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振动法测量斜拉索索力的原理,研究了索力测试中振动信号的处理方法,并对各种方法所能达到的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该文的结论对于快速准确的得到斜拉索的索力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经典谱分析和现代谱分析中自回归(AR)谱分析的各种常用方法,比较了各种方法对模拟信号(样本总数N=32)和柴油机爆发信号(N=128)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经典谱分析方法的稳定性好,但分辨率受信号样本数影响,不适于小样本信号。现代谱分析方法比经典谱分析方法有更高的分辨率,因而可用于柴油机小样本数据段的分析,但使用时要注意模型阶次p的选择。当p太高时,各种方法都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自相关法的分辨率略低,但其稳定性较好,可优先考虑使用。柴油机振动过程中有许多小样本信号,如爆发、阀开关、喷油信号等,它们引起的振动信号都非常短,采用AR谱估计方法是非常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地铁诱发的环境振动在周围土体和邻近建筑物内的传播规律,建立了31自由度地铁车辆模型以及桥梁-土体-建筑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数值研究.首先,通过三角级数法获得可靠的轨道不平顺谱,建立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得到车辆随机振动荷载时程谱;然后,将荷载时程谱加载到桥梁-土体-建筑三维有限元模型上,计算得到周围土体和临近建筑内关键点位的振动幅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频谱分析,获得各点的振动功率谱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地铁环境振动在地面上的传播存在明显的方向性,竖向振动占主导地位;高层建筑12层以上部分需重点考虑水平面上的振动;传播过程中10 Hz以上的高频振动衰减较快,距轨道中心30 m以外的环境振动以低频振动为主.  相似文献   

4.
结构振动频域神经控制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周期外扰作用下的复杂结构振动系统适合于用频域神经网络进行建模和控制,文中对频域神经控制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并重点探讨了控制量修正的步长、采样频率、等待时间等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傅里变换对某燃料电池车用动力蓄电池道路模拟振动试验数据作频域处理,求出其在路面不平度输入下的响应特征频率,并计算各特征频率下的振动传递率用于分析蓄电池连接结构的隔振能力.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特征频率下的传递率估计蓄电池系统固有频率.最后总结蓄电池系统的固有频率、路面不平度激励下的振动特征频率及隔振能力,为蓄电池疲劳破坏研究及系统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波变换与滚动轴承振动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合介绍了滚动轴承振动及故障诊断的方法及小波变换在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中的应用.通过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分析出滚动轴承振动的故障信号,确定轴承振动的故障部位.  相似文献   

7.
为了精确有效地使用GPS测量大型建筑、桥梁等结构的振动频率和位移,必须知道GPS的动态定位精度,因而需要有一个相对精度较高的校准装置,本文介绍一种自行研制的GPS振动环境试验装置,该装置能够在GPS天线提供大位移简谐振动环境,用于校准GPS动态定位性能,也可以对其它试件进行具有类似要求的振动环境试验,装置设计简单,造价低廉。  相似文献   

8.
强夯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强夯振动机理的分析,给出了强夯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测试仪器的组成和测试的方法,根据天然地震裂度和爆破安全振动速度,建立强夯振动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评价体系,引入了基于“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的人体的振动影响评价体系,通过某港区强夯施工的环境振动监测,给出了实测的数据和结果。  相似文献   

9.
振动夹具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分析了振动夹具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阐述了振动试验中对振动夹具的具体要求和设计思路,分析了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提出了振动夹具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流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基于气动新理论模型的车身造型方法(ICAS方法)进行检验并为可能需要的修正提供依据,设计了相应的试验方案,制作了试验模型,开展了风洞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及其分析表明,采用ICAS方法可以方便地获得主要气动性能指标优于现代常规轿车的实用车身造型,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轿车车身板件振动自适应主动控制研究与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压电陶瓷进行轿车车身板件振动自适应主动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利用LMS自适应滤波方法建立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基于前馈控制的自适应主动控制算法对轿车的项板振动进行了主动控制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汽车制动硬管随机振动环境的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汽车制动硬管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振动下的载荷特征,进行完全模拟道路试验的室内台架振动可靠性试验.根据随机振动理论分析相关陪试件的频域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台架振动环境模拟方案.基于该方案进行台架试验,通过自功率谱密度和累积能量分布两方面的对比分析,证明该简化方案在保证台架试验准确性的基础上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室内试验.最后总结相关陪试件对制动硬管振动特性的影响,并对室内台架振动模拟试验进行可靠性评价,为结构特殊的零部件搭建振动试验台架提供工程经验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切削振动计算机仿真的数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面端铣为例,介绍了应用Runge-Kutta方法求解机床结构多自由度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组仿真切削振动的公式和算法,数字仿真铣削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的结果,与采用Simpson公式-快速券积-迭代法求解系统运动积分方程组仿真的结果非常接近,并与他人研究结论相符,实验证明了两种数值方法,尤其是后者的收敛,为它们用于切削振动计算机仿真的可行性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4.
环境振动舒适度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环境振动舒适度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阐述了振动舒适度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环境振动舒适度的研究现状,并从振动舒适度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环境振动舒适度评价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车辆振动加速度实测数据具有很强的非正态性,利用约翰森法则改进振动数据归纳标准,并提出具有普适性的振动环境谱归纳技术.利用实测数据进行计算,对比改进前后方法的差异,并检验该归纳技术的普适性.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能适应非正态环境,归纳谱能反映实际振动情况.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路面激励的实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面是摩托车振动的主要激励源,按车架路试动应力响应谱的计算模型要求,对路试路面的激励进行实测、统计及分析,获得了摩托车道路试验路面激励的时间历程和功率谱。  相似文献   

17.
徐明  叶佳  朱茂桃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7):7174-7182
为探究外后视镜内侧夹角对气动噪声的影响,使用某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port utility vehicle, SUV)车型进行研究,对后视镜内侧夹角进行等角度参数化设计,采用Realizable k-ε和基于WMLES亚格子应力模型的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 LES)进行气动噪声数值计算,通过风洞试验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对比前侧窗表面的平均声压级,得出最佳夹角优化方案。对原模型和最优夹角方案的流场分布云图和声压级频谱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模型相比,后视镜内侧夹角为5°时,后视镜尾部流场得到较好的改善,涡流强度较小,有利于降低后视镜气动噪声,最大降幅为6.8 dB。  相似文献   

18.
利用群论方法研究了PCl,分子的振动模式和振动光谱。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环境试验仿真中,不同数据源的集成可视化,研究了两种集成可视化方法:一种是将试验测量数据和有限元计算数据进行可视化的方法,该方法以有限的测点数据为标准,将其它位置的物理量映射到有限元模型上,并进行三维可视化,不但能更形象地显示试验结果,而且增强了显示的整体性和相关性,改变了只能以二维曲线显示试验测试结果的可视化方式. 另一种方法基于 TSP树,采用3D纹理切片和几何透明片断的融合绘制,实现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环境几何样机的可视化,改变了只能孤立地观察计算结果的可视化方式. 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集成可视化方法可使工程人员能站在全局观点观察数据,从而为环境试验仿真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0.
平衡悬架的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板弹簧平衡悬架是重型车辆常用的悬架结构形式。建立平衡悬架的三自由度振动模型,应用随机振动理论,导出平衡悬架系统的传递特性及车身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对平衡悬架与普通悬架的振动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并就结构参数对平衡悬架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悬架相比,平衡悬架能大幅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平衡悬架不仅适用于重型车辆,也可作为其他车辆改善行驶平顺性的结构措施。在平衡悬架的结构设计上,减小两车桥的轴距和质量差异可提高车辆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