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微分热分析液淬法研究了不同蠕化率蠕铁的一次结晶过程。结果表明:不同蠕化率的蠕铁中,蠕虫状石墨均主要起源于球状石墨颗粒,而其共晶凝固模式存在差别,随着蠕化率的降低,蠕铁的共晶模式由接近共生生长转变为接近分离生长。  相似文献   

2.
热分析法是检验和控制铸造合金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热分析法测试珠光体球墨铸铁球化率的研究成果.指出冷却曲线上温度特征值与球化级别的对应关系.初步确定生产中快速分辨三种球化级别的温度判据.运用近代共晶凝固模式和石墨球化理论对温度判据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3.
稀土蠕墨铸铁生产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蠕墨铸铁的生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用包钢1号稀土硅铁合金配合微量锑处理渡口钒钛铁铁水制取蠕墨铸铁时,允许原铁水含硫量波动幅度宽达0.025%以上,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文内还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提高和稳定蠕化剂吸收率的蠕化处理方法——双旋涡冲熔法的试验情况。研究结果认为,采用上述蠕化剂及蠕化处理工艺后,即有可能有效地组织优质蠕铁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4.
采用金相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加工性能测试等手段,观测和测试了不同合金化处理与不同蠕化效果的两种蠕墨铸铁的显微组织、拉伸强度、布氏硬度、基体显微硬度以及切削抗力。分析了两种蠕墨铸铁的切削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蠕墨铸铁的石墨含量相同的条件下,蠕化率低的蠕墨铸铁中珠光体组织多,抗拉强度和硬度较高;蠕化率高的蠕墨铸铁显微组织更趋于均匀,切削抗力小,切削加工性能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作者测定的稀土镁蠕铁C—曲线的基础上,经正交设计,优选出稀土镁蠕铁等温淬火的最佳工艺,使蠕铁的强韧性成倍提高。同时,借助金相显微技术和电子显微技术分析了等温淬火处理对石墨形态、基体组织和断口特征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经化学深腐蚀和热氧化腐蚀的试样,研究了经不同蠕化剂处理但蠕化率相近的蠕铁以及用同一种蠕化剂(RE-Mg·Ti)处理但蠕化率不同的铸铁中各类石墨的形貌。结果表明,各种石墨形貌之间有内在联系。随着蠕虫状石墨含量的减少,蠕虫状石墨逐渐由卷筒状转变为层迭形和螺旋形而球状石墨则逐渐由蟹形转变为开花形、花瓣形和圆整球形。作者还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量色谱仪研完了蠕虫状石墨铸铁内Mg、Ce、Ca、Al、Ti、S、Si等元素的分布: 根据实验结果和近代结晶理论作者提出,石墨晶体的各向异性和石墨——铁水界面的不稳定性是探讨各种石墨生长机理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标准拉伸试验方法和小冲杆微试样试验技术测定钛材在室温下的蠕变性能,证实工业纯钛在室温下确实存在蠕变现象,但蠕变仅在应力足够大时发生。采用塑性薄膜伸张模型,将小冲杆试验测得的试样中心点挠度值δ转化为表征蠕变应变εsp和表征蠕变应力σsp,计算得到了与传统拉伸蠕变试验相应的蠕变应力一蠕变速率关系,比较结果说明两种测试方法获得的纯钛在室温下的蠕变速率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实验室和生产条件下,全面比较了高硫稀土蠕铁和低硫稀土蠕铁的金相组织(尤其是薄壁部分的金相组织)、白口倾向、断面敏感性、强度性能、蠕化衰退倾向。并以轨道车变速箱壳体蠕铁件的研制作为试验结果的佐证。高硫原铁水制成的稀土蠕铁具有白口倾向小、断面敏感性小、在薄壁处易获得高蠕化率(φ10mm可达60—70%)的优点,但是抗弯、抗拉强度稍低,衰退要快一些。这些试验结果对全面认识高硫蠕铁的特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超薄壁蠕墨铸铁排气管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捷达轿车排气管需采用蠕墨铸铁制造,对用不同蠕化剂获得铸件的组织与性能对比,找出了合理的处理工艺。采用蠕化剂成分为RE10.7%,Mg3.5%,Si41.2%时,对于壁厚为3mm的薄铸件可以稳定地获得蠕化率大于50%的铁素体蠕墨铸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硅铁镁合金、混合稀土金属和稀土镁硅铁合金在工业电炉铁水中的蠕化效果,证明混合稀土金属、低镁高稀土(Mg4%,Re50%)含量的稀土镁硅铁合金具有稳定的蠕化效果。在低镁高稀土合金中,适量镁的存在可以大大改善稀土反应的动力学条件,但单纯用镁和稀土复合的办法,并不能扩大生成蠕铁时的稀土残留范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用兰州大学研制的 ZG—1型水分密度计和美国 Troxler 公司生产的3221型水分计(Depth M(?)sture Gauge)特性的对比测试结果.测定了两种仪器的率定曲线;计算机拟合,给出了率定曲线的多项式表示式;比较了两种仪器在测定土壤水分剖面中的分层能力.测定表明,ZG-1型水分密度计与美国3221型水分计性能相似.  相似文献   

12.
