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种曾被科学家认为早已灭绝的生物又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们就像活化石一般存活到了现在……居住在南非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土著渔民,在南非东伦敦的海面上,偶然捕捉到一条奇怪的鱼。这条鱼长约1.4米、重约37千克,全身披满泛着紫铅色光泽的鳞片。它的头部特别坚硬,简直像披着一层铠甲。更为奇特的是,它的胸部和腹部两侧各长着两个又粗又长的鳍,宛若兽类的腿。当船长触摸到它的身体时,那条怪鱼便猛地跃  相似文献   

2.
印度德里大学的生物学家沙迪亚巴马·达斯·比朱一边向来访的记者介绍,一边展示装在塑料饭盒里的动物。饭盒里的几条黄褐色动物不安地扭动着身体。“这不就是蚯蚓吗?”有记者小声地嘟哝道。比朱听到了这句话,他笑着说:“它的确很像蚯蚓,所以名字中有一个蚓字。  相似文献   

3.
“这就是蚓螈,一种如同恐龙一样古老的动物.然而,恐龙在几千万年前就死光了,蚓螈却还隐秘地生活在地球上”,印度德里大学的生物学家沙迪亚巴马·达斯·比朱一边向来访的记者介绍,一边展示着装在塑料饭盒里的动物.在若干记者的好奇目光中,饭盒里的几条黄褐色动物不安地扭动着身体.“这不就是蚯蚓吗?”有记者小声地嘟哝道.比朱听到这句话,笑着说:“它们的确很像蚯蚓,所以名字中有一个蚓字.不过,你们仔细看看,它们有嘴巴,有眼睛.它们还吃蚯蚓呢.”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09,(2):5-5
最近,生物学家通过基因分析发现,生活在美洲和西部非洲水域的大西洋巨鲈和游弋在东太平洋珊瑚礁中的太平洋巨鲈是两种不同的鲈鱼,而此前100多年中,生物学家一直以为它们是同一种鱼。这也难怪,因为两者看上去外形及体表简直一模一样,所以科学家以前根本就没想过要对两者进行基因比对。新辨识的太平洋巨鲈身长可超过1.8米,体重可达454千克。  相似文献   

5.
我国首次发现盲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盲鱼不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而眼睛盲了的鱼,而是由于生活在黑暗的地下水中,经历漫长的适应过程,眼睛逐渐退化所致。世界上已发现的盲鱼种类不少,其中著名的例子要算美国的盲鳉Arablyopsis spelaeus(属于鳉形目的盲鳉科Amblyopsidae)和古巴的盲鼬鳚Stygicola dentatus(属于鲈形目的须鼬鳚科Brotulidae);此外,鲇形目盲鱼  相似文献   

6.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对于矛尾鱼的研究工作从未中止过。这种被认为早在七千万年前就已灭绝的古鱼种竟从本世纪30年代起奇迹般地陆续在非洲沿海被发现。这给鱼类科学研究带来了福音,使一些多年未解之谜得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7.
活化石是指在种系发生中的某一线系长期未发生前进进化,也未发生分支进化,更未发生线系中断,而是处于停滞进化状态的结果,并仍然是现存的种类.在生活环境不变,成活率极低的情况下,这些生物在几百万年时间内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同时代的其他生物早已绝灭,只有它们独自保留下来,生活在一个极其狭小的区域,被称为活化石.  相似文献   

8.
桫椤树是世界上稀有的孑遗植物,又称树蕨,属蕨类植物,木本,名列国家8种一类保护植物之首,是十分珍贵的国宝。该树高约3—5米,主杆直立,不分枝杈,茎内含有淀粉,茎顶上长着放射状的叶簇,叶柄粗直,叶片羽状分  相似文献   

9.
植物活化石     
一些植物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成为延续上千万年的古老植物,因而也被称作"植物活化石".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有没有盲鱼的问题,作者已经作出肯定的回答。本文报道另一个科的又一种盲鱼,在分类上是一个没有记载过的新种,根据9个标本命名为个旧盲条鳅(Noemacheilus gejiuensis,Sp.nov.)。这是在鳅科中自从1976年首次在伊朗发现伊朗盲条鳅(Noemacheilus smithi Greenwood)以来的第二次报道。标本采自云南个旧的一条地下  相似文献   

