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河南科学》2017,(1):121-127
综合岩心资料、薄片资料、压汞资料、物性资料等多种资料,对饶阳凹陷留西地区东北部沙三段低渗储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沙三段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质长石细砂岩、长石细砂岩为主,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反映近物源的特征.通过薄片资料、分析化验资料,认为研究区沙三段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及溶解等成岩作用,孔隙组合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根据物性资料,显示研究区储层多以中-低孔、低渗为特征.研究区储层平均埋藏3175 m,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孔隙发育较差,储层致密,是造成沙三段砂岩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沉积作用是储层低渗主控因素,影响储层原始物性;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起主导作用,胶结作用进一步破坏物性,溶蚀作用改善储层物性,特别体现在沙三底部因溶蚀作用形成大量次生孔隙,使得物性优于其他小层砂体.  相似文献   

2.
曹凡峪油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曹凡峪地区主要的产油层,通过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对曹凡峪地区长6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划分和孔隙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6储层发育细粒长石砂岩,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曹凡峪长6成岩阶段为晚成岩A期早期。将研究区长6储层砂岩划分为5种成岩相,分别为绿泥石膜-方解石胶结-溶蚀孔隙相、方解石胶结-残余孔隙相、硅质胶结-粒间孔隙相、绿泥石胶结-残余粒间孔隙相、绿泥石膜胶结-溶蚀孔隙相。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原生残余粒间孔是研究区最好的储集场所和空间。有利成岩相和沉积环境的结合形成了研究区物性相对较好,产量较高的储层区带,也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射线衍射以及流体包裹体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鄂西渝东地区小河坝组砂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岩相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小河坝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质石英砂岩,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为中等;储层物性较差,为典型的低孔渗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成岩作用是控制该区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其中压实和硅质胶结作用主要为破坏性成岩作用,碳酸盐胶结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则为建设性成岩作用,其形成的次生孔隙极大的改善了储层物性;有机质反射率、古地温以及流体包裹体等资料显示,研究区总体处于中成岩B-晚成岩期;根据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以及成岩相综合分析,将本区小河坝组砂岩划分为强压实成岩相、黏土矿物胶结成岩相、石英次生加大成岩相、碳酸盐胶结交代成岩相等4种单因素成岩相,其中压实—黏土矿物胶结—碳酸盐交代胶结组合成岩相为本区小河坝砂岩储层最有利的储层相带。  相似文献   

4.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观察等资料,对川西坳陷蓬莱镇组储层成岩相类型进行划分,建立成岩相测井识别标准,研究区蓬莱镇组成岩相展布、不同成岩相物性、成岩相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溶蚀孔隙成岩相、斑状溶蚀孔隙成岩相、致密胶结成岩相和致密压实成岩相四种成岩相类型;选取深浅侧向、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密度和补偿中子6条测井曲线,建立了四种成岩相的测井识别标准。以MJ102井为例实现成岩相的剖面划分;并以蓬三段三砂组的成岩相平面展布与沉积相图对比研究。揭示成岩相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控制;且溶蚀孔隙成岩相和斑状溶蚀孔隙成岩相物性最好,主要发育在分流河道微相中。  相似文献   

5.
姬塬油田砂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姬塬油田延长组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方法采用了染色、铸体薄片鉴定、电镜扫描、阴极发光、X射线衍射、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及流体包裹体测温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结果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和交代作用,胶结物有硅质、碳酸盐和黏土矿物,成岩阶段已达中成岩A期;成岩作用对本区砂岩储层孔隙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早期的机械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大量丧失,长石的溶蚀对储层物性起重要的改善作用,以铁方解石为主的胶结物又使砂岩孔隙再度降低。结论原生孔隙的大量丧失和胶结物中次生孔隙的不发育是造成砂岩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渤南油田四区沙三段储层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演化序列、成岩阶段划分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沙三段储层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等。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胶结作用次之;溶蚀作用多形成孤立的溶蚀孔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储层孔隙度,但对储层渗透率的改善不大。沙三段储层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塑性颗粒变形→泥质杂基及方解石(包括部分泥晶包壳)、铝硅酸盐的早期溶解、石英次生加大→早期碳酸盐胶结并交代石英、长石→油气大量充注→不稳定组分溶蚀形成次生孔隙、高岭石充填→晚期含铁碳酸盐矿物胶结成岩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7.
盐定地区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长8油层组是受成岩作用影响的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对研究区砂岩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及物性资料的分析,长8油层组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其次是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孔为主。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和重结晶作用;其中绿泥石胶结和长石、浊沸石溶蚀能有效的改善孔隙,有利于储层发育,而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则使原生孔隙减小和储集层致密。成岩作用更受到原始沉积物组分,沉积环境,结构及孔隙间的流体性质,埋藏作用等多种因素控制;而这些因素又与大地构造背景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8.
利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方法并结合测录井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二叠系乌尔禾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岩以砾岩为主,发育少量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目前研究区储层成已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成岩作用复杂,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对研究区储层的孔隙破坏性最大,是导致储层低孔低渗的根本原因;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具有双面性,胶结物的发育一方面减少了储层孔隙度,但亦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压实应力,并为后期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区储层埋藏较深,经历了较强的压实和胶结作用,储层物性差,而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物性,是研究区在低孔低渗背景下形成局部相对优质储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正宁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第6段(简称"长6段")成岩相及孔隙演化过程,探讨长6段储层的主控因素。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阴极发光及薄片染色技术研究长6段成岩相,结果表明:长6段处于中成岩A-B段,主体为A段,关键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考虑成岩矿物、成岩阶段、孔隙演化及关键成岩作用等要素划分出5种成岩相:绿泥石薄膜-粒间孔成岩相、长石溶蚀-溶孔成岩相、泥岩压实成岩相、碳酸盐胶结相和黏土矿物胶结相,其中绿泥石薄膜-粒间孔成岩相与长石溶蚀-溶孔成岩相为建设性成岩相。以关键成岩作用指标为基础,定量计算长6段孔隙演化过程:压实作用使原始孔隙消失74%,胶结作用后孔隙仅剩6.6%,溶蚀作用使孔隙增加至9.86%左右。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利用钻井岩心、铸体薄片及物性资料对东营凹陷古近系孔一段—沙四下亚段红层储层成岩作用特征、成岩相及其对成岩圈闭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层储层压实作用中等偏强;胶结物主要有碳酸盐、铁碳酸盐、石膏及硬石膏和自生石英等;胶结作用在砂体边缘强,砂体内部较弱,在断块下部较弱,断块上部较强;早期胶结作用抑制了压实作用的进行;溶蚀作用由砂体边缘向内部逐渐增强,由断块下部向上部逐渐减弱,主要是长石、碳酸盐胶结物及石英溶解。红层储层中发育压实成岩相、碳酸盐致密胶结成岩相、硫酸盐致密胶结成岩相、中等压实-溶蚀成岩相和强压实-溶蚀成岩相5种类型;不同成岩相储层物性及有效储层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其空间配置关系控制了红层中成岩圈闭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报告鸡法氏囊病的流行状况,主要症状,剖检情况及诊断,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创新。在接受美学诞生之前,学者们往往从作家的角度讨论文学创新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文学创新的问题。笔者将文学创新的标准与读者接受相结合,就创新的三个方式与期待视野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期待视野的提高是作家作品创新的主要依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才能做到创新。  相似文献   

17.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