蠕化剂的蠕化范围是衡量获得蠕墨铸铁难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普通稀土镁合金蠕化剂的蠕化范围较窄,使其难于稳定获得蠕墨铸铁,阻碍了蠕墨铸铁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出了钛可以扩大稀土镁合金蠕化剂的蠕化范围的结论,从而为蠕墨铸铁的推广应用开拓了广阔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利用RYL-600微机控制岩石剪切流变仪,采用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方式,对金川有色金属公司Ⅱ矿区斜长岩在风干和饱和水2种条件下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获得相应的蠕变试验曲线。以试验结果为依据,探讨饱和水对斜长岩蠕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应力下,饱和水试件的蠕变曲线及蠕变速率曲线均位于干燥试样相应曲线的上方,即在相同载荷作用下,饱和水试件产生相应的变形要大,说明水能加速变形,且饱和状态的比干燥状态蠕变速率达到稳定阶段所经历的时间较长,这与实际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铈组混合稀土金属和1号稀土硅铁合金作为蠕化剂时的残留量上限RE_(max),下限RE_(min),残留量范围ΔRE。得出用混合稀土金属处理蠕铁时RE_(max)=0.110%,RE_(min)=0.038%,ΔRE;0.072%.而用1号稀土硅铁合金处理时,RE_(max)=0.091%,RE_(min)=0.037%,ΔRE=0.054%。并在此范围内两者的蠕化率都与稀土残留量有线性关系。本文还研究了硫对蠕铁中稀土残留量范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低合金蠕墨铸铁玻璃模具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低合金蠕墨铸铁玻璃模具的显微组织作了观察 ,对其热物性进行了测定 ,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用结果表明 ,这种材质是一种很好的玻璃模具材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冲天炉铁水稳定地制取蠕墨铸铁的新蠕化剂及其试验研究结果。讨论了原铁水含硫量波动幅度与新蠕化剂加入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铁水处理温度、处理后仃留时间、断面尺寸、炉前控制等因素对蠕化效果的影响。提供了在刹车鼓、大马力汽车发动机缸盖和排汽管上试生产的金相组织、机械性能和其它有关性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箱式电炉及简易热天平研究了低合金灰铸铁(添加少量钛和稀土)和蠕墨铸铁在600℃、700℃时的抗氧化性能。文中研究了1、铸铁基本化学成分C、Si、Mn、S以及CE、Si/C的影响;添加少量Ti的影响。2、铸型冷速的影响(干砂型、金属型、石墨型)。3、残余稀土含量的影响,主要包括片状石墨分布特征和石墨形状的影响。4、测定并探讨了灰铸铁和蠕墨铸铁的氧化动力学曲线类型和它们的氧化过程。说明了细小的D型石墨、初生奥氏体枝晶分布及晶界在氧化过程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在热模拟机上采用激光膨胀仪测定82B钢等温相变下的膨胀曲线,采用带晶粒尺寸修正的Avrami方程描述不同奥氏体化温度和不同等温温度下的转变体积分数.时间曲线。对动力学方程中的时间指数n和晶粒尺寸指数m与文献报道的数据作了对比。结果表明,用得到的动力学方程计算的相变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阻燃剂是高分子材料常用的助剂 ,膨胀型阻燃剂是一种无卤、高效、低烟、低毒的具有环境安全性的阻燃剂。用磷酸和三聚氰胺合成了一种阻燃剂——磷酸蜜胺盐 ,对磷酸蜜胺盐的氮、磷含量进行了测定 ,对磷酸蜜胺盐的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 ,得出合成的磷酸蜜胺盐的产率为 95 .1 3%,确认是一个无卤的含有氮、磷的膨胀型阻燃剂 ,在未来的阻燃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从球墨铸铁一次结晶基本理论的近代观点出发,认为用一阶微分冷却曲线(dT/dτ——τ)可以表征凝固速率,而二阶微分冷却曲线(d~2T/dτ~2—τ)可以进一步表征凝固过程的生核动力学和核生长动力学,也许能为用热分析法炉前快速准确地判断球墨铸铁的凝固组组提供新的途径。 将(T—τ)冷却曲线转化为微分冷却曲线,用相对温度的变化代替温度绝对值的变化,可在记录仪表精度不变的情况下,取得更明确的测示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