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提出了工程级和交战级仿真系统体系结构,指出该体系结构由数字仿真层和硬件在回路中的仿真层组成.还提出了工程级和交战级仿真支撑环境体系结构,指出该体系结构由建模与仿真支撑环境、建模与仿真资源库以及相应的模型标准组成.以联合建模与仿真环境JMASE为例对工程级和交战级仿真体系结构的实现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系统级标定方法状态变量维数高、标定参数可观测性差、滤波易发散等特点,提出一种两级系统级标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合并加速度计和光纤陀螺的标定误差降低Kalman滤波器维数,以速度误差和姿态误差作为观测量,设计6个位置对状态向量进行估计,将估计值进行解耦计算系统标定误差参数。针对光纤陀螺标定误差滤波时间长和Kalman滤波开始阶段收敛迅速的特点,对光纤陀螺标定误差进行两次估计,将两次估计值之和作为光纤陀螺标定误差。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两级系统级标定方法可以实现标度因数、安装误差和零位等24个标定参数的误差估计,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体系结构级功耗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  徐勇军  李晓维  王新平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2):2821-2824,2827
功耗问题已经成为集成电路设计,尤其是嵌入式系统和电池供电设备开发中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电路设计较低层次的功耗分析方法能提供比较好的准确性,但它们的功耗模型相对复杂,功耗分析的时间开销和内存开销都很大。本丈所讨论的体系结构级功耗分析方法就克服了这些缺点,通过对可配置的功能单元分别进行功耗建模,基于准确的性能模拟来达到功耗模拟的目的,它可以广泛应用于体系结构、指令集、编译器以至软件的低功耗优化中,文章最后借助于通用CPU的系统级功耗模拟工具Wattch,研究了指令及数据缓存在配置方方法的功耗行为,实验证明,体系结构级的功耗分析为低功耗系统设计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仿真验证是检验多机器人协调策略与算法的重要一环.为满足多种策略、算法验证的需求,研发多机器人仿真系统是必要的.为此,开发了一个集成任务级与运动级协调的多机器人仿真系统ColonySin,融入了基于合同网的任务分配和基于有限状态机的任务建模机制,为用户提供简单快捷的任务建模和分配接口.该仿真系统人机界面友好,独立于用户算法设计,能够实现多算法多任务验证功能.仿真系统的功能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两级递阶遗传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遗传算法在应用过程出现的收敛过慢和封闭竞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两级递阶遗传算法THGA(Two-levelHierarchicGeneticAlgorithm)。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HLA高层体系结构的多粒度CGF模型是分布交互仿真领域的关键技术,在综合了动态聚合解聚算法、动态资源分配、聚合级模型再构等聚合级CGF关键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套多粒度的装甲部队CGF原型系统,验证了对聚合级CGF关键技术研究结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第二代径向直线加速器(RA-DLAC-2)的科学家,在柯特兰空军基地用加速器把武器级电子束沿一根传输管射出47英尺远的距离,并将其传入大气,从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RBF-Volterra级数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利用基函数多项式(BFP)完备的非线性系统逼近能力,在基函数族单一尺度和平移联动约束下,导出RBF-Volterra级数模型;RBF-Volterra级数具有"截尾不截维"特性,对非线性强弱变化适应能力强,且结构紧凑,数值稳定性好,能效避免维数灾难问题。实例仿真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流模型,综合已有故障隔离策略的基本思想和熵值理论,阐述了故障隔离过程的实质,认为故障隔离过程是不断降低系统熵的过程,并且系统的可能故障结论数可直接衡量系统的熵。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考虑测试与测试、测试与故障隔离结论的关系,提出了系统级故障隔离的间接熵法。分析与仿真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算法简单、故障隔离的效果好、搜索速度快。  相似文献   

10.
规则网络中的耗散级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实际级联过程为背景,建立了适用于任何网络结构的耗散级联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仅有一个自由参数,耗散度ε,较OFC模型更为简单直观。主要讨论了该模型在二维规则网络上且ε与网络规模无关的动力学行为,发现只要局域耗散存在(ε〉0),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就会被破坏,崩塌规模服从指数分布。随着ε趋于0,崩塌规模分布越来越接近于幂函数,表现出准自组织临界的特性。本文还简单讨论了本模型与OFC模型的异同,说明当ε设为网络规模的倒数时,本模型与OFC模型之间具有等价性。给出了对耗散OFC模型在网络规模趋于无穷时依然表现出自组织临界特性的一个可能解释。  相似文献   

