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探讨数学中的美学问题,着重论述了对称美和反例美对数学学习的作用,数学中应做到数与形的统一,启发学生自觉地利用数学的美学特性,这不仅会提高对数学的美学认识,而且会将理性思维与直觉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生动性,使思考完备化,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数学中的对称美,并给出若干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应当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使学生增进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富有美感的智力活动,学习材料的生趣和美学价值乃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强烈的心智活动所带来的美的愉悦和享受是推动学习的最好动力。”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揭示数学本身的美学特性,利用数学美给人的美感影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5.
许多高中学生对于课本上的内容能看懂,老师讲的知识能听懂,但是到了考场解题时却存在很多障碍。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找不到解题思路,所以领会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数学直觉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如何通过直觉顿悟出解题方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探讨.但是,数学的直觉力并不是天生的,顿悟也不是无中生有.他既需要个体拥有系统的数学知识和完善的数学认知结构,也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指导学生进行系统而有效的训练.正如喻平教授所认为,数学认知中的顿悟,主要包括选择性编码和选择性组合两种心理(思维)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用美学的观点,从对称美、奇异美、简洁美、规律美、和谐美等几方面谈谈数学美对解题思路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9.
运用数学美学的观点,发掘几何学中的美.阐明了几何学中的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和奇异美的内涵及表现.几何学中的美是几何学理论自身发展进步和完善的一种动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教学实验的方法,对数学思想方法与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整合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对称性和对称性原理是现代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原则。对称性分析是研究现代物理学的典型方法,而对称性原理给出了探索未知科学规律的一项重要途径,它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称性原理及其在数学物理问题中的一些典型应用案例的介绍,可以看到利用问题的对称性能够极大地简化数学物理定解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在数学知识中的联系和区别,阐述了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数学分析教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京华 《科技信息》2008,(35):178-178
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课,文章对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探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数学问题是数学创新的基础 ,数学情境是提出数学问题的条件。“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教学实验研究旨在学生中建立数学问题意识 ,提高提出数学问题能力 ,加强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从而把创新教育落实在数学学科教育中。本研究提倡 :采用“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数学应用”的数学教学基本模式 ;以启发式为中心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探究式为中心的自主与合作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由中美学生在几道数学测试题中的表现初步了解了两国学生运用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差异,通过访谈及对差异的分析比较,可从两国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材编写中找到归因.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素养,建立数学观念。用数学思想、数学的眼光认识和处理现实社会的各种事物,这是数学教学和素质教育所刻意追求的目的。结合对数学建模的深刻认识,谈及一些在教学教改方面的一些应用,总结了数学建模对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数学理解已成为了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对数学理解的进一步研究需要反思已有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数学理解的表征和实作两种研究模式的概述出发,分析两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两种研究模式做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数学理解已成为了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对数学理解的进一步研究需要反思已有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数学理解的表征和实作两种研究模式的概述出发,分析两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两种研究模式做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育界已日渐得到认同 ,如何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一重要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贵州省兴义市六所小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六年级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作一尝试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