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莰烯醛与甲基烷基酮的缩合反应中催化剂及温度等反应条件的影响,找出得到甲基缩合产物为主要产物或亚甲基缩合产物为主要产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研究芙烯醛与甲基烷基的缩合反应中催化剂及温度等反应条件的影响,找出得到甲基缩合产物为主要产物或亚甲基缩合产物为主要产物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ω-甲酰基莰烯与甲基烷基酮的缩合反应中催化剂及温度等反应条件的影响,找出了主要得到甲基缩合产物或亚甲基缩合产物的合适条件,合成了9种缩合产物,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红外、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KF/AL2O3催化下,苯甲醛与乙醛发生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得到高收率的缩合产物,且为E式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取代苯甲醛与硝基甲(乙)烷的缩合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缩合物以克莱门森法进行了还原、得到了下列初步结论:(1)羟基苯甲醛能否与硝基甲(乙)烷缩合成β—硝基取代苯乙(丙)烯,是由羟基所在芳醛环上的位置决定的,当羟基在间位或对位时,可得预期的产物,但在邻位时,则否。(2)用克莱门森法还原,由芳醛与硝基甲烷的缩合物得到的是胺,由芳醛与硝基乙烷的缩合产物得到的是甲基酮。  相似文献   

6.
甘氨酸经乙酰化、酯化,在氢化钠作用下与甲酸乙酯缩合,然后在盐酸条件下与硫氰酸钾关环,最后通过双氧水氧化脱巯基,得到咪唑甲酸乙酯,总产率为13%.产物经核磁、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7.
在超声辐射下,以KOH为催化剂,由取代苯乙腈与芳香醛进行诺文葛尔缩合反应,最终高产率地得到缩合产物,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确证.该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收率较高,为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天然樟脑在-83℃条件下与苯甲醛的羟醛缩合产物经过Swern氧化得到手性β-二羰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经过酯化、重排和Claisen缩合反应从对甲苯酚和苯乙酸合成了异黄酮的衍生物,再与苯肼反应,得到了嘴唑类衍生物,对反应产物进行了红外,核磁共振,质谱及元素分析测定,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以姜酮为前体得到的烯醇硅醚,在三氯化铋的催化下,与芳香醛发生Mukaiyama aldol缩合,脱去苄基得到3种新颖的具有β-羟基酮结构的姜醇类似物.控制缩合反应的温度,还得到一种苯并环庚酮和一种苯并环戊烷.这些化合物及其中间产物的结构均用1HNMR,IR, MS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将有机化合物按结构由简到繁的逐个推出,通过分析结构而导出化学性质,有利于有机化学教与学的逻辑性与推理性.讨论了简单官能团化合物在教学中的安排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二元相图中存在大量稳定的化合物的理论基础.据此,提出了一种由含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相图中化合物计算活度的新方法.根据已有的从二元相图提取活度的公式,先求出2个组元的活度,再由质量作用定律求出平衡常数K0,从而可由得到的2个纯组元的活度,计算得到稳定化合物的活度.用此方法计算了In-Sb二元系中稳定化合物的活度,经验证此方法是可行的,其计算结果与文献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3.
复合词是句法语义的切口,也是语言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有关复合词动态性的研究却不多。分布形态学是句法学中新兴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可以很好地解释复合词在结构方面的动态性,它在语义方面也同样有着动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  Thenorthernpricklyashtree,Zanthoxylumamericanum(Rutaceae),isnativetoNorthAmerica,rangingfromQuebec,Canada(whereitisknownasClavalier),southtoGeorgiaandwesttoOklahoma,bothofUSA.Ithasalonghistoryofuseformedicinalpurposesandsharesthecommonname“toothachetree”withthesouthernpricklyash,Zanthoxylumclava-herculis.Bothareusedforthereliefoftoothachesbutthenorthernspeciesisusedtoremedymanyothercomplaints.ItwasextensivelyusedbyNativeAmericansand1800'sphysicians[1,2].Earlierphytoche…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酚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心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从其氯仿提取物中分得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兰子酸(1)、3-乙氧基-4-羟基苯甲酸(2)、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pyridine-3-carboxylic acid(4)、原茶儿醛(5)以及3,5-dimethoxyphenyl-2-propen-1-ol(6).除化合物(1)和(3)之外,其余的化合物都是首次从雷公藤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16.
卟啉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2种在苯环对位连接性质不同取代基的卟啉单体和4种桥联基团性质各异的卟啉低聚物, 并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上述卟啉单体和卟啉低聚物的电化学性质. 结果表明: 卟啉单体周边连接推电子取代基与连接吸电子取代基的卟啉单体相比电极电势正移; 比较卟啉低聚物电化学性质发现, 桥连基团的性质及整个卟啉分子的共轭程度对其电化学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豆腐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时蒸馏萃取 (SDE)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C-MS) 分析技术,研究了豆腐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有44 种化合物被检出,其中包括12种醇类、12种醛类、10种酯类、2种酮类及8种其他化合物.从化合物的香气活性值可知,(E,E)-2,4-癸二烯醛、二甲基二硫醚、3-甲基丁醛、丁酸乙酯、2-甲基丁醛是豆腐挥发性风味的重要组成成分,芳香味、卷心菜味、果味、可可味等构成了豆腐的特征风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有机化合物选择性吸收可见光的显色规律。我们从结构上进行分析,随着有机化合物共轭电子数增多,其颜色加深。若有机化合物中加盐,引起羟基助色。  相似文献   

19.
香气成分的协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产物中香气成分繁多且结构各异,这些香气成分能客观地反映天然产物的风味特点。从嗅觉产生的机理、特征香气分子形成理论和香气物质间协同作用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天然产物的香气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即通过嗅觉受体与香气分子结合,激活并传导到大脑皮层,最终完成香气感知,解释了嗅觉产生过程;从分子振动理论和识别理论角度,解释了天然产物特征香气形成原因;从阈值法、S型曲线法、OAV法、σ-τ图法等宏观层面,钙离子成像法和细胞电生理等微观层面的两个角度,解释了香气物质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方法,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具有Dawson结构的钼钒磷杂多酸,并将其转变为相应的十六烷基吡啶盐,利用IR,CV,31PNMR,UV等手段进行表征.讨论了钒取代后杂多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