学还存在着这样的现状:语文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学生却马马虎虎地一翻了之。作文批改事倍功半日益显现,严重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以为,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那么如何在批改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这几年,笔者就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作文批改如何推进素质教育作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制约作文教学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文批改难,尤其写作文评语难.作文评语,是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劳动从形式到内容的总结性评价.如果把学生的作文比作花朵,那么教师的评语则是映衬花朵的片片绿叶,如果没有绿叶不断供给养料和水分,花朵就会枯萎,直至凋零.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想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批改学生的习作上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讲究评语的写作艺术.一篇成功的作文再加上一段精彩的点评,岂不锦上添花,一篇即使不成功的作品,如果有老师中肯的点评,也会让学生读完教师的评语后"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多少年来,批改作文一直是教师感到头疼的事情。教师不厌其烦的精批细改,只赢得学生轻松一瞥,然后束之高搁。教师批改时的良苦用心,学生竟然不理会,其结果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然而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是作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化,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学生作文教师改。有时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教师忙得不可开交,可收效甚微。怎样才能使作文批改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我试着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8.
五年前,在一次作文批改练习中,发现了一篇学生作文《说“迷”》和这个学生给老师的一封信及一张纸条(附后)。大家读后感慨万分,觉得老师的批语给学生的刺激太重。老师下批语要慎重,作文批语要注意方法。由于这个例子太突出,太典型,恐属个别现象,因而没有披露。几年来的作文批改练习类似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只要批改过学生作文的人深知:在几天内要批完五六十甚至上百篇同一题目的作文,如何下批语是一个既头痛又煞费苦心的事。因此,作文批语值得三思、值得探讨。 为什么要下批语?这涉及到为什么要批改作文。自古以来,学生作文老师批改与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是因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今中外改文稿的故事很多,我不想重复引述。我的看法是:下笔成文者有之,改而改坏者有之,但都是少数。多数情形,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情形,是改好了的。”(吕叔湘《学文杂感》)这是因为,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有经常作文的需要,这种作文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需要几次才能算数。这还因为,作文批改是  相似文献   

19.
鲁敏 《科技知识动漫》2009,(22):134-134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和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作文的评价要因人而异,以鼓励为主;批改作文要形式多样,及时有效;尽量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和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作文的评价要因人而异,以鼓励为主;批改作文要形式多样,及时有效;尽量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