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对农村体育发展高度重视的体现.农村体育文化作为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体育各项工作的推动与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究目前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农村体育文化在观念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四个层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建议:加大体育文化活动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健身意识;完善体育场所及设施,开发新兴体育项目;健全体育文化管理机制,强化组织管理;促使农民理性消费,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等,以期推动新时代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竞技体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兴起,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层面.该文首先分析了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而对教育价值进行了3个层次的分析.竞技体育对于个人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培养进取精神、规则意识、鉴赏能力、角色转化4个方面;对于组织的教育价值,体现在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扩大团队影响力、筹集教育经费4个方面;对于社会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培养体育人才、塑造综合人才、协调社会成分、发展和谐社会4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琦 《科技信息》2012,(36):348-348
南阳汉画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艺林中的一朵奇葩。南阳汉画起于西汉,鼎盛于东汉,余波及于魏晋,存世画像集中于南阳一带。它以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的画像内容而驰名中外。南阳汉画是南阳汉代文化中的精粹,它包括画像石和画像砖两大类。汉画产生的历史背景1、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南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以竞技体育文化为内核的活动形式.本文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竞技体育文化与培养高素质人才之间的关系,分别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阐述了竞技体育文化在人才素质培养中的价值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汉画像内容丰富,对于汉画像中虎形象的阐释,多数人倾向于其辟邪、长生等抽象意义。本文则从现实角度出发,分析画像中所反映出来的虎患对家畜和对人的生产生活的危害,然后再从汉画像中试探当时人们对虎患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史永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2):151-152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是中西体育文化交流的标志性成果,其过程蕴涵了中西体育文化之间的长期交往与碰撞.从文化的物质技术层面、组织制度层面以及思想价值层面等方面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并指出在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中西体育文化需要相互认同与差异整合.  相似文献   

7.
依据文化创意的概念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提出了图书馆体现在文化创意中价值的新观点,即在传播科技、传承文化、能力塑造、休闲文化四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图书馆如何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上体现创意文化。  相似文献   

8.
孙有智  张镭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2):195-195,191
通过体育文化内容对社会的村托,可以从很多人对体育的属性及需要而多角度的体现出了体育自身的价值,本文就以体育的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健身、娱乐价值,社会文化价值而进行讨论和探析,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认识体育,体育在一个社会的发展中是极其重要的,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论探讨,认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是校园精神;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传承性和独特性、时代性和动态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方面;其组织结构主要是由精神、制度和物质等三个层面组成来实现教育、健身、促进、凝聚和调节等功能。论述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基本途径为校园体育意识文化建设(体育价值观),体育组织管理制度建设,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课程理论是课程的基石和指针.在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课程理论,即工具论和目的论,人们很少从文化这个层面来讨论课程理论.本文运用"文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课程文化的界定、课程文化的价值判断及课程文化的开发途径等方面,讨论和解构体育课程"文化主体"的定位,使"体育课程回归于文化",使高校体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得以显现和扩张."课程文化"概念的提出,为体育课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徐州汉代墓葬制度是在汉代徐州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与整个汉代丧葬制度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共性。但由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历史沿革、社会风俗、传统文化、思想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它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来讲,西汉时自身特点较为明显,东汉时则与其它地区较为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东汉豪族大姓主要由战国以来的封建旧贵族和随着秦汉地主经济的发展而新兴起的豪强大族构成。东汉初,政府一方面打击那些与王权相忤的豪族,一方面又扶植、放任豪族大姓的发展。东汉中期,豪族发展呈上升趋势,各地强宗大姓的社会、经济势力极度膨胀,对东汉社会影响巨大。因此,分析探讨豪族宗族组织更有利于对豪族大姓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西汉梁国作为强大的诸侯国,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在汉代颇具特色。芒砀山泽是汉兴圣地,梁国政治地位显赫;梁国地理条件优越,是西汉经济重心地区;梁文化是汉文化的一个缩影,梁国文学、经学、艺术对汉代及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由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由于始终重视对汉文化的学习和利用,所以也十分重视对图书的搜集与典藏。契丹贵族和汉族知识分子是私人藏书的主体。汉文典藏在辽朝境内收藏与流通的主流趋势,反映了它永远是中华民族统一强盛的精神纽带和强大动力。佛教在辽朝的盛行,促进了寺院藏书的发展与繁荣,亦成为辽代文化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清代经学史上,庄述祖是庄存与到刘逢禄之间的中间环节。庄述祖的经学思想既有以汉学为根株,又具有说经宗西汉的双重性格。对后来经学的发展来说,庄述祖的说经宗西汉更具有历史发展意义。他说经宗西汉、攻刘歆作伪、以《公羊》为主遍说群经、重视今古文经学的区分等,都给刘逢禄以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汉画作为特殊“艺术活动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当时生活状况的观照。通过一些涉及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或事物的汉代画像,从文化视阈的角度与史实结合进行研究,发现汉画所反映的汉代消费文化具有感性化、奢侈化、趋时化、符号化、时尚化、实用化、自塑化、休闲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汉唐铜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汉镜注重画面意境的体现、神韵的表达和视觉艺术语言的运用,在虚与实、有与无、似与不似的意象感悟中,展现了丰富的汉文化蕴藏;唐镜纹饰布局清新明朗,饱满丰腴,流畅华丽,其图式的完美性和特有的高浮雕技法,突破了此前的程式规范。可见,汉唐铜镜不乏亟待开采的艺术文化元素,若将其纹饰艺术内涵的研究纳入设计教学和艺术设计,将会有可观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宋朝建立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宋代城市改变了汉唐以来居住区和商业区分隔的传统,实施了厢坊制度;此外,宋代还打破了行之已久的宵禁传统,开放夜市,使城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华程度。宋代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带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冲破了市民等级束缚,安置了剩余劳动力;但另一方面也使得社会风气日益奢靡,治安事件相应增多。  相似文献   

19.
汉代以后巢湖流域文化衰落是安徽江淮地区考古研究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分析,并结合近年来环境考古研究的新成果,从环境考古学的角度透视和分析汉代以后巢湖流域文化衰落的原因.结果表明,地理环境改变导致的古"巢淝通道"衰落很可能是汉代以后巢湖流域文化衰落的根源所在.随着汉代以后巢湖流域气候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群发以及中国大的气候背景下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加上南北分治的政治地理因素导致的战乱状态,这些都使得古巢淝经济文化交流通道日渐衰落,区域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遭受重创;经济地位的日益下降,又导致通道沿线大型聚落难以维系,聚落规模变小,表现在考古学上则是聚落遗址和墓葬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巢湖流域原先繁荣的文化也因失去发展的基础而自此衰落.  相似文献   

20.
论两汉王朝西南边疆开发中的人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时期我国历史上实现了对西南边疆地区的统一.边吏作为汉王朝派往西南地区的最高管理人员,在协调汉王朝与西南边疆民族的关系、稳定边疆局势、传播内地的先进技术和文化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试从边吏对西南边疆治理所取得的实效,分析两汉王朝西南人才开发运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