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毛忠霞 《科技信息》2008,(8):290-290
本文通过阐述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背景以及二语习得与外语学习二者的关系,认为二语习得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指导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并确定我国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应突出语言环境的改善,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无疑提供了最好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应用语言学领域引入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仅有十余年。该理论把二语习得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融合了认知观和社会观的非线性、变异性的复杂过程。基于动态系统理论,探讨动态系统理论的概念、原则以及对二语习得的研究内容、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拓宽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同时也为二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概念隐喻理论已运用于外语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中。通过尝试性的实验研究,探究了概念隐喻理论对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有效性,证实了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大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了"外教社杯"全国英语教学大赛的15节英语课堂实录作为语料来源,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师反馈语的使用现状。研究发现大学英语课堂存在8种反馈语类型,其使用频次存在显著差异;教师大量使用单一笼统的赞扬类反馈,缺乏多样性、针对性和区分度;谨慎使用纠错性反馈,根据错误类型有选择性地进行纠错,纠错率不高,且避免直接纠错,顾及学生情感需求;反馈更侧重引导交流促进互动,重视意义反馈,课堂互动模式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这种"输入—内化—输出"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二语习得领域的输入假设、建构主义理论、输出假设和交互假说等理论基础,因此可以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在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环节的现存问题进行归因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和控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有效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话轮转换是二语课堂开展交互式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西方一些学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对二语课堂话轮转换的研究来探究学生参与二语课堂的主动性。本文首先对中南民族大学6个50分钟的大学英。“语课堂进行录音并转写成书面文字.然后对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话轮的分布特点、句法特点以及学生获取话轮的途径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参与二语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大学英语教学在实践上逐步迈向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徐娟 《科技信息》2012,(4):186-186
语言焦虑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情感状态,它对语言学习者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英语课堂学生焦虑的几种因素,提出了避免、减轻以及消除大学英语课堂学生焦虑现象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互动假说"是国外最新、涵盖内容最广泛的一个二语习得理论假说。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现状,笔者首先对"互动假说"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以"互动假说"为指导构建了一个新型的视听说教学模式。最后,通过实验检验了它相对现存两种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其优势的具体体现。本研究对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仍然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最有研究价值的英语教研课题之一.在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模型.该模型从英语语言点、语言概念、语块和单元话题挖掘出发,拆分英语单元教学内容,形成一系列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单元,然后将英语语言知识与相关人文知识融合在教学活动单元中,再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导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创设情境等展开教学.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使得课堂教学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座将师生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师生互动是这座桥梁的基础。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其英语水平的提高。本文指出了大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正确涵义,阐明了其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师生互动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普通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针对课文讲解所采用的词汇与语篇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劣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出了两种模式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将两者有机结合产生良性互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高职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在语言单位和类型上存在极大变异性,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这种变异性是由语域理论决定的。分析表明:语域理论的三要素语场、语旨和语式分别从不同侧面制约着教师英汉语码转换在高职英语课堂这一情景语境下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苏屹峰 《科技信息》2006,(7):118-119
互动教学是对大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特别是对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意义重大,本文根据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论述了互动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策略问题.文章对互动教学和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展开讨论,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大学外语互动模式的特点及其在培养学生创造新思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创造和谐的大学英语课堂,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教师和学生都要在课堂上合理的转换语码。本文首先介绍了语码转换概念,接着试图阐述教师和学生语码转换的功能,最后,文章讨论了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组互动教学是语言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本文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大班教学的情况.论述了小组互动教学的理论依据、原则和主要形式及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使学习者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使用目的语,增进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6.
黄燕  谢芳 《科技信息》2011,(32):I0013-I0014
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生生互动具有互动主体的多元性和多层性、互动过程的互动性和反思性、互动效果的互补互惠性和全面性等特征;其引入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及心理方面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生生互动的问题也纷纷涌现。本文拟从大学英语课堂实践出发,针对生生互动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该论文重点运用语用学的主要理论,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对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问答话语进行了动态研究,通过对优秀教师英语精读课的观察与分析,提出大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并给出课堂教学提问实例,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课堂教学的言语互动主要体现在师生言语互动上,而这种言语互动又往往通过问与答的形式来完成。提问是教学互动,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具体特征。“English is both the vehicle and the object of instruction”(Seedhouse,P.2005:184) and“question-answer is a basic interactive structure”(Coulthard,1985:7),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为师生带来大量的益处。  相似文献   

18.
混沌理论,为二语的习得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在混沌理论视阈下,语言系统是一个动态性、复杂性的非线性系统。探索混沌理论有助于建立更加系统科学的二语习得研究整体观,为二语习得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
李冰 《科技信息》2011,(11):I0251-I0251,I0269
语码转换是外语教师用于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许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教师语码转换展开讨论和研究。本文从顺应论出发,研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旨在规范教师语码转换,切实提高教师职业语言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师生互动对于语言课堂的作用得到二语课堂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我国中学英语课堂的师生互动存在互动模式单一、互动对象差异大、非言语互动未得到重视等弊病。教师必须理解师生互动的本质和内涵,不断反思互动的在教学中开展的实际效果,通过设置合理教学情境、提倡师生平等、提高教学评价质量等手段,使英语课堂的师生互动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