11.
12.
在今天的地球上仍然生活着一些堪称活化石的动植物,它们在数千万年甚至数亿年的漫长岁月中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成功地寻找到适于自己生存的生态位并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13.
正不久前,葡萄牙的渔民在出海捕鱼时捕到了一条奇怪的鱼。这条鱼形似鳗鱼,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鲨鱼——皱鳃鲨(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早在恐龙存在的时代,皱鳃鲨就在深海畅游了。8000万年来,皱鳃鲨几乎没什么变化,因此它也被称为"活化石"。皱鳃鲨有大约300颗三尖状的牙齿,用于捕食鱿鱼,以及包括其他鲨鱼在内的多种鱼类。  相似文献   

14.
在近期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会议上,一些生态学家忧心忡忡地指出,气候变暖不只是人类的生活受到冲击,动物的生存也面临严重威胁。尤其是一些对气温比较敏感的物种,会在未来的环境危机中败下阵来,永远消失于人类的视野之外。  相似文献   

15.
达尔文曾用“活化石”一词来形容银杏树,银杏树那奇特的楔形叶与几亿年前三叠纪时期的银杏树叶化石相比几乎完全一样。目前科学家们已发现有数百种生物几百万年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其中包括巨型美洲杉、倍足纲节动物、犰狳、鳄鱼以及某些细菌等。腔棘鱼以及其他一些远古鱼类是最具典型性的“活化石”。与其他种类的“活化石”相比,远古鱼类在种类上则更具多样性,它们已在大海中生活了4.5亿多年,为科学家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远古时代地球生态变化的窗户。作为所有脊椎动物的祖先,这些远古  相似文献   

16.
舌形贝(Lingulidae)最早出现在寒武纪早期,因其壳体外形与现代舌形贝相似,通常被认为是活化石,但形态解剖研究表明澄江化石库舌形贝属Lingulella 和Lingulellotreta 与现代舌形贝Lingula在脉管系统、刚毛排列和内脏区分布,以及生活方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别,进而表明了“活化石”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剑鱼,即海洋里的长吻鱼,因其前颌骨与鼻骨突出延长到口前方,呈平扁长剑状而得名。它那前冲的吻足有1米长,极似侠客手中的"三尺剑",故海洋生物学家取其名为剑鱼,雅号"洋中剑侠"。剑鱼为环世界性热带及亚热带海洋上层鱼类,全世界只有一种。成年剑鱼最大的体长可达6米。  相似文献   

18.
永远鲜活在村民心中的奇舞圣祭 於菟,在汉语典籍中是"虎"的别称.<左传·宣公四年>里又有"楚人……谓虎於菟"的记载,就是说这个称谓源自楚地. 年都乎村,是青海黄南州的一个土族村.这个村子周围大都是藏族村落,所以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语言和服饰等与同仁藏族相似,村名"年都乎"也是藏语.年都乎村现有230多户人家,1 300多口人.  相似文献   

19.
傩祭,是远古文化的遗留,在一些较为封闭、少有现代文明冲击的地方,仍然顽强地存在着。这种带有明显人类早期文化和民间艺术特点的祭神仪式,传递和延续着古老的文化信息,十分珍贵而有价值。尤其在西部一些民族地区,这种舞祭活动仍有一定的存活,有些近年呈激活状态。笔者不久前亲历了现仅存于青海隆务河畔年都乎村的一种叫於菟舞的傩祭活动,发现这种民族民俗文化遗存的生命力极强,且非常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一些地方在鱼的身上发现了奇形怪状的癌性肿瘤.惊人的发病率已使一部分科学家相信这种病是传染性的.科学家还担心吃这些鱼对人类将有潜在的危险.科学家正在设法确定该问题的严重程度及其起因. 目前,钓鱼运动爱好者和吃鱼的人还无法知道哪些水域有受污染的鱼. 科学家已清醒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将调查全国各地的河流,进一步寻找该病起因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