11.
两级有限、循环排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位相分析法,建立了服务时间为爱尔朗分布的两级有限、循环排队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一些性质,编制了比较方便、适用的计算程序,并以矿山装运系统为实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2.
像素级多分辨图像融合技术概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多分辨率图像融合算法是目前常用的图像融合方法,可分为多分辨金字塔融合算法和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算法。详细介绍了各类金字塔的演变过程、构成方法和融合规则,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还论述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图像融合方法,包括离散小波变换图像融合方法、小波树图像融合方法和小波标架图像融合方法。最后,对这两类融合算法作了比较,证明了该算法比其它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子阵级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子阵级的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的特点,分析了产生栅零点和栅谱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克服栅零点的不均匀子阵划分法。  相似文献   

14.
四旋翼无人机系统PD-ADRC串级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飞行系统欠驱动、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等控制难点,设计了串级控制系统。在该控制系统中,外环位置回路采用了经典的比例-微分控制方法,内环姿态回路分别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和非线性自抗扰控制两种控制方法进行设计。通过仿真对两种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控制方法虽然都实现了四旋翼无人机位置控制和姿态角控制,但是线性自抗扰控制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的需求,对四旋翼无人机而言线性自抗扰控制是一种更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嵌入式系统,提出了基于POOSL的系统级建模方法,包括层次化建模方法、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和基于Y-Chart的资源建模方法.为了验证这些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以无线接入系统为例,使用POOSL语言建立了它的系统级模型,根据模型的仿真执行结果,分析了活跃站点数和最小竞争窗口等参数对有效吞吐量、平均延时及CPU利用率等性能指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系统级建模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复杂嵌入式系统的建模.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活动护栏防撞等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SAm级混凝土活动护栏及一种新型连接装置.基于有限元的方法,建立车辆与护栏的碰撞模型,通过LS-DYNA对车辆与护栏碰撞过程进行求解,根据不同车型的碰撞结果分别在缓冲,阻挡和导向性能上对护栏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其中小型车辆与护栏碰撞后的OIV(Occ...  相似文献   

17.
战术级军事行动仿真模型的仿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舰艇战术级行动仿真模型为对象,分析阐述了提高作战仿真模型仿真度的必要性;研究提出了仿真度概念和仿真度指标体系,建立了系统仿真度、模型仿真度和指标仿真度等仿真度指标评估模型,分析提出了性能数据检验法、靶场数据校验法、实际数据检验法、实射数据比对法等模型仿真度评估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应用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MIMO雷达子阵级m-Capon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雷达虚拟阵列孔径大,典型的降维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TAP)方法--m-Capon法无法适用的问题,对子阵级m-Capon法进行了研究,并与相应的相控阵雷达3-Capon方法进行了比较。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处理器维数相同时,子阵级3-Capon方法性能明显提高,但非主杂波区误差鲁棒性差;子阵级1-Capon法在非主杂波区性能明显提高,但主杂波凹口太宽。在实际应用中,可综合运用两种方法对主杂波和非主杂波区分开处理,为工程实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仪表着陆系统的全数字仿真是飞行检验仿真系统的基础.在分析仪表着陆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仪表着陆系统发射机、天馈系统和机载接收机、仪表显示的仿真模型.并利用MATLAB/GUIDE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环境开发了仪表着陆系统仿真的GUI界面.为复杂电磁环境下仪表着陆系统的效能评估和飞行检验仿真系统的建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作体系仍然没有形成,医疗资源紧张和闲置并存。通过应用系统动力学对两级医疗服务链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研究。重点研究了综合医院医疗负荷的波动和医疗服务能力的增长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系统中存在延迟和反馈,医疗需求的波动会显著影响系统的绩效水平,而政府对基层医院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综合医院的医疗负荷波动问题,而通过两级医院的协作能够减缓波动,提高系统的整体绩效,论文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